推荐活动

中国如何打破科研评估“论文崇拜”情结?

首页 » 产业 » 杂谈 2017-02-28 第一财经日报 赞(2)
分享: 
导读
近年来,中国整个工程市场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市场需求、人才引进,再加上国家资金大量投入,使得中国大学的研发能力提升很快。但往往国际性大学排名更加注重论文发表情况,国内高校目前也存在以论文发表来评估教师的倾向。

清华大学的工程专业名列世界第一,超过了麻省理工学院,这一全球大学专业排行榜一时引发多方关注。

上述排名来自U.S.News。作为大学排名最有影响力的榜单之一,U.S.News 的排名是每年大家申请学校时必不可少的参考。

不过,在U.S.News全球大学综合排名中,清华大学位列57名,中国仅有两所大学进入百强,另一所是排名第53的北京大学。

近年来,中国整个工程市场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市场需求、人才引进,再加上国家资金大量投入,使得中国大学的研发能力提升很快。但往往国际性大学排名更加注重论文发表情况,国内高校目前也存在以论文发表来评估教师的倾向。

专家指出,如果以此来衡量办学的水准,最后会被功利的追求所误导,比如屡被诟病的论文造假事件。

虽然有着这么多的科研成果,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里面既涉及职称评定、岗位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等一系列评估机制问题,也事关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处置权和收益,还有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的原因。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旨在扭转这一局面,东南大学等高校也在尝试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权重,科研评估机制改革已上路。

科研实力在提升

工程专业世界第一,计算机科学专业世界第二,化学专业世界第三,这一次的U.S.News榜单上,清华大学表现突出。而在工程专业领域,中国大学集体亮眼,前十中占据四席,除了清华的榜首,还有浙江大学的第五,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第七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第九。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许雪峰表示,中国大学排名上升还是能反映部分情况的,这几年中国大学的研发能力确实在提高,而就其中工程专业排名的上升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国家的支持力度比较大,这十来年国家的科研经费投入相当大;二是教师体量比较大,像清华、浙大的教师规模比国外大学要大,科研的总产量比较多;三是中国的工程领域这几年发展比较快,市场体量比较大,研究领域比较多,出成果也就较多。而欧美等国家机械工程领域的很多产业已经空心化,没有了这些产业背景,他们更多会搞一些基础性、前沿性的研究,比如生命科学、微纳制造等,而这些是我们未来要发展的。”许雪峰说。

“现在中国的整个工程市场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市场需求、人才引进,再加上资金的配合,整体工程水平确实提升很快,很多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一位教授也表示,国家在科研经费上投入很大,特别是设备方面的投入,“我们学科的设备基本上已经进入全球领先状态”。同时,国家现在花大力气搞“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的待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大学,这也是国内科研水平快速提升的一个原因。

那么,在某些领域,中国大学的实力真的已经超过欧美大学了吗?上述浙大教授表示,顶尖的研究成果还是欧美大学多一些,他们在创新性方面会强一些,但相对次重要的,按总量来说,中国大学现在已经处于跟欧美比较接近的水平。“每个排名体系的侧重点不同,但国内有些大学的工程学科至少在研究能力方面已经进入了世界一流水平。”

许雪峰也表示,国内大学在基础性研究、创新性研究方面相对弱一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表示,这个排名并不能反映学校办学的真实情况,U.S.News每年会做全球大学排名和美国大学排名,而这两种排名衡量标准不一样。

记者查阅U.S.News的2017全球大学排名和2017年美国最佳大学排名各项指标权重发现,前者更注重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而后者更偏重对本科生的培养。

熊丙奇表示,全球大学排名基本上来自两个指标,一是发表论文的指标,包括发表论文的数量、发表期刊引用次数等;二是区域声誉评价。“由于各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不同,这里涉及学生的申请、管理、培养等,因此没办法拿到关于学生的指标,所以在设计评分指标的时候只能拿通用的指标,并且这些指标还要能拿到数据,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全球大学排行榜侧重学术研究方面的指标。但实际上这些排行榜无法反映出学校的真实情况。如果你盯着这个东西,认为排名靠前办学就一流,最后既会被排行榜误导,也会被功利的追求误导。”

改变重论文轻转化现状

2007年,中国的EI(工程索引 )论文数量首次跃居全球第一,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二位。2010年,中国的SCI(科学引文索引 )论文数量达到全球第二,2014年中国SCI论文数量占到全球总量的13.3%。

SCI、EI、ISTP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以前中国很多大学为了提高自己的名声,全盯着EI、SCI等来发表论文,而且重金奖赏,完全是偏论文导向来办学。好看的排行榜会让高校领导觉得自己办学有政绩,在各种场合都要加以引用。”熊丙奇表示,虽然大家一直说大学的评价要打破唯论文论,不要再在职称评审中、考核中去更多关注论文,但很少有大学真正做到,而且论文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现在有的大学在论文发表上强调要发国际期刊,而且这些期刊一定是要在国际上排行前几的。论文情结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老师们的精力大部分导向论文,人才培养被放在次要位置,甚至国内和国外都出现了专门为中国代写论文、发表论文的机构。”熊丙奇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去年12月通报称,自2015年3月开始,英国现代生物(BMC)、斯普林格(Springer)、爱思唯尔(Elsevier)、自然(Nature)等国际出版集团出现4批集中撤稿,涉及中国作者论文117篇。其中有23篇被撤论文标注了科学基金资助,有5篇被撤论文已被列入已获得资助的项目申请书中。经调查发现,这28篇被撤论文都是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润色”并投稿,更有甚者,部分论文完全是通过论文买卖,请人捉刀代为撰写和投稿。

同时,重论文轻转化的倾向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集聚大量人才、积累海量成果的高校,大量成果在实验室“沉睡”,老师对产业化积极性不高。

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认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临三大难点:一是评价体系都更关注成果产出,而忽视了成果实际转化;二是体制机制约束了科技成果的高效转移转化;三是教师对企业管理、资本运营、税收政策等了解不多,给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带来了约束。

为此,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下称《转化法》)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针对高校“重研发,轻转化”、“重论文,轻专利”等倾向,《转化法》明确,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

《转化法》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处置权和收益做了规定,比如,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可以规定或者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的方式、数额和时限。对科研人员奖励和报酬的最低标准由现行法律的不低于职务科技成果转让或者许可收入,或者作价投资形成的股份、出资比例的20%提高至50%。

东南大学去年发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推出包括70%收益奖励“原创者”、启动科技成果增值工程、允许学生三年内以无偿许可知识产权的方式使用科技成果等在内的18条新举措。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景泉曾对媒体表示,早在2014年上半年,学院正式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权重。其中,纵向项目(主要由政府部门下达)资金和横向项目(主要来自企事业单位等)资金的考核权重由原来的18改为目前的11。这意味着,教师们从企业拿到的科研资金已经超过从各级部门拿到的资金。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