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荟萃,落地指导】BioCon生物药物创新及研发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导读 | 导读:2017年3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生物药物创新及研发国际研讨会在沪上海龙之梦大酒店成功召开。30位国内外演讲嘉宾和300余位参会者,在会场对针对目前中国以及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新药研发、临床研究、技术创新等内容进行了精彩纷呈的专业探讨。 |
获得海内外广泛关注的第三届生物药物创新及研发国际研讨会(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于2017年3月24日至25日在上海龙之梦大酒店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由细胞工程及抗体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联合主办,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企业高管、技术精英等近300名专业人士参与了此次会议。
大会刚开始,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药学院院长朱建伟进行了开幕致辞并对与会学者、专家表示了热烈欢迎。随后,中检院生检所重组室主任饶春明,饶主任开讲。他就“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作了主题演讲,对生物技术药物的检定及质控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他的演讲给予了参会者极大启发,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企业目前关心的实际问题。
本次研讨会形式丰富,恒瑞医药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信达生物研发高级副总裁刘晓林、成都金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彭红卫、四川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朋,这四位行业大咖以圆桌讨论的形式,就《创新生物药的开发策略探讨,如何提高研发效率,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一话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就目前抗体、PD-1、双抗、ADC、联合用药等等公司布局呈现了各自的战略以及发展。
24日下午,针对备受瞩目的、对行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MAH制度,沈阳药科大学教授杨悦进行了“药品上市许可制度与激励生物药创新”的主题演讲。她提出MAH制度设计的关键点是,利益机制的权衡,让资源更加优化配置,从而让政府从扮演“家长式的看护”演变到“有底气的放手”。
Proteinsimple中国分公司市场部经理邓富刚也就“新一代CE组合平台推动抗体药物质量控制”作了相关报告。此外,康宁杰瑞CEO徐霆以“Development of Domain Antibody Based PD-L1Antagonist”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他为大家介绍了目前国际热门的PD-L1抗体的信号通道及相关结构。
北京天广实生物CEO李锋为与会者带来了“新结构双功能抗体的开发”相关的报告,新结构抗体技术及创新抗体品种等相关问题引发了参会嘉宾的热烈讨论。
颇尔生命科学业务发展经理王君向我们介绍了连续流技术的相关创新应用。北京东方百泰生物医药执行总监周海平以“人源化与全人源研发平台各自的优势与案例分析”为题进行了主题报告。该报告着重讲解了抗体库的筛选,从噬菌体、酵母、核糖体库等出发。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教授、深圳普瑞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胜华向我们介绍了“肿瘤精准治疗之—纳米抗体的应用”的相关内容。他的演讲从发展、发现、特性、应用,让与会嘉宾对纳米抗体这种新技术有了由浅入深的认知。
300余位参会者抱着极大的学习热情,在8个小时中,或认真听讲或提问或私下沟通,在高强度的知识传输环境中,获益匪浅。
3月25日第二天,延续第一天的会议,九位专家学者对其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刻详细的汇报。
美国Merck制药公司原副总裁Stephen W. Drew就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中的工程与生产,为我们介绍了干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领域的全球研究进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Dr. Drew进一步介绍了干细胞治疗的商业化生产现状,为这一治疗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随后,方恩医药CEO张丹教授对跨太平洋地区综合临床实验开发的方案进行了分享。他主要围绕中国与海外的创新药审批过程及临床实验所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为中国创新药的临床实验研究提供了经验,并着重拎出孤儿药的审批进行了讲解。
BMS中国研发负责人KatrinRupalla向我们展示了基于单抗的肿瘤免疫联合治疗临床数据。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对几组疗效数据的对比,包括不同联合治疗组合的疗效对比、对同一靶点的联合治疗效果与单药治疗效果的对比以及对相同适应症的联合治疗效果对比。他用实际数据向我们说明了联合治疗效果的优越性。
同济大学房建民教授向我们进行了有关抗体-药物偶联药物(ADC)研究进展的报告。他重点介绍了ADC药物的结构与设计,以及目前已经进入临床实验的ADC药物的研究最新进展,让参会者对于ADC药物的研发趋向有了更新的了解与认识。
在下午的会议中,信达生物的研发高级副总裁刘晓林首先向大家介绍了TNFR超家族成员治疗性单抗的选择方法。他在演讲中,特别介绍了他的团队所研究的OX-40 binding mAbs, 为治疗性单抗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后,来自达特茅斯学院的计算机学教授Chris Bailey-Kellogg,讲述了他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算法,预测蛋白药物的免疫原性,并以计算机算法来鉴定抗原-抗体结合位点,从而对蛋白药物进行重新改造。他将计算机学与生物药学完美结合,展现了蛋白药物改造的新的途径。
接下来,Waters的资深应用科学家张倩倩博士详细介绍了基于UNIFI信息学系统的生物药物分析方案。她主要针对游离糖的分析以及肽图的糖基化位点和糖型分析,全面介绍了具体的分析原理和分析流程,对糖肽类生物药物的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复旦大学的应天雷教授则以基因工程新型抗体的构建为题,介绍了用以治疗传染病和癌症的新结构抗体的研发过程。应教授通过几个具体的病毒案例,讲述了新型抗体研发的技术与策略,为传染病和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据悉,该方法有不错的效果。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的朱建伟教授介绍了生物药物领域的创新研发和创新技术进展。其中包括CRISPR/CAS9技术在基因敲除上的应用、双抗药物的Knobs-into-holes的最新技术以及双抗研发过程中的错配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他带领的研究丰富了双抗药物的研究内容,对抗体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演讲嘉宾们的专业简介与激情讲述让现场的参会嘉宾频频点头称赞。不时还有参会嘉宾踊跃地提出专业问题,与台上的演讲者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一位参会嘉宾表示:“参加这次论坛的确非常有收获,各位大牛专家的很多观点都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在会议的结尾,朱建伟教授对本次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以及工作人员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此次研讨会不仅对目前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药研发与临床研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更展示了该领域最前沿的发展动态,推动了生物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对中国生物创新药的发展具有推动意义。
以下为会议现场图片集: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