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生活环境肮脏不要怕,我保你健康!
导读 | 意识到这一现实的科学家通过将野生小鼠肠道细菌移植到“干净”的实验室小鼠中,成功帮助实验室小鼠预防了诸如流感等流行性疾病乃至是癌症。 |
肠道菌群保护野鼠免受死亡威胁
导 读
即使我们洗的再干净,我们的皮肤和体内依旧存在着数不胜数的微生物,但是处在这种不干净的状态下,人们怎么保持健康呢?而老鼠生活的环境在人类来说如此肮脏,为什么小鼠不会生病呢?科学家对此展开了研究:发现原来是肠道菌群在这里面起到重要作用!
即便是洁癖最严重的人,他的皮肤和体内也仍然存在着难以计数的微生物。
意识到这一现实的科学家通过将野生小鼠肠道细菌移植到“干净”的实验室小鼠中,成功帮助实验室小鼠预防了诸如流感等流行性疾病乃至是癌症。
这项研究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移植至小鼠肠道内,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的状况。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免疫学家John Wherry说:“我们能够建立一套更好的实验室老鼠模型,更加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中的人类疾病状况。”
目前,全球各地实验室中常用的SD小鼠通常不会携带任何感染,这就便使得对于稳定实验结果的追求变得相对更加容易。毫无疑问,SD小鼠中对于医学进展的贡献是毋容置疑的,但免疫学家Stephen Jameson等最近却开始探索”脏“实验室小鼠的可能优势。
他们担心清洁小鼠的免疫系统可能不能相对更加真实地反映人类免疫系统现实状况。生长于开放环境的小鼠拥有更强的免疫系统,可能更加适合于新药或疫苗安全性的测试。
现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国家糖尿病和消化肾脏疾病研究所的免疫学家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污染”实验室小鼠,他们尝试通过将野生小鼠的肠道细菌移植至实验室小鼠肠道内来对现实情况进行模拟。研究的负责人 Barbara Rehermann和Stephan Rosshart在华盛顿特区市区收集了800只野生小鼠,对他们的基因组和肠细菌种类与实验室小鼠和全球其他地区的野生小鼠进行了比对。
研究结果现实,全球各地野生小鼠的肠细菌群结构都是相当相似的。但是实验室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体却存在着显着的不同。
研究人员将健康野生小鼠肠菌群移植至遗传最为相似的实验室小鼠体内并对实验室小鼠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研究人员只使用了没有任何明显感染的野生小鼠供体,因此他们可以对小鼠体内天然微生物的影响进行评估而不会受到啮齿动物病原体的影响。
Rehermann和她的同事们将移植了野生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实验室小鼠及其后代暴露于流感病毒以及通常会导致结肠癌的环境中。
在研究覆盖三代小鼠的中,所有的后代都保留了相同的野生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总共有大约92%的“脏”小鼠幸免于流感,而仅有17%的“干净”实验小鼠幸免了流感侵袭。同样,“脏”小鼠的肿瘤发病也相对更少。
该研究对应的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科学》杂志。
野生小鼠登上Science
微生物无疑对免疫系统存在着重大的影响。由于野生小鼠不断暴露于环境微生物与其他环境逆境中,他们携带的肠道微生物会自然地帮助宿主应对这些问题。同时,免疫系统对无害微生物也表现得更为亲和。研究人员指出,人类肠道微生物和免疫系统也存在着相似的协同作用。有了这些“脏”小鼠,人们就可以研究肠道微生物如何帮助其宿主维系更好的免疫系统。
参考资料:How gut bacteria saved ‘dirty mice’ from death.doi:10.1126/science.aar2638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