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了36个小时的猪脑,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导读 | 由神经科学家Nenad Sestan领导的一个耶鲁大学研究团队在屠宰场里面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100-200头猪断头,然后通过BrainEx泵系统,同时提供依然保持着正常体温的血液,向离体的猪脑细胞输送氧气,让它们成功存活了36个小时。 |
曾经红极一时的、世界著名科幻故事《复活的头颅》(如图)。
谁能说这在将来就一定实现不了呢?
美国科学家又玩大了,他们竟然对屠宰场中的一、两百头猪“痛下杀手”,把它们全部“斩首”。
据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爆料,由神经科学家Nenad Sestan领导的一个耶鲁大学研究团队在屠宰场里面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100-200头猪断头,然后通过一套BrainEx泵系统,同时提供依然保持着正常体温的血液,向离体的猪脑细胞输送氧气,让它们成功存活了36个小时。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 论文原图
耶鲁大学神经科学家Nenad Sestan
实验人员此举显然是在测试,如果人工干预,大脑细胞能否脱离身体而独自存活?当然不仅仅只是为了研究离体神经细胞本身这么简单。
研究人员观察到,数以百万计的猪脑细胞保持了良好的健康状态,它们像流水线上每个勤劳的工人一样,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并不因为失去了身体而出现明显的异样。
同时,他们也试图去了解,这个过程中,猪是不是还有什么想法?
它们想到的会是最后一顿晚餐,还是幸福的靠墙瘙痒呢?还是会对断头的疼痛暗自揪心呢?
EEG技术可以收集大脑因思想和感觉活动产生的电波。很遗憾,从中看不出它们想起什么的蛛丝马迹。这些细胞只是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引用Sestan的说法,他“确信”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些细胞经历了某种形式的意识。
实验中他们使用了防止脑水肿的化学物质,含有很多的通道抑制剂。细胞信息的传递,通道是重要一环。是不是这个因素造成科学家们收不到任何信号呢?
这些被人为存活的猪脑细胞,如果仅仅是一种被抹去记忆的单纯生命物质,那它们存在的意义又何在?
会不会将来,有一些人主动或者被动,就选择了这样的生存方式?
科幻照进现实还要走多远?
几乎大多数的科幻小说中的事物都成为了现实,铁皮船,机器人,不用火就能做饭,手机,飞机、视频通话、平板电视、3D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汽车……
40年代时科幻小说中描写计算机、火箭、原子弹与核武器,10多年后全部变成现实。
但是,切下的头颅能复活吗?
19世纪40年代,美国参加二战前一年,美国公布了一段影像,苏联科学家将一只临床死亡至少10分钟的狗头连接到一台设备上,并且成功让其恢复头部的基本运动功能。狗头不仅能够对环境比如光和声音做出快速反应,甚至还能够吞下放在它嘴中的一块奶酪。
狗头总计存活了4个小时。
耶鲁的实验将离体大脑存活时间延长到了36个小时。
不仅仅是在动物身上做努力,实际上,对人类头颅的尝试已经开始了。
2015年9月18日,新京报独家发表了《中国首例女作家冷冻头颅期待复活:还有人要做》为题的报道,引起轩然大波。
文章说,重庆知名儿童文学女作家杜虹2015年5月30日因胰腺癌去世。她的遗体在北京经过了4个小时的灌流手术后,随后运往美国进行分体后保存。她的大脑存放在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Alcor)的所在地亚利桑那州凤凰城。
图片来自网络
杜虹希望“50年后再见”,但50年后能否复活还两说。不过,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用两个字概括,即“希望”。“科学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人投身其中,去推动发展,永远也不会有进步。”
2017年11月17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意大利都灵高级神经调节小组的神经外科专家塞尔吉卡纳瓦罗(Sergio Canavero)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由他和来自中国的任小平教授共同完成,而且就在中国。他们很快将申请在参加实验的病人身上进行类似的手术尝试。
这个事件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杜虹的大脑冷冻。杜虹仅仅是处置了自己死亡的身体,而Sergio Canavero计划在活人身上尝试!
神经元的确是可以离体存活的,每个培养细胞的实验室都有一套系统可以保证细胞的生理状态。但是大脑不仅仅是数不清的神经元的简单集合,它们的互相联系,才真正构成复杂的脑神经活动,才让机体有了思维。
神经系统既超级复杂又相当脆弱,一旦从身体离断,就无法完美复原供氧、供血以及无数复杂的调节系统。
耶鲁的研究者看到了微观层面重建大脑血液循环的结果,对实验前景充满了期待。他们希望有助于在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一些疾病中发挥作用。
虽然实验中没有检测到猪脑思想和感觉发出的电波,但是大脑的“替代物”都是由真正的人类细胞组成的。随着替代者越来越复杂,它们拥有快乐、痛苦这些类似人类感知能力的那一天,或许并不那么遥远。
而我们要考虑的,远不止技术。
如果大脑以这种方式复活,人类是否会有任何记忆、身份和权利?
在周三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封公开信中,塞斯坦和另外16位顶尖科学家和哲学家说,当局应该制定具体的规则来指导他们在人类大脑方面的工作。
人们恐惧的并不是技术本身,往往是成功技术所带来的,对伦理纲常的颠覆。
对杜虹来说,50年或许不够,但解决大脑复活,未必就是遥遥无期。而那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家人朋友是否能在心理上完全接纳这个来自于历史的亲人好友呢?她那烙印脑海的记忆,能融入将来吗?
而对于所谓的换头术,要思索的要多得多。在医学发展史上,第一例肾脏移植、第一例心脏移植虽然都引发了争议,但这些手术最终合法并为人们接受。这些器官,对于人体而言,基本上只是功能上的存在,缺乏思维。但大脑不同,它是人体神经活动的高级中枢,接受并处理环境和社会信息,指导人的言行举止,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所在。它是能那么轻易就被替换的吗?
专家指出:“在器官移植中,我们必须追问一个问题:哪些是构成存在意义上一个人所必须的部分?医生不可能只是在做技术,他还是伦理学家。都要严格遵守伦理标准和法律底线来去做,不能为了超越而突破底线。”
即使技术实现了一切,山依然是那座山,人却已经不是原先的人了。
此刻,萦绕我耳边的,是那首悲伤又快乐的歌曲——《Remember Me》
在爱的记忆消失以前,请记住我
请记住我
虽然我要去远方
请记住我
当听见吉他的悲伤
这就是我跟你在一起
唯一的凭据
直到我再次拥抱你
请记住我
你闭上眼睛音乐就会响起
不停的爱
爱就永不会流逝
参考文献
1 Scientists keep pigs' brains alive for 36 hours
2 Researchers are keeping pig brains alive outside the body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