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评述】Science为青年科学家背书
导读 | 今年五月的这次发声看上去只是一份提交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政策建议,但文中所提出来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该文开篇就... |
5月18日,Science杂志刊发了由前主编Bruce Alberts教授领衔的评论文章Improving support for young biomedical scientists,呼吁加大对生物医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支持,鼓励他们开展更多原创性的研究[1]。
这已经不是Science第一次为青年科学家发声了。在4年之前,他们就以LETTERS的方式刊文Science ethics: Young scientists speak阐述了世界各地15名青年科学家代表的心声(笔者注:很高兴,看到了我同学的名字)[2]。我们把时间轴再往前拨4年,他们更是在一个月内先后两次通过EDITORIAL的方式刊文Empowering Young Scientists[3]和The Young Academy Movement(作者为时任主编Bruce Alberts)[4],介绍全球青年学院Global Young Academy(GYA),为青年科学家摇旗呐喊。
今年五月的这次发声看上去只是一份提交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政策建议,但文中所提出来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该文开篇就提出了近些年生物医学领域越来越令人担忧的两个现象:一是作为独立研究者的青年科学家得不到充分的经费支持。以37岁以下R01类项目的负责人为例,2015年的人数已不及1980年的1/5(见如下原文图);二是青年研究者对解决新科学问题缺乏信心。青年科学家们普遍反映他们往往不太敢申请非常原创性的项目,因为在现行的同行评议体制下项目竞争过于激烈而使得同行评议趋于保守。其实,无论年轻或资深的科学家们也都坚信,决定资助与否的两大要素(即评审专家和资助机构管理者)普遍不接受那些致力于解释生命系统最根本原理的工作,而更青睐那些与人类疾病直接相关的“短平快”研究。
图1 1980-2015年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R01类项目PI两个年龄段的占比[1]
在Bruce Alberts等人看来,这两个方面问题都会让美国生物医学领域一些很有天赋的青年研究者对他们职业生涯缺少远大的抱负,进而关乎到这个学科的存亡。
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欧盟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效果不错。2007年,欧洲科学研究委员会(Europe Research Council, ERC)设置了启动基金(Starting Grants, StG),资助对象是获得博士学位2-7年的年轻科学家。与此同时,ERC启动了与之并行的高级基金(Advanced Grant),适合各个职业阶段的申请者,但也强调创新性的交叉学科研究。随后,ERC又追加了巩固基金(Consolidator Grant),资助过去得到类似于StG的基金且获得博士学位7-12年的申请者。重要的是,这三个基金的竞争是错开的,经费源于三项独立的预算。第一批受StG资助的青年课题组长(PI)的产出评估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因此,现在一个新的PI及其所在的机构如果获得了ERC的StG基金,那就代表着高质量的学术水平。
美国NIH也早已意识到问题,并在几十年前就尝试设计合理的人才项目来更有效地资助下一代或职业早期的科学家。效果不好的项目类型就停掉,而效果好的则继续,比如面向获博士学位或受临床训练10年之内的ESIs(Early Stage Investigators)。另外,NIH又尝试设置了资助数目不多的DP5(Early Independence)和DP2(New Innovator)基金。其中要申请DP2必须是ESI且过去没受到大额基金资助。DP2资助面窄,竞争特别激烈,项目第一年申请近2000项而获批仅30项。这让大多数科学家望而却步,目前每年递交的申请只有550项,而一轮简单的粗评之后就只剩下可怜的100项。与经典的R01相比,DP2资助的是更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项目。因此,也有人担心资助ESIs开展高度原创性工作会让他们陷入困境。实际上,经过细致的外部评估之后DP2被证明是成功的,并不会阻碍年轻科学家的职业发展。NIH近期又宣布了新的基金计划Early Established Investigator(EEI),与ERC的Consolidator Grant 类似。新宣布的政策还保证要提升ESIs和EEIs在R01项目中的份额。
然而,Bruce Alberts等认为NIH目前采取的各种措施尚不足以改善当前局面。他们建议:一是大幅扩增DP2机制。二是通过征集申请(request for applications,RFAs)加大对年轻PI的资助。三是尝试将ESIs 对R01的申请竞争独立出来。
了解了欧美对青年科学家繁杂的资助体系,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相关机制。根据《基金项目负责人与科技人才年龄结构比较研究》[5],中国的情况似乎更乐观一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负责人明显有年轻化的趋势,35岁以下NSFC项目负责人所占比例从1986年的1.28%上升到了1997年的35.8%,45岁以下的则从1986年的12.15%上升到了2000年的65.93%。这当归功于NSFC设置的多种面向青年的专项基金, 例如青年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前几年又增设了优秀青年基金。同时,这当然反映出科技人才的年轻化。高校里35岁和45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在2000年分别达到了47.5%和78.%,中科院45岁以下的年轻人则占到了62.7%。为什么用“似乎”一词呢?这是因为国内的普遍情况是,申请者即便拿到NSFC,如果他不是PI(一般指研究员/教授),他的经费支配权也有限。这一运行现状,完全不同于美国的NIH和欧洲的ERC,这很可能限制了中国青年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似乎”乐观的现状面前仍有层层冰需要突破。
有破冰者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科学院于2011年率先启动了“青年创新促进会(青促会)”(Young Innovation Promotio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YIPA CAS)计划,旨在扶持本土人才。入会基本条件:年龄≤35岁;职称≤副研究员。青促会设立了“会员”和“优秀会员”两个支持层次,其中“优秀会员”是对资助期满的优秀青年人才的后续滚动支持,支持比例在 12.5% 左右。在个人看来,青促会的“会员”和“优秀会员”这两个层次分别类似于ERC的StG和Consolidator Grant。青促会已成为中科院培养本土优秀青年人才的主干计划,现有八届会员共3190人。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3月的调研显示(见如下原文表2,表3)[6],“十二五”期间青促会优秀青年人才的学术表现可以与同时期中科院“百人计划”相比肩【注:1994年启动的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引进计划】。我作为一名会员,深切感受到了青促会强劲的生命力。本人所在的单位是所级层面的积极破冰者,于2008年开始设置“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每年资助若干名所内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创新性研究或出国深造。我本人有幸获批了出国项目,从中受益良多。
图2 中科院青促会会员与同期“百人”在三方面学术表现的比较[6]
青促会会员足够优秀,但不见得他们就过得很好。
2017年春,中国青年报社联合青促会发起了“青年科研人员生存发展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共1066人参与。调查结果是,《千人调查:近一半青年科学家最愁还是跑项目!》(微信公众号“来点科学”,2017年5月30日,作者邱晨辉、蔡宁宁和苏琬茜),《“青稞”最愁“跑经费”“争项目”》(《中国青年报》,2017年5月31日,作者邱晨辉、蔡宁宁和苏琬茜)。这项调查引起了广泛关注,《人民日报》通过头版“今日谈”呼吁《让科学家潜心攻关》(2017年6月24日)。参与调查的青促会会员分布在中科院的100多家研究单元,覆盖的专业领域非常全面,因此这项调查的结果很有代表性。
“不好意思!稿子正在加紧整理,尽量这个周末提交。今年实在是事情太多,家里过年的时候出了点事,前段时间我婆婆又做了手术。我自己要准备出国访学培训,每天上午要去上课。新实验室装修出了问题,拆了再重新整顿,也是一团糟。总之是一言难尽,望您谅解!!我感觉我面临的问题还挺典型的,家庭方面(我老公常年在外,一直是我和婆婆在…带两个双胞胎女儿),工作方面(定位和发展等等),家庭工作的冲突方面,有时候真的挺苦闷,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是一位青年科学家曾在邮件里说的话。
可见,中国青年科研人员的生存发展状况与欧美一样不容乐观。
6月11日,NSFC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避免人才项目异化使用的公开信》,呼吁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NSFC人才项目回归项目本质,避免“被异化为‘头衔’和‘荣誉’并与各种待遇直接挂钩,干扰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我们不能总是为我们的青年造就美好未来,但我们能够为未来造就我们的青年一代。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中国正在经历由“输血模式(国外引进)”向“造血模式(国内培养)”的过渡。期待有更多的机会和机制保障国内国外人才同台竞技;少一些“帽子”,多一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实干!
.................................................
文章至此,已近尾声,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最后向屏幕前的你发出邀请,敢问年轻人,您有什么(不)样(开心)的际遇?留个言,让大家一起分忧解难。
致谢:
感谢五位不同年龄段(两位70末,一位80末,两位95后)的科研工作者对本文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他们是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陈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李博强、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操瑜、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生卞世俊和张苗。
参考文献:
1. Alberts,B., T. Hyman, C. L. Pickett, S. Tilghman, and H. Varmus. 2018. Improvingsupport for young biomedical scientists. Science, 360 (6390): 716-718.
2. Sills, J. (ed.)2014. Science ethics: Young scientists speak. Science, 345 (6192), 24-27.
3. Bruck, T.,C. Beaudry, H. Hilgenkamp, N. Karoonuthaisiri, H. S.-E. Mohamed, G. A. Weiss.2008. Empowering Young Scientists. Science, 328 (5974): 17.
4. Alberts, B. 2010. The Young Academy Movement. Science, 332 (6027): 283.
5.岳洪江,张琳,梁立明。2002。基金项目负责人与科技人才年龄结构比较研究。科研管理,23(6):100-106。
6.侯秋菊,杨小宇,高铭鸿,丁健文,吴登生。2018。我国本土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态势与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为例。中国科学院院刊,33(3):330-335。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