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况回顾!第四届精准医疗与基因测序大会隆重召开,千人共聚北京协和学术会堂
导读 | 2018年6月30日,备受期待的第四届精准医疗与基因测序大会在北京协和学术会堂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程京院士、詹启敏院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等50余位国内外重磅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做了精彩报告。 |
2018年6月30日,备受期待的第四届精准医疗与基因测序大会在北京协和学术会堂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程京院士、詹启敏院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等50余位国内外重磅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做了精彩报告。本届大会由测序中国、北京协和医院肝外科共同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919肿瘤精准免疫公益专项基金、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青委会协办,并得到了30余家企业以及40余家大众及专业媒体的参与和支持。本届大会除主会场外,还设置了多个分会场以及企业产品发布会、项目发布会、企业卫星会等,近千人参加了这场精准医疗与基因测序行业的盛会。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回顾本届大会的盛况!
主会场:大咖齐聚,顶级碰撞
测序中国CEO 罗海涛博士
本届大会开幕式由测序中国CEO罗海涛主持。
大会主席 程京院士 致开幕词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做开幕致辞。程京院士表示相对于诊断和治疗来说,对疾病的精准预防显得更为重要。历届精准医疗和基因测序大会都有众多企业机构参加,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精准医疗需要跨学科、多组学技术联合使用,解决不同临床需求。各企业机构应该加强自主创新,政府也应该加大政策、体制改革力度,为更多的普通大众服务。同时各方应加强交流切磋,共同推进我国精准医疗的发展。
Session 1:特邀报告
桑新亭教授
大会特邀报告部分由大会副主席、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主任桑新亭教授主持。
詹启敏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做了题为《科技创新与医学进步》的特邀报告。詹启敏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已经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但我国医学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支撑医学强国,而科技创新能够极大促进了医学进步。他表示,精准的要求贯穿医学全过程,依赖于大数据的支撑,实现精准医疗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最终实现精准化治疗,避免治疗不足,防止治疗过度。精准是医学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中国精准医疗发展做贡献。
季加孚教授
随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做了题为《胃癌的精准化治疗与临床实践》的特邀报告。季加孚教授讲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胃癌分型和治疗方法更加细化,胃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都有了较大的进展。季教授分享了胃癌的治疗趋势,治疗理念已经开始以预防为导向。靶向治疗重新定义了胃癌分类,免疫治疗已经初见曙光,全基因组测序为肿瘤分子分型提供了技术支持,但都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肿瘤研究需要多层次合作,精准医疗的发展为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精准医疗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Session 2:聚焦精准医学国际前沿
主持人赵屹教授
主题为““聚焦精准医学国际前沿”的大会第二环节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屹教授主持。
张丽英教授
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临床分子遗传学诊断室主任张丽英教授做了题为《MSK-IMPACT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来自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张丽英教授介绍了MSK-IMPACT的概况及其应用方向,包括确定临床靶标、指导免疫治疗和临床试验等。随后,她详细介绍了MSK-IMPACT在不同癌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张丽英教授表示,MSK-IMPACT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为不同癌症患者进行精准用药指导,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病情动态变化及预后情况。张丽英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多篇基于MSK-IMPACT大规模基因检测和诊断平台发表的重磅文章,包括她领导参与发表在JAMA,JCO Precision Oncology 等杂志的工作。
钱其军教授
在《细胞免疫治疗与精准医学》的报告中,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钱其军教授表示,目前国内外的癌症免疫治疗研究热点主要是CART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由于目前已批准的免疫疗法价格昂贵,更多科学家开始关注联合免疫疗法,增强治疗成功率,联合免疫疗法是大趋势。钱教授表示,免疫治疗是恢复、提高肿瘤局部免疫能力,也就是精准治疗、分析、评价肿瘤诊治。利用T细胞自表达抗体能够产生更积极的治疗效果。
张鹍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工程系张鹍教授分享了《甲基化检测在癌症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前景》专题报告。张鹍教授认为,肿瘤早筛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DNA甲基化由于其特殊特征和功能为肿瘤早筛提供了多种可能。ctDNA甲基化靶向捕获技术能够同时在多个序列区域靶向甲基化序列,并且甲基化单倍型分析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此外,张教授提到目前该方面研究面临样本量少的问题,还有血浆样本的技术挑战。
樊荣教授
来自耶鲁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系终身教授樊荣带来了专题报告《利用单细胞分析解析CAR-T细胞活性》,樊荣教授谈到,免疫治疗是激活T细胞治疗癌症,对于目前研究火热的CART疗法,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整个CART细胞系统进行了分析,对CART细胞进行了分类,发现不同细胞攻击肿瘤的方式不同,并且这些细胞的phenotype也不同。樊荣教授表示利用单细胞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全面了解CART细胞,从而更好的指导相关panel的开发。
Session 3:聚焦NGS与精准医学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主持人郭永教授
大会第三环节“聚焦NGS与精准医学的临床研究与应用”,由清华大学医学院郭永教授主持。
赵海涛教授
本届大会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赵海涛教授的报告题为《二代测序在肝胆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赵海涛教授表示,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基因组数据解读的不断完善,在精准医疗的推动下肝胆肿瘤的临床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赵教授详细介绍了多种肝癌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包括剂量、治疗效果、以及胆道肿瘤的一些在研靶向药物的基本情况,此外赵教授还介绍了多学科会诊模式指导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转化及研究进展等内容。
黄尚志教授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WHO遗传病社区控制合作中心主任黄尚志教授为大家分享了《遗传检测进入高速路后的喜与忧》。黄尚志教授对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二代、三代、四代测序技术。他认为,现在的基因测序越来越易操作,而测序结果越来越难解读。此外,认知滞后、技术滥用、无序竞争等都是整个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技术是把双刃剑,希望各方能够不忘初心,共同促进精准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王玺教授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的王玺教授做《Epigenetics in cancer: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专题报告。在报告中王教授指出,近年来的癌症基因组测序项目表明,表观遗传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远远大于人们的估计,在几乎所有癌症中都有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的失活或突变。在详细介绍近期的癌症表观遗传研究成果后,王教授表示,深入细致全面地理解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具有深远的科学和社会意义。
门剑龙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准医学中心主任门剑龙教授报告题为《氯吡格雷代谢基因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意义与问题》,门剑龙教授在报告中谈到,氯吡格雷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相关代谢基因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内在因素,不同代谢基因型会影响氯吡格雷药效学。门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应用氯吡格雷后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与CYP2C19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基因检测可明确适应症人群。
李志广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院副院长李志广教授在《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circulating cell-free DNA aberrations in the cervical and lung cancer》报告中谈到,在宫颈癌的临床研究中,cfDNA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不同病人的血液样本中,cfDNA在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及差异程度,还可以对不同治疗方法导致的cfDNA变化及变化程度进行计算,动态监测病情变化,考察治疗效果。
席瑞斌研究员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席瑞斌研究员分享了《肿瘤异质性及其影响》,席瑞斌研究员讲到,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是引发癌症患者药物耐受性和疗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分析肿瘤异质性了解肿瘤发生、发展情况。深入解析肿瘤异质性的生物学特性及产生机制,对以个性化治疗为目标的精准医学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Session4:聚焦行业创新技术
主持人赵海涛教授
大会主会场内的第四部分“聚焦行业创新技术”由赵海涛教授主持。
郭永教授
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郭永教授在《数字PCR的研发进展及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应用》的报告中表示,数字PCR是新兴起的核酸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绝对定量、低成本的技术优势,可极大地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郭教授从技术选择、芯片设计、试剂、算法等不同方面详细讲解了数字PCR的整体设计,并表示数字PCR是能够解决重大需求的技术,在未来几年有望取得爆发性增长。
赵阳兵教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细胞免疫治疗T细胞工程实验室主任赵阳兵教授报告题为《CRISPR和基因测序技术用于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赵阳兵教授介绍到,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复杂且难度高,CAR-T /TCR-T 治疗实体肿瘤需多方面的突破,尤其是靶向特异性。通过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CART或TCR-T进行改造,可制备通用型或功能增强型CAR-T或TCR-T并用于临床。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对CAR-T/TCR-T攻克实体瘤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林盛榕博士
前Illumnia资深科学家、安可济公司技术创始人林盛榕博士的报告题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液态活检在癌症全程管理中应用的技术需求》。林盛榕博士在报告中指出,液体活检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为癌症预防、筛查、诊断等带来了更好的选择。目前液体活检的三方面的技术需求:临床应用,灵敏度、特异性,生物标志物选择。此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ctDNA含量低,对检测技术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都有较高的要求。
关永涛教授
《Statistical methods inferring fetal fractions promise most powerful NIPT+》的报告中,美国贝勒医学院儿童营养学/遗传统计学实验室、优迅医学首席科技官关永涛教授详细介绍了一种推断胎儿分数的新统计方法及其在NIPT中的应用,该技术避免使用性染色体推断胎儿分数。在实际案例讲解中,关教授表示该方法能够准确推断胎儿浓度,全面覆盖所有检测指标。通过不断的优化升级,该方法在NIPT中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力博士
恒特基因技术总监陈力博士报告题为《基因融合与肿瘤精准诊疗》,陈力博士指出基因融合现象在癌症检测中非常重要,当前很多癌症检测不出变异基因,大部分是因为发生了基因融合。在肿瘤精准医疗过程中,良好的融合检测质量可大幅提高靶向治疗效果,陈力博士还详细介绍了多个靶向治疗的经典案例。
田埂博士
元码基因首席科学家田埂博士报告题为《合作构建精准医学系统》,田埂博士介绍了精准医学系统构建过程中不同角色的主要作用,包括政府、医院、第三方检验机构、公司。精准医学涵盖多个方面,需要各方合作进行构建。并从医院对于精准医疗实验室的需求,技术创新、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另外田博士表示,行业整合趋势不可逆,各方应共同推竞精准医学中心建设。
最后,赵海涛教授做了大会闭幕致辞,他表示感谢大家能够参加本次会议,希望明年会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能够发布!
“NGS创新技术论坛”精彩回顾
6月30日下午,在主会场的热烈氛围下,分会场二:创新·前沿“NGS创新技术论坛”拉开帷幕。众多国内外优质基因企业代表、产业界权威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华为云构架总监严斌、瀚海基因贺建奎教授、北京希望组CEO汪德鹏、海普洛斯CEO许明炎、世和基因那成龙博士、贝瑞首席信息官于福利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并进行了系列报告,共同探讨了NGS创新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方向。分论坛座无虚席,现场听众在认真聆听报告的同时,也积极与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互动。
6位专家及会议现场
基因检测媒体对话会此同时,分会场:引领·传播“基因检测媒体对话会”在CHPO总协调人、顾大夫工作室创始人、中日医院神经内科分子遗传实验室负责人顾卫红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召开,元码基因袁大巍、Wegene CTO陈钢、基云惠康CEO郝向稳、水母基因陈宁博士、卫吉尔CEO刘长胜、果壳生物CTO裴志华参加了本次媒体对话会,就基因检测及临床应用等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场观众也积极提问,现场氛围热烈。
8位专家及会议现场
企业发布会
博奥晶典:聚焦精准,“芯”创未来-博奥晶典& Thermo Fisher精准医学产品发布会掠影
鹍远基因:为“癌”先防,“肠”乐思——结直肠癌无创甲基化检测项目发布会掠影
百洋智能科技卫星会:IBM大中国区Watson Health基因组学临床应用顾问罗玺博士、百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atson for Genomics市场经理王晟博士
卡替医疗卫星会:北京卡替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智因东方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创始人兼CEO谷为岳博士
参展企业掠影
参展企业掠影
大会精彩瞬间
大会精彩瞬间
在热烈的氛围中,第四届精准医疗与基因检测大会完美落幕。本次会议上,“癌症早筛”“基因大数据”“消费级基因检测”“三代测序”“国产测序仪”等成为高频词汇。众多精准医学产业精英就当前热门精准医疗话题展开热议,深入探讨了精准医疗与基因测序全产业链发展的未来之路。在当前全球精准医疗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测序中国愿为精准医疗产业发展提供交流平台,让更多机构牵手合作,持续为精准医疗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共同推动我国精准医疗前沿技术研发、临床转化及技术产业化进程。
我们明年再聚!
· END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