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以患者为中心”新型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号角” 在湘雅常德医院吹响
导读 | 2018年7月11日夏日炎炎之晚19:00-21;30医院学术报告厅,一阵阵发自内心的自发性掌声响起,2.5小时报告座无虚席...... |
2018年7月11日夏日炎炎之晚19:00-21:30医院学术报告厅一阵阵发自内心的自发性掌声响起,2.5小时报告座无虚席;500余位院正副党政领导科主任与学科带头人、全院非值班的临床医护人员、技术骨干。
临床医学的本质与实践究竟是什么?
临床医学是对患者直接实施诊疗的科学、侧重临床实践活动。临床医生诊疗水平、医技医德才是对其最重要的评价指标!
临床医学:是亲临病床患者的实践活动
临床医生离病床患者越近:医技、医德势必越高超。反之,亲临细胞老鼠越近、离患者越远了,诊疗水平与医德......??
看病不行、医技不灵、 “项目文章成果奖”灵者:不适合担任临床科主任!
1000台成功完美手术,抵不上发表的SCI文章,SCI只能等同Stupid Chinese Idea !
如何真正把临床医生从“项目文章成果奖”、“浮躁”与“道德”窘迫中救济出来?
临床医生:负责肉体健康:难在精神抚慰
临床诊治必须注重精神抚慰(医术乃艺术也)
人文关怀、关爱及无微不至的医者温暖——医患矛盾的有效缓解剂!
1/5疾病治得愈、3/5治不愈(医学非无所不能、生老病死是常态)、1/5疾病不治也愈。
临床研究: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为了单纯职称、晋升晋级、研究生毕业、所谓学科建设与医院及大学排名
其唯一、最重要目的只能是为了解决患者临床问题!
临床患者样本:才是临床研究源头与大样本验证转化研究关键环节
临床医生的研究绝不要纠结于细胞、老鼠等,而该是唾手可得的患者临床样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政府项目应该分为两大类:基础研究、临床研究!
“以患者为中心”新型学科建设:8P临床转化医学
患者(P)需要什么?—项目(P)文章(P)成果奖(P)—专利(P)产品(P)——解决患者(P)问题——利润(P)
临床医生:从“下医”向“上医”与“中医”迈进
长期以来临床医患关系主流是“有病治病”(下医治已病)。
基因组学今天,临床医生向“上医”(治未病:预测医学与个性化健康管理)、“中医”(治将病:预防医学与早筛早诊)迈进。
当今施行分子分型与个性化治疗(辨证施治)医者可谓“下医”中之“上医”。
2018年7月11日,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郜恒骏教授,应邀来到坐落于美丽的湖南省常德市的湘雅常德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当晚19:00-21:30行政楼一楼学术报告厅,郜教授作了题为“以患者为中心”新型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思考和实践的精彩演讲。
院长李远斌教授、党委副书记倪众慧、副院长沙新平、肖目张、邓天亮,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行政科室负责人,全院非值班医务人员及行政人员参加了此次大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原)委员,湖南省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湖南省内科学专委会Hp学组组长、消化科主任张桂英教授主持。
张桂英教授
院长李远斌教授讲话
整个报告环环相套,涉及临床医学、生物样本学、组学及分子医学、大数据、8P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郜教授以自己从医30多年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何为临床医学,如何做一位临床医生,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他强调临床医学是“亲临”病床的医学,是对病人直接实施诊疗的科学,当今“以患者为中心”新型学科建设的整体观念系从“生物样品研究”到“产品应用”的过程,即“基础-临床-技术-产业”的过程,我们的研究一定要经得起大样本的验证,并最终能转化为产品让患者真正受益。从 “样品”到“大样本”再到“患者”,最后“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这个过程需要有心、用心、潜心、耐心、恒心与决心、信心、雄心乃至野心,需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不断创新。
郜教授整场演讲具有医学前瞻性,新颖、前沿的临床医学论点、深入浅出、栩栩如生,娓娓道来、又一针见血,理论与实际及实践结合,指出了当今临床医学存在的问题、道出了临床医生的心声、得到了该院院领导和医务人员的强烈反响、共鸣与高度重视。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赢得在座领导、专家及各临床医务人员不断、由衷的掌声。夏日炎炎之晚19:00-21:30院学术报告厅,500余位院正副党政领导、科主任与学科带头人、非值班临床医护人员、技术骨干出席了本次报告会。2.5小时报告座无虚席,参会人员始终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聆听郜教授的主题报告!会议结束,院领导、科主任、医生们都深感受益匪浅、回味无穷、值得深思与践行。
2018年7月12日下午3:00,湘雅常德医院李院长组织一次座谈会,邀请郜恒骏教授参会交流,进一步探讨新型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建设路径的探讨。 会上郜教授与李院长、各科主任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为“以患者为中心”新型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系列合作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次日,在邓天亮副院长及张桂英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该院消化内镜中心及消化内科病房,郜教授感叹到:在湖南有这么优质、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超前的医疗技术,细致、舒心的人性化服务是湘西北患者的福音。
郜恒骏教授简介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分子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生物样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9)主任委员、国家生物技术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分会(BBCMBA)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会长;中国生物样本库联盟(CBA)主席。为我国生物样本库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牵头制定者,牵头举办十届中国生物样本库全国大会、20余场全国生物样本库培训班(培养了3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全国生物样本库质量达标检查组组长,在中国生物样本库国际合作及国际ISO生物样本库及生物资源标准制定中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
同济大学医学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生物样本库与转化医学学组组长,幽门螺杆菌学组与消化道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创办人。美国消化病杂志(Am J Dig Dis)创办人/执行主编。
主持十五国家863肿瘤样本库与组织芯片、十一五国家863胃癌遗传易感性与幽门螺杆菌、十二五国家863胰腺癌基因组、十二五肝癌分子标记物群大样本验证与产业化重大专项、2016上海张江生物银行等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点项目近20项,总经费逾2亿。申报发明专利50余项。自主研发肿瘤组织芯片、cDNA组织芯片1000余种,开展了3000多个标记物的大样本验证,领导的团队与301医院等合作,获得十三五中国重大疾病与罕见病生命组学大数据重大专项。获得上海市、国家重点新产品各1项。上海市A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2项。20余个创新型医疗器械产品在研:获得国家cFDA药证1项、医疗器械证4项、进入体考2项、获得特别审批创新通道1项、中检所检验合格5项。发表中英文论著300余篇、SCI收了100余篇。主编专著4部(代表大型专著:中国生物样本库——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7)、参编3部。获得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评审专家。
16年不断创新、驱动不断发展,走通从“样品“到“产品”快速转化研究与精准医疗通路,创新性地提出“以患者为中心”新型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整体解决方案:8P临床转化医学。倡导生物样本学与学科建设,应邀在100多家全国三甲医院作“生物样本科学”、“8P临床转化医学”、“精准医学:路在脚下”的特邀专题报告。
荣获国家发改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组织部领军人物、张江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三次荣获上海市综合党委系统、上海市国资委系统优秀党员,上海市第十一届党代表。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介
“以患者为中心”新型学科建设整体解决方案:8P临床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