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基因检测,被玩坏了的高科技算命神器!

首页 » 产业 » 行业 2018-07-31 医为 赞(4)
分享: 
导读
自从2013年安吉丽娜·朱莉发文表示自己携有乳腺癌基因将切除乳房后,基因检测这个听上去很高深莫测的、科学塔尖一般存在的医疗手段便广为人知。

自从2013年安吉丽娜·朱莉发文表示自己携有乳腺癌基因将切除乳房后,基因检测这个听上去很高深莫测的、科学塔尖一般存在的医疗手段便广为人知。


消费级基因检测是不是算命神器?

抽血查验孩子的天赋技能、基因测序盒预知患病风险……五花八门的基因测序项目层出不穷,看似神通广大,但基因测序真的能未卜先知吗?

近期,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医学遗传学》上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49例利用消费级基因检测出遗传变异的原始数据,与临床试验数据比对发现,有高达40%的变异为假阳性,仅有60%的致病突变是真实的,这也意味着这种检测方式的错误率达到了40%。

消费级基因检测,也称直接面向消费者检测(DTC),即帮助人们了解疾病风险、遗传病携带状态、预测药物反应等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个人通过医疗机构之外的企业,进行个人的某种特殊方面的病症检测,并进行后续的健康管理安排。研究者认为,消费级基因检测的信息既没有验证准确性,也没有用于医疗用途。这也让他们对现今DTC基因检测的准确性感到担忧,对于消费者来说带来一定的误导。


近年来,基因检测的概念越来越进入大众的视野。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发布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报告》预测,基因检测的中国市场规模或超过千亿元。在这其中,消费级基因检测尤为受到追捧。

2017年4月,美国食药监管局批准了第一个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 and me,为帕金森、迟发性老年痴呆症、1型戈谢病等10个遗传性风险因素提供测试。如今,美国Family Tree DNA, My Heritage、以及国内的23魔方、壹加泰康星航基因等都已面向公众提供消费级基因检测的产品。

临床诊断基因测试由患者的医疗提供者指定,如果一个人在其中一个基因中有致病性变异,则被认为是遗传性,结果将被病人的医疗提供者用来指导疾病的管理或监视。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教授张宏冰认为,临床上的基因检测在遗传性疾病筛查、肿瘤治疗、寻找传染病致病原、指导个体化用药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与临床遗传测试不同,消费级基因检测不是诊断,只是提供有限条件下的风险信息。如何解决遗传变异与特定健康之间相关性,是消费级基因检测尚未迈过去的一道坎。

23魔方也曾出具一份撤销部分项目的声明,将原先300余项检测缩减为如今的200余项,根本原因就是发现“抗衰老”、“脱发风险”等项目的实际表型与文献研究结果有偏差,准确性不达标。

根据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发布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报告》,基因检测的市场发育尚不健全,透明的价格机制也未形成,目前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一直面临着项目诸多繁杂质量不一、定价不透明、处于销售灰色地带、针对检测结果的解读专业性较差等问题。以国内典型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部分产品价格为例,乳腺癌筛查中,壹加泰康为780元,星航基因为3999元,GO健康则高达5388元,价格相差4000元以上。

23魔方CEO周坤认为,基因检测不能等同于体检,消费级基因检测是为消费者提供遗传风险信息,仅能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因基因而患病的可能性。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会发生某种疾病或病症,除了遗传变异,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对此,上述《医学遗传学》研究中提出建议,医疗机构应向有经验的临床诊断实验室订购验证性的基因检测,用以指导患者的医疗护理。


华大、华小、华孙系的崛起

对于基因产业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时代,也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时代。

欣慰的是,各路资本对于基因技术的发展十分买账,争先恐后进行布局,这从华大基因的招股书就能看出,过去4年内,超过50家投资人(含中途退出者)为入股华大旗下的华大科技、华大医学共计投资高达72.15亿元,而其他初创公司也不断获得融资。


尴尬的是,尽管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创造应用场景,但市场对于基因技术似懂非懂,买单意愿并不强烈。于是,基因测序行业的泡沫似乎正在形成,至于是否会像互联网泡沫破裂那样给行业带来震动,在于市场销售能否追上资本的脚步,行业的参与者们能否找到基因技术“杀手级应用”的产品。


华大基因成行业黄埔军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与基因相关的创业公司不下百家,90%是初创期公司,更多聚焦于行业中下游的基因测序服务。


华大基因无疑基因检测行业的黄埔军校。作为基因行业的引领者,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凭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疯狂劲儿,2007年带领团队脱离中科院体系南下深圳,在七八年时间里,硬生生把华大基因打造成了这个行业的航空母舰和黄埔军校。

华大从科技服务起家,科技服务也成为华大重要收入来源,到2015年上半年,在华大基因总收入中的占比仍然超过40%。随后,华大医学成立,进军医疗测序领域。根据招股书披露,华大基因已经与国内80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合作,其中三甲医院100家。尤其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这一产品上,华大基因毫无悬念成为行业老大。


凭着在国内外基因界的威望以及市场占有率,资本对于华大的追逐可想而知。2014年2月,华大科技和华大医学合并,以华大医学为主体谋求IPO,更名为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大股份”)。统计显示,包含中途退出者,投资华大的机构投资者不少于50家,这超过50家投资人通过关联、非关联的方式,为入股华大股份,投资高达72.15亿元。


另一家业内知名的基因检测公司是贝瑞和康,创始人周代星曾经在2007年以Illumina公司(美国基因测序仪公司)亚太区测序市场销售总监的身份把二代测序仪卖给华大基因。


周代星通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出现的带来的机遇成功转型。1997年,香港教授卢煜明首次正面母体血浆中存在胎儿游离DNA,并持续致力于这一发现在唐氏综合征等产前诊断领域的应用。周代星受此影响进入相关研究领域。2010年其所在的life Technologies公司利用其测序平台参与了卢煜明早期NIPT技术的开发。


为在国内发展无创产前基因检测,2010年,周代星回国筹备创办了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资本很快看到这一技术的市场前景,2011年贝瑞和康获得君联资本A轮融资1780万美元,2013年年中,又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在资本帮助下,贝瑞抓住了2014年到2015年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商业化的契机,产品获得监管部门的审批,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华小系崛起

随着华大基因在基因产业的发展,它逐渐成为这个行业的黄埔军校。很多人从华大离开创业,这批公司甚至被称为“华小系”。

2012年,安诺优达的CEO梁峻彬从工作两年的华大基因辞职,和几位同学在北京开始创业生涯。2014年,张勇也离开华大加入创业型公司基因猫,他曾在华大基因长期从事生物信息分析工作,同时也曾是国家基因库的负责人。同样在2014年,曾在华大科技负责科技和科研业务的陈钢,和郑强一起创办了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微基因,这家公司被称为国内最像美国“23 and me”(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前妻安妮•沃西基创办)的公司。


2015年是华大基因极为动荡的一年。曾任华大基因CEO的王俊带领华大原首席科学家李英睿等人联合创办了碳云智能,获得资本市场热捧,2016年4月完成A轮融资,金额将近10亿人民币,融资后估值近10亿美元。


Illumina中国区前产品经理郝向稳在2014年创办基云惠康(一脉基因),曾对媒体说,出来创业是因为当年1月,Illumina发布新款高通量测序仪把全基因组测序成本降低到1000美元,当时在发布现场,他觉得把基因测序用于个人健康管理的时机到来了。


看好基因产业发展机遇的还有互联网的从业人员。2012年,赵伟从奇虎360公司离职,创办了直接面向消费者市场的互联网基因检测公司360基因;2014年,李厦戎、王乐珩离开阿里巴巴,从杭州转战北京创办了GeneDock(北京聚道科技),提供基因数据的存储与计算平台。


生物医学互助平台创始人徐建对医为记者说,基因检测领域的很多创业者都是从华大成长起来,然后离开创业,现在除了华小系,甚至还有“华孙系”,华大对整个行业的烙印非常深。


与创业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对基因检测领域的公司似乎并不那么热情。基因检测在临床领域的应用也是在最近五年才逐渐兴起,但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以最先实现商业化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例,中国每年有2000万新生儿,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覆盖率仅10%,其他检测产品市场化率更小,不论是医疗机构还是消费者市场,进入的难度都非同一般。


医为小编在国内民营体检龙头的美年达健康深圳一家分店采访发现,基因检测作为体检的补充方式之一,购买或询问者并不多,宣传资料虽然在店内展示,但店内服务人员对于基因检测产品也不熟悉。


资本的热情与市场的落差使得基因测序行业的泡沫正在形成,何时到达顶峰,是否会出现当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局面,现在还有待观察。


随着2017年年7月华大基因上市,让许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也随之迅速进入到大众视野,似乎消费级基因检测的春天即将到来,然而事实可能并不是如此。

“据了解,市面上一些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的盈利状况堪忧。”一位基因行业资深人对医为小编坦言,现在很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的商业模式让他看不懂。为何他会有如此判断?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到底怎么了?


一大批消费级基因创业者绕开艰深的医疗科研领域,把方向瞄准消费级娱乐市场,开发出了一系列童话般的基因检测产品:检测酒量、检测唱歌跑调、基因检测天赋、基因检测抗雾霾、检测情商、检测二胎智商、检测早恋、检测网瘾、祖源检测等,然后通过互联方式进行营销推广。医为小编搜索了电商渠道上基因检测相关的服务商,发现其成交量十分惨淡:最多的月成交量也就几十单,而大多服务商月成交量只有零星的几单,甚至有些月成交量为0。


为什么刚刚兴起的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开局竟是如此惨淡?

“不能和用户建立长期联系,挖掘用户存在的真正问题,这是很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遇到的又一大弊端。对于用户来说,消费模式往往是一次性的,很难产生粘性。此类单纯提供娱乐加科普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自然不景气。”一位基因检测领域的创业者说。

不仅市场空间有限,实际上单纯做基因检测本身也很难挣钱。

“一个基因收集盒子成本几十元,运费几十元,再加几百元的检测、人工成本。如果收费几百元,盈利空间十分有限,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生意模式。”该创业者说。

多位基因检测行业专家也表示,这些早期消费级市场的基因检测产品要想实现大规模盈利,仅靠售卖检测产品这一条路非常艰难,最后只能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比如基因检测不采用外包,建立独立的实验室,但是早期依旧成本高昂,企业难以为生。


基因+模式能否成功?

或许是受互联网+的启发,医为小编了解到,现在很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也开始讲故事——基因+,只要能和基因扯上关系,都成了这些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的商业模式。比如,保健、美容、医疗,甚至是社交、旅游、教育等等,让“传统产业”借助基因检测进行升级换代,仿佛一加上基因检测就是高科技。

然而,这种模式背后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科学性实在令人怀疑。以应用最广泛的医疗保健为例,最基本的商业逻辑是通过基因检测到用户可能存在的诸多疾病问题,然后基因检测公司针对性给出相应解决方案。但是,第一步基因检测统计患有该某种疾病概率就很有问题。

“检测者患有某项疾病的概率是根据统计学统计出来的,”一位生物学方面的专家告诉医为小编,简单来说,比如研究癌症和人体基因的关系时,首先通过统计大量癌症患者的基因数据,然后进行比对,筛选出相似的基因,即选定为可能致癌的基因。

然而,现实情况是致癌的相关因素有很多,目前人们还无法完全详尽了解。检测者患癌症概率统计数据是通过以往不断累积数据统计的结果。而随着癌症统计样本数量不断增加,进而发现更多相似基因位点,患有癌症的概率统计也会发生变化。

目前,市面上消费级基因检测有两种测序方式:一类是对基因上部分位点进行检测,另外一种是对全部位点进行检测,即全基因组检测。医为小编发现,目前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大多采用价格在千元左右的部分基因位点检测,基因检测位点越多,往往意味着价格也越高。

前者只是检测部分基因位点,患有某项疾病的概率统计结果的准确度自然要打一个问号;而后者全基因组检测也是充满疑问,因为目前对于全基因组检测,有多少基因位点检测数据可以作为有效数据利用还不得而知。

“打一个不是太恰当的比喻,如果把全基因组检测比作全宇宙,人们目前只认识了太阳系。”一位行业内专家还表示,人类患有某种疾病还和免疫系统及外界因素息息相关,比如肿瘤,如果我们的免疫状态长期处于低下,或者受外界的病毒、慢性炎症、吃的食物、PM2.5------,即使没有易感基因,也是肿瘤的高危人群。

另外,当患有某种疾病的检测结果靠数据、靠统计逼近真实情况时,优质的数据库变得非常重要。但对于当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来说,缺乏优质的数据库是普遍现象。

“目前一些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公司很难获取优质的、最新的数据库,他们拥有的大多是旧有数据库,所以很难获取相对准确患病概率统计数据。”一位基因检测行业人士向说道。

事实上,此前医为小编向专家请教过,实际上医学界对消费级基因测序并不认可,不仅这个问题在中国存在,美国也同样存在。此前,23andMe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允许其通过自家 DNA 检测设备向美国客户透露其基因是否潜藏着10种疾病状况的风险时,美国人类医学遗传学会也提出了反对意见。

以天赋基因为例,很多检测产品中提到孩子可能有某一方面天赋,但目前并没有任何一个医学遗传学科研结果,能够去证明什么样的基因位点会使得孩子在某方面更有天赋。

第一步基因检测的统计概率存在问题,而随后的基因+“传统行业”自然也打着生物高科技的旗号,利用用户对生物高科技的信息不对称来谋利。当用户一旦深入了解后,或许就像眼下的莎普爱思一样,面临的不仅是商业道德问题,还有商业模式的崩塌。这也从正面解释了,缺乏科学性依据,无法帮助用户解决真正痛点,成为消费级基因检测难以火热的根本原因。


数据会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吗?如果有了优质的数据库,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就能够真正火起来吗?

这是很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甚至包括基因检测行业创业者的想法。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基因检测过程中的数据积累,认为这是又一条可行的商业化变现道路。所以现在很多的基因检测公司呼声最高的是,把基因检测数据售卖给药厂、保险公司。但是仔细推敲一下,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变现,医为小编认为或许是单方面的意淫。

以华大基因为例,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华大基因的销售收入,主要由四大产品系列构成:生育健康类服务9.29亿,占54%;基础科研类服务3.29亿,占19%;复杂疾病类服务3.83亿,占22%;药物研发类服务0.59亿,占4%;其他收入1061万,不足1%。

作为基因检测数据上市龙头的华大基因,其药物研发类收入才不到6000万


这跟中国的医疗市场紧密相关——从医疗市场来讲,中国的药物研发空间十分有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统计,在2001年至2016年期间,发达国家有433种创新药上市,只有100多种在中国上市。根据相关公开数据索引,自2001年到2016年,CFDA共批准上市一类化学药13个、生物药16个。国人吃的药都是绝大部分都是仿制药,一些知名药厂生产的药也是大都是仿制药,比如修正药业、仁和集团等。

另外,从数据价值上来说,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数据价值也是十分有限。目前,利用基因数据提供制药的方向主要是靶向药,即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

“在国内,真正研究靶向药的制药厂或许也就几家吧。”一位制药行业的人士表示,药厂真的需要针对靶向药的相关基因数据,他们会找一些大型医院或是疾病研究机构,相比目前市面上的大大小小基因公司,他们的数据更有价值。

在前面提到,某个基因和疾病的相关性是通过统计学完成的,但是目前的绝大部分消费级基因检测并不掌握C端患病用户的实际情况,即使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获得大量数据,对于制药公司而言指导性有限。

所以,华大基因的基因数据尚且如此,目前药物研发销售收入也只有不到6000万。可以想象,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的数据对于药厂来说,价值还未体现出来。

最后一个变现渠道是,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还可以和保险公司合作。确实,基因大数据可以辅助预测未来疾病发生的情况,帮助商业健康险公司干预参保人的行为,降低其患病风险,提高保险控制效率,降低赔付率。但是真正的问题还是,现在基因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比照数据库的数据量也远未达到具有准确参考价值的程度。

当然实际过程中,是否是忽悠,预测未来疾病的发生与否,保险公司不管,能够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拓展业务还是很乐意的。而对于基因检测公司来说,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还能获得海量的基因检测数据平台。不过在这样的考量下,保险公司一般挑选的是市场上知名、专业的基因检测公司或机构,比如华大、达安等。原因无他,品牌做得好。

华大基因的经费投入上也可看出上述差异:2016年,公司投入销售费用3.28亿,占销售毛利的32.75%;投入研发费用1.77亿,占销售毛利的17.67%。研发投入只及其营销投入的一半。体量较小的消费基因检测公司根本没有这个实力。

不能解决痛点,数据又很难变现,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否还值得投资呢?事实上,要看基因+“传统产业”如何对接优质资源,让用户产生粘性,实际商业化还是可行的。对于投资者来说,关键是如何进行甄别。

首先是看创业公司定位什么样的客户。对于一般的客户而言,消费级基因检测很难有持续的消费能力。如果是身体有疾病,一般的消费者大多会去医院等专业机构。而现在消费级基因检测后面的健康管理、美容、旅游等后续服务,也只是真正有消费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实现持续消费。

其次是创业公司的营销服务能力。这是目前整个基因检测行业都面临的现状。不仅是华大,很多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人员结构都是以销售服务为主,科研比例则很低。高水平的营销团队是决定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能否以基因+的方式,让各种优势资源成功对接上提供给用户。

另外,有很多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并没有自己的专属检测实验室,大都采用外包的形式。因而,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是否和行业知名公司、机构合作,也是考察其营销服务能力时的重点。

一位业内人士对医为小编坦言,一旦监管收紧,就可能成为压垮该领域创业公司的稻草。一些烧完投资人的钱又没有融到下一轮的公司已经悄悄离场。整个行业都在等待基因测序成本的降低,以及“杀手级”应用的产品出现。

如果这两者都不具备,这样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可能只有一个——挂了。

基因检测是目前确实非常火的概念,在临床领域上的应用近年来得到很大的发展。尽管如此,人类对基因的研究还只迈出了一小步,对人类基因中研究得较为透彻的只占很小一部分,而所谓“天赋基因”,真正研究基因检测的专家是绝不敢说能解读其奥秘的,那些大张旗鼓宣扬的,都是以谋利为目的机构。把专家们的话简单点说,就是机构检测出的基因位点不过几十万个,而人的整个基因组约有30多亿位点组成,每个位点有独特的功能,其中很多根本都没研究。且天赋基因究竟如何表达,也极其复杂,与后天环境关系更为密切。所以,机构用检测出的“九牛一毛”的点位,用自己不加验证的解读方式解读一通,这本比盲人摸象还要可笑的事,却因其“高科技”的旗号,竟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势头越来越猛。

臆想把个人消费类基因检测作为一种潮流引爆大众,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基因检测并不像米兰的时装、法国的香水和包包一样,大家一看就知道自己买的是个什么东西,买了倍儿有面儿。至于消费级基因检测,只能呵呵了。


相比基因检测,医为小编更加看好制药行业,这个或许比基因检测更加深奥一些,but病了就要吃药,尤其是像癌症等疾病,对于得了癌症的患者,就是倾家荡产也得治疗。甚至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去国外就医。不管懂不懂得原理,能延长一天的寿命就花一天的钱。所以基因检测的突破口医为小编认为还是在刚性需求的医药行业,脱离了医疗,把消费级基因检测娱乐化可能只是一刹花火。

如果从资本市场来看,在中国确实很热。感觉有点热过了头,过了火可能就是凉凉!当然国家政策也很重要,只是不知道当局对于个人消费类的基因检测,是个什么态度,也许说不定哪一天,来个大彩蛋,可以继续做爆炸成长的梦。元芳,您怎么看?


小编看世界



美国

美国政府问责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曾秘密开展了一项针对15种常见病基因检测的研究,这些疾病包括老年痴呆症、乳腺癌和多动腿综合征等。该研究发现情况异常混乱。完全相同的DNA样本的检测结果却大相径庭:四个公司对同一个DNA样本提供者进行高血压和前列腺癌患病风险预测,结论却有低于、等于和高于平均患病风险三种情况。

美国政府问责局报告的结论是,直接推销给公众的基因检测具有误导性,这些项目很少或者说根本没有实际用途。但是,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仍然虔诚地将自己的唾液样本送去检测,并且从中得到能够改变人生的“预言”。到目前为止,这些检测依然评估混乱,且严重缺乏监管。

对于任何担心生活被“过度医疗化”的人来说,基因检测市场无疑是最新的值得关注的领域。这种看似无害的技术,却能把那些健康的人变成惶恐的病患,他们的个人生活也会被各种各样的疾病和早逝的遗传倾向重新定义。

当然,在那些天花乱坠的炒作中,也存在承诺和希望,尤其是涉及罕见的单一基因异常的疾病时。研究人员可以用基因检测来确定婴儿是否患有罕见的糖尿病,在这种检测基础上的后续治疗对那些患病婴儿的帮助很大。然而,也存在许多虚假的希望。比如,尚没有证据表明基因检测对如下一些人有用:有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的人、考虑抗抑郁治疗的人,以及想确认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人。

一些仅仅在实验室里证明有用的方法,在商人、懒惰的记者和“科学救世迷”的鼓噪下迅速流入市场。这次是以“个性化药物治疗”的形式出现的——承诺根据每个人的基因图谱来进行治疗。

最近的研究报告一方面肯定了不同形式的基因检测具有潜在的好处,另一方面则警告政府应制订相应的理性政策,为评估该技术设立强制性的规则,并规范其市场。

英国

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发现,基因检测结果可能不可靠、难以解释,并且导致更多不必要的检测。该报告的结论是,许多所谓的“个性化诊断和治疗”好像被过分夸大了,因此应谨慎对待。英国保守党委托开展的技术评估则发现,基因检测结果可能不准确且有误导性,该评估报告呼吁对基因检测技术进行“适当的监管”。位于英国剑桥的“公共卫生遗传学基金会”公开反对对疾病“过早干预”的宣传,并指出这些干预措施的效果需要以科学证据为基础。某国际研究小组曾向世界宣告,根据基因图谱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诊断距离现实尚有数十年的路要走。

遗传学家戴维·梅尔泽和他的同事在2008年的《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常见病的遗传倾向这门学科依然很不确定,以至于旁观者可能会将其视作“遗传占星术”。作者下结论称,在这个以实证为基础的时代,推销评估体系不健全的基因检测技术是一种不受欢迎的行为,并指出防止其误导性是当务之急。

评估基因检测结果是一项复杂的业务,需要评定检测是否达到了其声称的衡量标准、遗传变异预测实际疾病的效果如何、检测结果对治疗是否有用处,以及会引发何种社会及伦理问题。

很显然,当前存在着过分夸大基因检测价值的倾向,这也是德国对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实施严厉监管的原因之一。英国的政府咨询机构则发布了一套原则,并希望将其纳入“自愿行为守则”——这项软弱无力的对策,已被批评为促进基因检测市场化,而不是确保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管。同时,非营利组织“英国基因观察”的警告称,基因检测可能会被用于向健康人贩卖非必要的预防性药物,并认为应将检测限制在对健康有益以及符合伦理的范围内。

梅尔泽教授认为,基因检测评估不健全是更大的问题。他说,政府应该创建某种强制性的针对基因检测的“维基解密”——披露完整的证据,这样人们就知道他们买的是什么样的垃圾。(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