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我的2019】元码基因创始人田埂博士:对行业的几点思考

首页 » 产业 » 人物 2020-01-04 转化医学网 赞(2)
分享: 
导读
本期作者:田埂博士,元码基因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湖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

本期作者:田埂博士,元码基因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湖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卫生产业管理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协会产业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肿瘤基因组(ICGC)成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曾任清华大学基因组与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华大基因华北区第一负责人,天津华大创始人总经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发副主管。曾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863”“973”项目,带领研究团队先后完成项目包括: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国际大熊猫基因组计划、炎黄一号甲基化研究项目、北京空气污染可吸入微生物研究等。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在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拥有20多项核心技术专利。

短暂而漫长的2019

2019年就要过去了,对行业来说,这是短暂而漫长的一年,而对我来说,这是成长最多的一年。

短暂而漫长,是指行业里发生了很多事,很大程度上改变和动摇了行业的一些基础,但是还没有稳定和形成趋势,所以短暂。而这些影响可能深远,造成行业的停顿甚至徘徊不前,所以说漫长。

这一年,在科学方面:液体活检技术又一次被质疑,虽然不是第一次,但是这次更有迷惑性;TMB作为一个高通量测序硬需求的地位也被质疑,ESMO公布的临床实验证明TMB在联合治疗中几乎没有作用,在联合治疗成为趋势的当下,大panel是不是伪需求又一次被热议;英国启动了500万人基因组计划,将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人人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但是个人基因检测意义一再被质疑。

技术方面:似乎新的创新技术已经接近枯竭,鲜有让人兴奋和眼前一亮的精准医学技术被发明出来,或许是目前的技术已经足够多了?国产测序仪是沉闷中最大的亮点,无论数据质量还是通量等等全面进步,未来可期;ONT为代表的单分子测序技术质量在提高成本在降低,亟待杀手级应用出现,引领全面爆发。


产业方面:行业里有更多的试剂盒拿到国家的注册证,但是精准医疗的产业化之路似乎也没有更清晰;马太效应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本和资源在向头部公司聚集,但是也并没有产生出有绝对优势和稳定市场占有率的头部企业;创业公司开始死亡,并购也在更多发生,调整成为必然。


如果给2019总结几个关键词,我的关键词是:变化、风险、成长。

变化

在科技创业的大潮中,在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退休前不遗余力的推动下,2015年,精准医学被略显仓促的推上前台,伴随资本的助力,催生出了一大批的精准医学创业企业,整个行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在起点相差不大的情况之下,创业公司们似乎选择了类似的发展方式和技术路线,彼此之间的差异,似乎只是哪家公司拿下了哪个医院哪个科室,而不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差别。当然,在前几年快速发展填补市场空白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并不突出。

因为市场足够大,资本的力量能够推动公司快速的发展,快速占领市场,用资本换市场是行业的主题。而“资本换市场”的模式最终要通过头部公司的稳定市场占有率,将中小品牌“挤出”市场,进一步形成“垄断”优势,形成利润。

随着行业快速发展期到第四年,大的空白市场已经逐步被填满,产品同质化和市场高度重叠的问题凸显,行业已经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头部公司似乎在逐步形成,但是,精准医疗行业创业公司大部分集中在产业中下游,被上游测序仪和试剂供应商严重挤压利润,为了维持高的市场占有率,销售成本又居高不下,没有技术壁垒,形成利润成为难题。

没有一招领先的技术似乎难以形成真正的壁垒,有追求的从业者都在反思,都在寻找新的技术和模式,甚至在往疾病早筛等“潜力”市场发展。这,就是一个变化。

对于元码基因而言,我们公司成立之初就一直在寻求差异化:比如在行业都在做飞单外送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做基因检测入院,也就是共建精准医学中心的商业模式探索;同时,我们一直在做全供应链国产化替代等技术上的创新。

在2019年,我们也转变了资本换市场的发展思路,往精细运营的方向发展:寻求良性增长,寻求与优质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寻求团队效率的提升,而非无效的规模增加。

风险

在2018年开始肿瘤精准医学行业有注册证开始,2019年又先后有几个注册证获批。行业的规范化势头已经不可阻挡。

但是,因为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LDT(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目前的监管体系使用的是IVD(体外诊断)的方式管理高通量测序技术,这种方式严谨科学,但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临床实验是巨大的挑战,目前获批的都是几个基因的所谓小panel,而更加符合临床需求或者说高通量测序更能发挥优势的多基因、大panel没有获批。

但是,小panel几乎都可以用更加便宜便捷的PCR方法取代。而大panel,是唯一的更有价值的技术,也更符合未来的趋势。在行业都在用大panel提供检测服务,而只有小panel获批的情况下,行业依然在灰色地带,依然存在系统性风险。

而且,上游供应商大都是海外企业,在贸易战长期存在的前提下,整个行业都面临供应链的风险,至少有供应链大规模涨价的风险,这一点,不可忽视。

在资本退潮的大背景下,依靠资本换市场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行业短期出现利润的可能性又很低,公司运营的风险在2019年开始出现,预计未来几年还将长期存在。

在风险管控方面,元码做了几件事。

一方面,在注册证申报方面,元码小panel是在批或者获批小panel里包含基因最多的,也符合我们合作医院的要求,降低资质风险。

另一方面,刚才提到的我们增加了更多的国内供应商,增加对上游的影响力,增加产品竞争力,减少对资本的依赖。

特别是在新技术方面,我们逐渐形成了以DNA和RNA,共捕获、共检测、共分析为特色的技术体系,一个检测在常规提供点突变、融合基因检测的同时,给临床提供基因表达的分析,带来了肿瘤溯源分析和更精准的分子分型,更能够评估这些基因突变的功能,给临床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在三代单分子测序方向,我们实现了临床应用零的突破,结合“二代”和“三代”测序,获得更好的融合基因检出和病毒插入位点检出率,同时,实现病源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在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方面,我们实现了通过最简单的HE染色病理切片图像,结合人工智能来评估肿瘤TMB的技术突破。确立了围绕病理科新技术落地需求为主要切入点的市场定位。

成长

行业的成长不言而喻,道路逐渐清晰,虽然还没到明确固定的程度,但是已经有迹可循。元码基因也在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调整和再出发的过程,前方道路越来越明确而清晰。

在过去的一年,元码基因形成了更高效的管理团队和更加务实高效的发展思路,在收入、合作医院数量和质量、发明专利和科研论文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新的增长,同时,团队规模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效率进一步提升。


田埂博士

对我个人而言,最大的成长是从一个科技工作者,向一个产业创业者的身份转变,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行事方式上,个人感觉都得到了成长。当然,距离一个合格的创业者还相去甚远,但是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成长是一生的事情,而在2019年,成长得更快一些。(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我的2019】往期精选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