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期刊 |钙网蛋白与免疫检查点在胰腺癌的相互作用
导读 | 现有的研究表明一些恶性肿瘤的预后与免疫检查点和一些基因表达谱有关。因此免疫检查点和基因表达谱可以用来预测是否某种恶性肿瘤为免疫治疗的适应症。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澄清胰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的临床意义,继而通过分析高通量测序结果为胰腺癌免疫治疗提供更好的策略。 |
2020年4月18日,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梁廷波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 “ Calreticulin couples with immune checkpoints in pancreatic cancer”[6] 。
尽管免疫检查点阻滞被认为是未来癌症免疫治疗的主要机制,但是免疫检查点阻滞是否同样适用于胰腺癌还不十分清楚。为了澄清这个问题,作者分别用GEPIA2,cBioPortal和TISIDB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多个胰腺癌相关的数据库,然后分析了目前所有明确的免疫检查点与预后,基因组和免疫的关系。结果表明免疫检查点很可能不是胰腺癌理想的免疫治疗靶点。作者发现有趣的是钙网蛋白,作为化疗后产生免疫反应癌症细胞死亡的重要中介物,其基因组的改变与胰腺癌免疫检查点相关联。此外,作者发现钙网蛋白在胰腺细胞癌中高表达。钙网蛋白高表达的胰腺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都较高。重要的是作者进一步发现钙网蛋白与胰腺细胞癌的抗肿瘤免疫有关,包括多重免疫效应分子和T细胞标记。总之,对于胰腺癌来说基于钙网蛋白的免疫治疗可能要比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滞的免疫治疗更有效。
总之,作者利用公共的基因表达数据库对胰腺癌基因检查点配体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认为钙网蛋白是胰腺癌更加有效的免疫治疗的靶点。作者根据对胰腺癌肿瘤组织免疫检查点配体表达谱的研究,认为免疫检查点阻滞对胰腺癌来说不是好的治疗策略。尽管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阻滞在胰腺癌患者没有显示出任何显著作用,但是这个结论也有可能存在问题,因为这是仅凭分析基因表达谱得出的。根据基因表达谱结果,作者认为钙网蛋白是胰腺癌更加有效的免疫治疗的靶点。此外,作者建议当人们用公共数据库进行研究时,得出结论要慎重。钙网蛋白和基因检查点的关系十分有趣,需要进一步独立的试验研究来证实。因此,本文提出了十分有新意的假设,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来证实此项结论。
6. Huang X, Tang T, Wang X, Bai X, Liang T. Calreticulin couples with immune checkpoints in pancreatic cancer. Clin Transl Med . 2020;10:36-44.
梁廷波教授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获得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