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发表基于GenoCare测序平台的Phelan-McDermid综合征案例研究成果
导读 | 该研究展示了一项基于真迈生物GenoCare测序平台开展的染色体疾病Phelan-McDermid综合征案例分析,通过单分子测序发现了与该染色体异常相关的新的致病基因。 |
近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与真迈生物在BMC Medical Genomics杂志合作发表了题为“Fraternal twins with Phelan-McDermid syndrome not involving the SHANK3 gene: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的研究论文。研究展示了一项基于真迈生物GenoCare测序平台开展的染色体疾病Phelan-McDermid综合征案例分析,通过单分子测序发现了与该染色体异常相关的新的致病基因。
Phelan-McDermid综合征又名22q13缺失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智力残疾、全面发展延迟、肌张力低下、自闭症谱系障碍、颅面部畸形等,是由于染色体22q13区域缺失而导致的一种染色体缺失综合征。SHANK3基因被认为是与该病最密切相关的致病基因。
为获得更精确的染色体异常情况,本研究采用单分子基因测序平台GenoCare 1600对这两名患者以及他们的父母进行染色体异常的检测,采集外周血后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两名患者具有一个完全相同的缺失位点,是一段6Mb的杂合缺失(图1),而他们的父母在该位点则是正常的,在这6Mb的缺失区域中,包含了45个蛋白编码基因但却不包括SHANK3基因。患者与其父母的CNV结果对比表明这是一个新发突变(de novo mutation)。此外,在其母亲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检测到了一个小的0.6Mb的缺失(图2)。
图1:GenoCare 1600检测结果(双胞胎患儿)
相比于核型分析、CMA等传统检测手段,单分子基因测序平台GenoCare 1600进行分析能获得更精确的检测结果,更快速地发现遗传病相关的致病位点,辅助诊断与治疗。
GenoCare 1600 采用基于全内反射光学原理的单分子荧光测序技术,对碱基的光学信号进行识别,实现边合成边测序,具有准确、易用、快速、经济等优势,支持多个领域的检测应用和数据分析。目前,在生殖遗传和病原快检领域,GenoCare 1600已在多个医院的科研实验室、测序服务公司以及疾控中心获得测序数据,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真迈动态
论文链接:https://bmcmedgenomics.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20-020-00802-0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