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桐树基因发布最唯美的2B3D-MSI 3D炫酷视频
导读 | 国内首个3D完整版2B3D-MSI视频正式面向全国发布,内容丰富画面绚丽,你准备好了吗? |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微卫星不稳定(MSI)这一泛癌种的肿瘤标志物的作用,正在被广泛的关注和挖掘。多项研究证明MSI在肿瘤的诊疗和预后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人类基因组中有许多微卫星,它们是短串联重复序列,由于肿瘤细胞中错配修复系统异常,导致肿瘤中某一微卫星重复单元数量较正常细胞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就叫做微卫星不稳定,简称MSI(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若未发生改变,则为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
简单来说,MSI是错配修复系统缺陷的分子表现,至于为何会发生MSI,皆因MSI的发生与错配修复系统(MMR)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正常细胞中4个主要的MMR系统蛋白(MLH1、MSH2、MSH6、PMS2)能够识别和修复DNA复制中产生的错配。而肿瘤细胞中,MMR蛋白功能异常或缺陷时,无法修复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导致错误累积,最终造成 MSI的现象。
MSI是肿瘤基因检测中除点突变、插入/缺失、融合、拷贝数变异之外的第5种常见的突变类型,属于更加复杂的突变类型,MSI极易造成肿瘤多个信号通路异常,直接导致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MSI-H 肿瘤发生于多个部位,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结直肠、子宫内膜、胃、小肠,同时也发生于其他部位。有关数据统计表明,中国MSI-H肿瘤患者每年新增高达30万例,不仅超过每年乳腺癌(约27.2万)新发病例数,还远远超过前列腺癌(6.0万)、甲状腺癌(9.0万)、卵巢癌(5.2万)等。
好在,微卫星不稳定会在基因组中产生大量的移码突变,并产生大量“移码肽”(Frameshift peptide,FSP),这些移码肽作为新抗原,能形成较高的免疫原性,这也是MSI-H患者对免疫治疗敏感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准确诊断MSI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公认MSI检测的“金标准”为PCR扩增+毛细管电泳法,具备准确性高,普及性强,耗时短等优点。
基于该检测方法,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建议采用“2B3D”NCI Panel进行MSI检测,同时,“2B3D” NCI Panel也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唯一推荐的MSI位点选择,它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最权威的检测标准之一。该Panel包括5个微卫星位点:由两个单核苷酸位点(BAT-25和BAT-26)和三个双核苷酸位点(D5S346,D2S123和D17S250)组成。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位点不稳定,则为MSI-H,若一个位点不稳定,则为微卫星低度不稳定(MSI-L),若五个位点均稳定,则为MSS。
历经多年实践,多中心研究证实,在中国人群中,“2B3D”NCI Panel敏感性高于单核苷酸Panel,且经中国人群荟萃分析显示,“2B3D”NCI Panel被证实较单核苷酸Panel多检出30%的MSI-H患者。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指南(Bethesda指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均已明确推荐选择“2B3D”位点完成MSI检测。
桐树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检测试剂盒(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经过了大量样本验证,性能稳定,检测可靠,至今为止,已经累积了近万例患者的检测数据。可以提供准确的MSI状态用于指导免疫治疗,辅助诊断林奇综合征的筛查,判断预后及预测5-FU化疗疗效。更为可贵的是,该试剂盒已获得国内首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MSI检测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期待能为临床医生制定更为有效的诊疗方案,造福国内30万MSI-H肿瘤患者!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