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会议邀请】 第一届免疫学新进展与新技术研讨会,重磅专家汇聚武汉开讲

首页 » 产业 » 会议 2021-07-09 菲沙基因 赞(8)
分享: 
导读
会议时间:2021年7月10日


近年来,免疫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广泛应用于感染与免疫、自身免疫、肿瘤免疫、炎症与过敏、移植、疫苗或抗体开发等众多研究和应用领域。免疫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人类疾病诊断与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医学免疫学重大挑战性科学问题的不断突破与新型实用免疫技术的不断涌现,必将为后基因组时代、个体化医疗时代的人类健康与疾病救治提供更大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免疫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高通量组学技术对关键性免疫分子进行深入探究,尤其是近几年来三代测序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使得HLA、BCR、TCR等高复杂高多样性的关键免疫分子以及各类免疫细胞亚型的单细胞水平研究变得更加深入,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将极大的促进免疫学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研究以及临床转化应用。
2021年7月10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武汉菲沙基因信息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免疫学新进展与新技术研讨会”将在武汉盛大举行。会议特别邀请了数位免疫学相关研究应用领域的重磅专家做大会报告,交流感染与免疫、自身免疫、疫苗与抗体、肿瘤免疫、免疫学新技术与产品等方向的最新进展。会议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竭诚邀请大家莅临现场参会或线上观看会议直播。
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
2021年7月10日
会议地点
武汉华美达大酒店(武汉市硚口区青年路5号)
会议日程

报告专家

祁  海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学者。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曾获美国免疫学会研究者奖(2018),树兰医学奖(2017),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6),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5)等奖项。祁海长期研究抗体免疫应答调控,其开创性成果包括发现抗体亲和力成熟的细胞间正反馈机制、鉴定了记忆B细胞前体、揭示抗体应答雌雄二态性的细胞学基础、以及定义了第一条调控获得性免疫应答的脑-脾轴神经通路。


邹全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生物制药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先后主持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重大(点)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自然基金课题及重庆市重大攻关项目等15项。发表论文130余篇;主、参编教材和专著6部;曾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4项;申请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1项,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临床试验批文2项、国家卫生部保健食品批文2项。

陈  凌

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聘高层次专家。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疫苗与大分子药物研发。详细分为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包括HIV、呼吸道病毒、抗体研发等几大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Human Vaccines Immunotherapeutics等杂志。获得The Lilly Asian Scientific Excellence Award一等奖,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南粤友谊奖”一等奖等奖项。联合钟南山院士创建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担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13-2017)。新冠疫情发生后,参与了感染者抗体动力学研究、开发新冠抗体诊断试剂盒(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文)等。领导由恩宝生物、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腺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

王恒樑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因工程疫苗和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获科技部和盖茨基金联合颁发青年科学家奖,2016年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主编译专著6部、参编译专著3部,以通讯作者在mBio、Mol Cell Proteomics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论文100多篇。兼任国家国家新药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疫苗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等学术职务。Proteomics、J Proteome Res、BMC genomic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杂志的审稿专家。

张政

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20年)、国家“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2020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7年),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爱思唯尔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病原感染免疫致病机制和免疫治疗策略。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Cell,Nat Med,JAMA,Nat Commun ,Sci Adv,J Clin Invest等发表SCI论文50多篇,H指数55。

张同存

二级教授,博导。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科技部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和国家级人才计划天津市优秀留学归国人员。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武汉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院长。2000年于中科院获得博士学位后,获得美国NRC fellowship award资助,进入美国EPA国家实验室从事肿瘤博士后研究。2005年在美国北卡大学医学院任助理教授。2012年后全职由美国北卡大学医学院回国。2003年获美国EPA科技进步奖。天津市政协委员。主要研究基因调控与人类重大疾病,生物药物开发。发表SCI文章150多篇,主持863,973,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在创建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与美国杜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牛津大学等联合研发肿瘤CAR-T细胞免疫治疗,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等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目前波睿达公司获批一类新药靶向CD30 CAR-T临床I期,候选IND一类新药两个。公司获得国内外专利50余项,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种子培育企业等。

梅  恒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擅长恶性血液病(主要为白血病、MDS、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CAR-T细胞治疗和疑难出凝血疾病(主要为血小板减少、易栓症、DIC)的诊疗。现任中华内科学会青年委员,中华血液学会学组委员,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细胞治疗委员会委员。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6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临床研究论文20余篇,授权靶向治疗发明专利1项,承担CAR-T等国内外临床研究4项。

陈宇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共享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系党支部书记/副系主任。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岗教授,中央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专业,获博士学位;赫尔辛基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冠状病毒等医学病毒复制与致病机制及病毒防治研究,承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专项、科技部“973”、“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科技部病毒与免疫创新团队等项目。解析了SARS冠状病毒RNA甲基转移酶、主蛋白酶、N蛋白等的功能、结构及其作用机制,开发了4种靶向抗冠状病毒抑制剂;系统研究了SARS、MERS及新冠病毒亚基因组特性及其复制转录机制。

应天雷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合成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于复旦大学获得本科及博士学位,曾历任美国NIH国家癌症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客座研究员。现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抗体工程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分会委员,上海市知联会理事,及Immunity & Ageing、Antibodies、微生物与感染等国内外杂志编委。长期从事生物医药领域、抗体工程方向的转化医学研究,从抗体药物的设计、筛选、工程改造,到预临床试验、中试放大等都具有丰富经验。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自然面上、重点项目、科技部863青年、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在Nat Biotechnol、Cell Host Microbe、Nat Commu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一百余篇,申请专利二十余项,获美国联邦政府技术转让奖,盖茨基金会大挑战青年科学家奖,转化医学奖,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青年五四奖章等。

彭贵青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万人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优青获得者。2001年获得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武汉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2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8月入职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主要从事动物冠状病毒入侵、复制及其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并基于此创制新型药物和疫苗。阐明了冠状病毒以糖作为受体或辅助受体的分子机制,揭示了alpha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介导病毒入侵的新机制;为动物冠状病毒疫苗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Journal of Vir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54余篇。

戴方平

获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任上海健康医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纳米生物工程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南通)研究生导师,江苏中方基因首席科学家,武汉菲沙基因医学顾问。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加了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建设项目。获海门“东洲英才”计划及人类疾病基因组测序分析的专项支持,分析肿瘤新生抗原等。建立单细胞三代测序的自动化分析系统,及执行国家科技部的研究项目,团队有软件著作权及专利。在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Cancer Res(癌症研究)等国际生物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27篇。

杨坤禹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科主任、肿瘤病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鼻咽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放疗专家委员会常委、湖北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和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临床工作中,紧密追随欧美学术前沿,擅长头颈部肿瘤和肺癌的临床诊疗工作,与我院头颈外科和胸部外科专家、影像专家和病理专家建立了密切合作,形成多学科合作团队,合理安排肿瘤患者综合治疗。结合自己的临床工作开展学术研究,在放射性肺炎和鼻咽癌放射敏感性方面开展了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已获得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889万元)1项、湖北省重大研发计划项目1项(2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另获得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湖北省自然基金、吴阶平基金会肿瘤研究基金、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基金和协和医院等研究基金多项。以并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 Oncology》、《Science Advances》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另参加编写专业书籍3部担任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英文版《肿瘤学Oncology》副主编。2015年当选为武汉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 2019年“协和医院10佳医务工作者”,2020年获评“湖北省优秀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师德楷模”、湖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湖北医德楷模”等荣誉称号。

刘超红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副主任,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年于武汉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获硕士学位。2013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获博士学位。2013以研究助理加入到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迟洪波实验室,主要研究T细胞中的mTOR信号。现在主要研究领域是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包括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疾病和白血病。研究方向包括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和白血病中B细胞、iNK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功能紊乱的分子机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20篇SCI文章,共同作者累积31篇文章。其工作在Immunity、 Blood、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Science Advances、PLos Biology、 Leukemi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Cell report 和Journal of Immunology等杂志发表。任中国生理学会血液分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学分会副秘书长,湖北省生物免疫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副主委,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 杂志Associate editor和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编辑。担任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Experimental Hemat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和Clinical Immunology等杂志审稿人。

王晓杰

温州医科大学教授,科技处副处长。北京大学博士后,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英国布莱顿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浙江省自然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黑龙江省自然基金审评专家。浙江省化妆品审评专家,浙江省151人才, 温州市551人才。中国生物技术协会理事,药学产学研国际联盟副秘书长,浙江省药监局专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6)1项,浙江省科发明二等奖(2015)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1项,温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1项,温州市首届创新创业比赛一等奖(2016)。2021年4月27日,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黄亮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为淋巴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治疗。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Blood、Cell Research、Blood Cancer Journal 等期刊发表近十余篇SCI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和科技部863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

钟继新

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助理教授(2015-2019)。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学分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理事,湖北省免疫学会理事。“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 第一层次、武汉市“黄鹤英才”, Frontiers in Immunology(国际免疫学会官方期刊)编委、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编委。主要从事免疫调控方向研究,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Diabetes Care、Diabetes、Circulation Research、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The Lancet Rheumat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3项、中央组织部项目1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项目3项,美国心脏协会项目3项、美国糖尿病协会基金资助1项、美国免疫学会项目1项。曾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事业发展奖、美国免疫学家协会免疫学事业奖、埃尔塞维尔出版社杰出审稿贡献奖、美国心脏协会独立青年科学家奖等10余项奖励。

报名参会
(1)线下参会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后凭注册信息免费到场参会(限额100人)。

(2)线上观看直播: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后观看大会直播。

会议联系人
(1)余凯敏:18995620289;
邮箱:yukaimin@frasergen.com;

(2)杨义婷:13554373323;
邮箱:yangyiting@frasergen.com;
(3)咨询电话:027-87224696;
会议主办单位

会议承办单位

会议赞助单位

媒体支持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