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访丹纳赫诊断平台首席医学官汤一苇:胸怀开放的心态,拥抱分子诊断新技术!
导读 |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
丹纳赫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的科学和技术创新型世界500强集团,旗下诊断平台包括贝克曼库尔特、雷度、麦默通、徕卡、赛沛等知名企业。
近日,转化医学网有幸采访到丹纳赫诊断平台/赛沛中国首席医学官汤一苇博士。他分享了对分子诊断新技术的看法,分子POCT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丹纳赫集团诊断平台如何推进本土化进程,来进一步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以下是采访内容。
转化医学网:汤总,您好,请您介绍下自己的背景和经历。
汤一苇:我叫汤一苇,在此之前实际上我是在美国做临床微生物工作,差不多有将近30年的时间,先后在美国的范德堡大学,还有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以及在美国的斯隆凯特琳肿瘤中心工作。
转化医学网: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快速发展,分子诊断已成为体外诊断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作为分子诊断的专家,您是如何看待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请您分享下您的体会和感受?
汤一苇:我觉得新的方法和技术对我们的学科发展非常重要。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有两个想法,第一点就是一定要欢迎它,要有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像我们以前做一些临床检验工作的,我们可能有些培养的方法,当然培养方法还是金标准,我们可能就会有些失落的感觉,就觉得新的技术来了,可能会抢我们的饭碗,甚至可能会让我们的一些过去的一些比较传统的一些东西可能就受到一些挑战,所以我们有一些同仁就可能不能够很跟上这样的时代的发展,甚至会进行抵触,这样的话,对整个学科的发展也不是很有利,对自己对学术生涯的发展也是很不好的一件事情。
我们现在任何一个新的技术,它的发展一定要紧密的和临床结合,如果你的技术非常好,但是临床上没有应用空间的话,或者临床应用空间不是很准确的时候,这时大家一定要小心,不要把就是说这个技术来了以后,我们就把它捧上天,然后大家都去盲目的去追求,这样实际上投资人也浪费了很多钱,对技术本身也不合适。
我觉得最近这些例子实际上已经很多了,比如像我们现在的二代测序技术、宏基因组技术,我们在中国的应用,这个领域要比在欧美要快得多。所以有些时候就已经脱离临床,开始临床医生和我们的这些公司们直接在接触,这种实际上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因为这种技术的滥用,以后会严重阻碍我们这个学科的发展。
我再小结一下:第一点,我们要拥抱我们的新的技术。第二点,一定要紧密的联合应用临床,使我们的技术不会走弯路,或者说能够得到一个正确的应用。
转化医学网:现场实时病原微生物感染诊断和监控在快速判断感染原因、有效控制疾病扩散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请您分享下,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的挑战有哪些?
汤一苇:对我个人觉得挑战就是我们国家的政策,还有我们的监管的这部分的工作。那么刚才你提到的我们的快速检测技术,这个技术的特色就是快。以我们赛沛的技术来说,它就是一个简单,简单到加样一两分钟就搞定了,第二个就是快速,一般我们30分钟左右这个机器就完成,第三点就是它的灵敏度、特异性都很高,最后一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安全,就是他不需要用三四个房间做PCR等,或者说用一些生物安全柜,它可以很快的,由采样人或者是被采样人,他自己把标本加到我们试剂盒里,他就可以做了。
但是四个特点,在目前为止在没有我们国家还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所以我们的仍然是要求这样一个好的东西,它还是需要我们有四个房间的实验室的这样的条件,还需要我们有生命安全柜,还需要我们的技师来做这件事情。我非常希望我们国家在行业发展、技术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监管的这些方面能跟上,这样的话能够更快的、更好的促进我们行业的发展。
转化医学网:赛沛作为丹纳赫旗下聚焦分子POCT的典型代表,也是分子POCT的龙头企业,在本土化生产,服务客户方面,有哪些规划?
汤一苇:赛沛这个技术是很好,刚才也给大家简单的说了八个字,如果这八个字能放在一块的话,就简单、快速、准确、安全的话,那么我们不敢说每一个我们都是最好的,但是这四个放在一块,那我们是唯一的一个分子诊断的技术。我们的产品,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贵,贵当然有贵的原因,但是我们也希望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能够把价格降下来。
所以我们确实有这么几个措施,第一个就是我们的本土化,我们现在加快我们的丹纳赫本土化进程,我们在过去的两年以内,我们建立了丹纳赫的中国的诊断的平台,我也负责诊断平台的医学事务工作。这个平台下面包括几家比较大的,像贝克曼、雷度、麦默通、徕卡,还有我们的赛沛,这几家大的公司在一起,我们一起来做本土化的工作。
那么这本土化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我们预计在未来的十年里面,每年我们用1亿美元的这样一个投资,我们已经在苏州办厂,办了厂以后呢,我们就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自己生产产品,这样的话我们价格的话,我们不敢说有一个对数级的下降,但是我们可以保证,我们在产品出来一刹那,就可以降低30%的成本,因为你可以想象这样我们就没有物流的问题,我们也没有关税的问题。
第二个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呢,就是我刚才讲的我们的一个所谓的去中心化,所以将来我们的机器会越来越小,试剂盒会越来越简单,这样的话我们的产品就会用到大量国内的一些县级医院。所以我们的产品本身,我们可能不会价格降得很厉害,但是我们会避免我们的这些病人,比如说,如果他需要从新疆要到上海来治病,他就可以在新疆那个地方把诊断搞清楚,这些结果很多时候他都可以通过联网的这种情境,所以这种病人他可能就不需要到上海来看病,或者说是在这解决完了以后呢,如果需要开刀,那么他再回到我们上海来开刀做些手术,做一些新的治疗的方案,所以我觉得这是第二点,就是我们的去中心化的方法,我们不能直接的去降低我们的产品的价格,但是我们可以给我们的病人,他的未来诊疗这方面的过程大大的降低成本。
第三点我们叫信息化,我们的结果一旦出来以后,他就会在实时的情况下连通到我们的医疗部门,比如说我们的医生,或者甚至是我们的监控系统吧,就像CDC或者说我们其他一些情况,这样可以使得我们的结果控制更加准确一点。
所以我觉得要您刚才问这个问题了,我们就解答了最好方法就是我们丹纳赫和整个集团的未来的十年的这么一个战略的就是:1、本土化;2、去中心化;3、信息化,再来做这件事情。
转化医学网:此次新冠疫情下,分子POCT设备充分发挥了其快速、便利等特点,工作中您有没有遇到印象深刻的案例?
汤一苇:我们和海南省三亚地区的解放军医院的301医院,我们一起合作。当时一年前的时候,那时候国家到处都是疫情,当时就在想,我们怎样能保证一个比较安全的这么一个绿土,当时就是海南作为我们全国的最后一道防线来做的。
当时我们就用我们这个产品在海南的机场进行混样的筛查。每一个飞机到了以后,这大概100多个人,每30个人的鼻咽拭子就给它混在一块,所以总共我们大概就检5-6个标本。然后大多数是阴性了,阴性的话我们就把他放出去了;如果是阳性呢,我们再把是哪一位再把他检测出来。大多数这些旅行者,他只是在半小时以内或者说不到一小时时间,他就离开了机场。
我们非常地欣慰的是,用了我们这种技术,海南的输入型的病例是有,但是没有导致传播。
另外一个就是临床治疗上,我们也有一个产品,可以把碳青霉耐药的基因,在30分钟里面,可以直接从临床标本里面把它检测出来,然后根据酶的种类进行不同的治疗。在我们目前的最好条件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培养这个病原体,然后再判断这个病原体有没有耐药性,然后培养有耐药性以后,是哪一种酶引起的耐药性。这个整个时间最快,现在在中国需要4-6天的时间,那我们只是在一个小时以内就把它搞定了。我们最近有一个是来自于武汉的碳青霉耐药的病人,他可能就在几小时以内就会死亡,结果这个病人来了以后,我们用了这种方法做了以后,病人就挽救了生命,是在一小时以内确定使用正确的抗生素。
我觉得还可以应用的场景,这个我还没有资料,这个我们美国的资料很多,我们希望将来也有中国的资料。病人他在入院一刹那的时候,对那些比较严重的,医源性传播的病原体,我们可以在他入院一刹那,就检查他有没有这种病原体的携带,如果他有的话,我们就把这些所有携带病原体的人放在同一个病房里面,然后没有携带的人放在另外一个病房里面,这样的病人和病人之间就不会产生病原性的传播,这个在美国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也希望能够在中国得到比较好的应用。
转化医学网:后疫情时代,分子POCT在哪些场景中,会有更多的应用?
汤一苇:谢谢你提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有三点,第一点是我们的常规的医疗的治疗,刚才我们也提到了,这样病人他不需要是跑得很远,可以很快的得到一个快速诊断的机会。
第二点,很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讲的一些检测,前段美国的NBA,它一直在比赛,大家觉得为什么没有观众,但是比赛场上仍然在比赛,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他所有的运动员在参加比赛之前,就是半小时给他检测一下,混在在一起看看有没有,如果阳性的不好意思就要取消了,阴性的继续比赛。所以这个是我们未来在大型的活动中,比如说我们像大型会议,这种情况它会起到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比如包括我们的机场,还有我们的海关等等这种情况,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个人觉得在控制病原体在医院内传播的可能性很重要,因为有一种病人,他可能到医院看病,不是因为这个病原体的感染,他可能因为肿瘤,但它会带有这个病原体在体内,他到了医院以后他自己是健康的,但他会把这个病原体传给那些免疫低下的病人,所以我们如果能早期知道谁是什么样的状态,就可以完全切断这个病原体在医院的传播,大概我觉得它的应用场景是这么三点。(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嘉宾简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学士、流行病学硕士、美国范德堡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博士、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美国传染病协会会士、美国微生物学会新冠病毒资料馆馆员。《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共同主编、《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和《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副主编。
现任丹纳赫诊断平台/赛沛中国首席医学官、 海外华人微生物学会主席、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分子诊断专家组委员。曾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访问学者、梅约医学中心住院医师、范德堡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和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医疗器械咨询委员会委员。发表相关科研论文、综述和专著逾300篇。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