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精准医学破译生命奥秘
导读 | 用聪明的分子,将癌细胞准确识别出来,进而精准用药治疗,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为攻克癌症设定的目标。在谭蔚泓院士成为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后,医学科研与临床的相融合,让这位蜚声国际的中国科学家有了更强的使命感,他不遗余力地奔走在推动癌症早防早治的路上,并持续用科学的力量去推动目标实现。 |
01
谭蔚泓院士认为当下居民对癌症的误区不少,其中有三个误区需要再三强调。第一,癌症不是传染病;第二,得了癌症,也不要害怕,癌症是一个慢性病;第三,很多癌症都是可以治愈的。谭蔚泓院士连用两个“不要害怕”,以正视听,这也是中国肿瘤学大会如此看重肿瘤科普的原因所在。在日常工作中,他看到过许多谈癌色变的普通面孔,更深知癌症早防早治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效率至上的科学家,谭蔚泓首次提出了核酸适体-细胞筛选方法,为核酸适体的生物医学应用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和技术基础;首次制备了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为靶向药物的研发打开了新的途径。在他看来,攻克癌症刻不容缓,肿瘤科普也是如此。
在今年的中国肿瘤学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谭蔚泓向全国媒体介绍了中国肿瘤学科普大会的活动情况,即活动以四个‘全’为目标——全种类、全覆盖、全时段、全流程。这不是四个方面的简单叠加,而是强调层层推进,构建起多维度的肿瘤科普宣传深度和广度,让肿瘤防与治的健康干货便捷可及。”
谭蔚泓说。“以往我们总是聚焦在癌症应该如何诊断、治疗上面,这是病人得癌以后的诊疗措施,这些研究很重要,但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我们必须提高民众防癌意识。”
普通人抗癌防癌要抓住的两个点
02
“癌症之所以难治,这与癌细胞有关。”谭蔚泓说,“传统癌症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和放疗这三种,一个癌症病人让他接受相关治疗,的确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控制癌症进展,早期癌症甚至有较大几率得到根治。但癌症细胞也很狡猾,会产生应对药物的方法,药物分子无法分清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人体还会产生耐药性。”
“另一方面,医生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但由于癌细胞很小,带有癌变的分子就更小,一旦形成肿瘤后,与肿瘤紧密相关的生长因子,早就转移到其他部位,促使这些部位产生新的肿瘤细胞,这也是癌症难治的另一个原因。”
普通人如何防治?谭蔚泓说了两点:“第一是体检。体检是根据生化检测或者人体基本功能检测,对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第二是癌症筛查,特别是某种肿瘤的高危人群,有家族遗传史、有高危因素的民众。”
“癌症筛查主要根据不同的癌种,采用不同的专业手段,如上消化道癌的精准早筛需要通过胃镜来实现,肺癌的早筛可借助低剂量螺旋CT来实现,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则通过结肠镜来实现。”谭蔚泓以浙江省结直肠筛查为例,该项目在两年中筛查450多万人,查出结直肠癌3000多例,还有3.1万多例进展期腺瘤。
即便工作再忙,谭蔚泓依旧热爱运动。他认为建议个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以预防癌症,这也是普通人防癌的另一种手段,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心情舒畅,都可以有效预防癌症发生。
从识别到治疗的“精准”探索
03
人体内,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混合着,传统癌症治疗方法,药物进入体内,会有杀癌一千,自伤八百的情况,的确能治好一部分癌症患者,但其他癌症患者怎么办?有没有更精准的治疗方法?谭蔚泓决定寻找一种“聪明”分子,既能杀死癌细胞,又不误伤正常细胞。这种聪明分子就是核酸适体。
核酸适体可在实验室进行筛选、合成、修饰。可以用核酸适体,更灵敏地检测血液样本里的癌细胞。基于此,谭蔚泓提出了系列核酸化学和生物医学应用的新原理和新方法,首次提出了核酸适体-细胞筛选方法,而后,他将核酸适体从基础研究推向应用研究,“纳米火车”横空出世。
纳米火车的“火车头”由核酸适体构成,可与某种特定癌细胞的膜蛋白结合,为给药系统提供“方向”和“动力”。通过分子自组装形成的“车厢”,装载了抗癌药物分子或其他生物试剂。“纳米火车”可精准地将药物输送至癌变区域,避免对正常细胞的“误伤”,缩短病人的治疗周期,还能降低毒副作用。
谭蔚泓告诉记者,目前与核酸适体相关的三个药物已经做完了安全评价,已在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同时,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医学所和浙江省肿瘤医院无缝对接,全面融合发展,在推动肿瘤的发生、发展的机理认识、早期诊断、靶向治疗等领域,都有了实质性进展。(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s://hznews.hangzhou.com.cn/kejiao/content/2022-08/18/content_8332211_0.htm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