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一种表征肺癌转移中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多组学方法

首页 » 研究 » 组学 2022-10-13 Marketing NanoporeTechnologies 赞(35)
分享: 
导读
使用 Pore-C 的全长转录组学、靶向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分析,可评估从上皮细胞到间充质的细胞表型转化状态。
使用 Pore-C 的全长转录组学、靶向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分析,可评估从上皮细胞到间充质的细胞表型转化状态。
联系方式:publications@nanoporetech.com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anoporetech.net 和 publications.nanoporetech.com


图1 研究转移性癌症 EMT 过程中的复杂细胞形态变化


转移性癌症中的 EMT 涉及细胞形态的广泛变化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EMT) 是一种复杂的细胞过程,癌细胞在该过程中失去顶端-基底极性和细胞间粘附性(两者为上皮细胞的特征),并获得间充质细胞的特性(图 1a)。获得全新活动能力的间充质细胞能从原发肿瘤部位迁移,通过循环血液扩散到继发部位(图 1b)。这一过程称为转移。一旦细胞到达继发部位,该转化过程将发生逆转,间充质细胞会恢复为上皮细胞。转移的细胞开始繁殖,最终形成另一个肿瘤。已知在 EMT 过程中会发生许多表观遗传、转录组学和基因组变化。


图2 使用 TGF-β 处理人肺癌细胞诱导 EMT


对 EMT 诱导后的细胞进行基于 DNA 和 RNA 的全面研究

我们在 T75 培养瓶中培养人 HCC827 肺腺癌细胞,并用转化生长因子 β (TGF-β) 诱导这些细胞发生 EMT。间充质表型在几天内完全发展出来,其特征为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发生物理变化。转化后,我们采集了细胞并提取 DNA 或 RNA(图 2)。然后,我们按照多种实验方法制备了不同类型的文库,包括全基因组、转录组学和 Pore-C。我们生成了多个数据集并进行了多组学分析,以尽可能完整地了解 EMT 过程。


图3 差异性表达、异构体和染色质分析显示标志基因的变化


通过表达、异构体和染色质分析揭示了 EMT 标志基因的变化

我们使用 DESeq2 对对照组和处理组烧瓶中的基因进行了差异表达分析,以识别间充质细胞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包括波形蛋白 (VIM)、E-钙粘着蛋白 (CDH1)、N-钙粘着蛋白 (CDH2) 和锌指 E-box结合同源异型盒 2 (ZEB2)(图 3a)。我们使用 Pore-C 观察到 CDH2 的差异性染色质环结构(图3b),表明在钙粘着蛋白转换期间发生了染色质重组。我们的差异转录本使用分析显示,处理组样本中 CD44 的一个特定异构体出现上调,但如果观察所有异构体,会发现 CD44 没有差异表达(图 3c 和 3d)。CD44 是一种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已知有与肿瘤转移相关的选择性剪接转录本。



图4 自适应采样显示 EMT 位点的靶向甲基化变化


使用自适应采样发现 EMT 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变化

我们使用定制的甲基化靶向组合进行自适应采样,来研究差异表达基因所对应基因组位点处的甲基化差异。我们在每个基因的上游和下游各添加了一个 10 kb 缓冲区,以包含启动子和附近的调控区。靶向区域用横跨图谱的蓝色条带表示(图 4a)。我们使用 DSS 和 bsseq,识别了 6 天后(染色体左侧的紫色三角形)或 16 天后(右侧的橙色三角形)对照组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甲基化区域。6 天后发现了 53 个差异性甲基化位点,16 天后发现了 127 个差异性甲基化区域。在处理期间,6 号染色体上一个组蛋白簇的甲基化发生了上调(图 4b)。


评论:
评 论
共有 5 条评论
  • DNA
  • 游客
  • 游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