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是真正实现医学技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浙大二院沈华浩教授谈转化医学
导读 | 临床医生负责一线挖掘痛点,科学家负责研究探索——两者各司其责,身处不同战场却能紧密联络、思维碰撞,把临床问题细化升级为科研课题,继而经过研究正向反馈,达到持续为临床服务的共同目标。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沈华浩表明:目前,团队以临床疑难杂症、转化医学和医工结合研究为突破口,力求打造“医药研究-临床应用-产业化”一体化、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最大程度扩大辐射能力,提升国际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哮喘
沈华浩教授称说:“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从病人的全程管理出发,能极大地推动临床新诊疗方案的应用、新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开发、新药研发等高质量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成果。”
2013年,沈华浩教授团队首次在国际上报道了以反复胸闷为唯一症状,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气流受限的变异性和可逆性的哮喘,命名为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CTVA),并提出了相应诊断标准。这一“新病种”的发现被写入了教科书,并纳入了《中国哮喘防治指南》在内的多个指南,达成专家共识。
从临床发现问题到提出新概念和诊断标准,再到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的询证医学证据,团队将哮喘防控推向新台阶,自此,这类具有胸闷症状的哮喘病人得到了及时诊治。
2016年,浙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雯教授大胆提出前三个月翻倍剂量治疗的想法,并着手进行单中心的预实验。好消息传来——实验验证了临床观察:使用翻倍剂量治疗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也随之降低。
今年8 月,应颂敏、沈华浩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登上《Cell Discovery》期刊: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CCAR-T 细胞能够有效靶向嗜酸性粒细胞并持续降低其在小鼠慢性气道炎症模型中的水平。该研究创新地揭示了CCAR-T细胞在体内外对嗜酸性粒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以及对过敏性气道炎症的保护作用,为过敏性哮喘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潜在新策略。
肺癌
面对患者的肺癌状况,李雯教授团队一方面给予周支持治疗,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可能有效的替代方案。随后,该团队开展了恩沙替尼对“MET 14 外显子跳跃突变”的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物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并可能对脑转移有效。
今年4 月,这项研究初步成果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中发布。目前,李雯教授团队牵头开展了评价该药物在MET14 外显子跳跃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全国多中心的II 期临床研究。
李雯教授表示,在遵循临床指南规范的基础上,大胆合理地创新,不断探索优化的治疗方案,最终会让更多疑难病症患者受益,推动医学进步。
慢阻肺自免疫机制
陈志华教授带领团队率先构建了全球首创的慢阻肺动物模型,2016年起,通过模拟慢阻肺的发病症状,探索其自免疫机制,给临床防治带来更多可能的干预。
这个慢阻肺模型具有快速、简单、有效等优势,不仅能验证药物对炎症反应抑制的有效性,助力小分子药物、生物制剂等研发,还将助力探索更多分子、细胞调控等机制的研究。据了解,该慢阻肺模型的研究论文在2020年已登上欧洲呼吸杂志,并得到国内呼吸领域的广泛认可和推广。(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