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发两篇!中南大学容鹏飞、王维团队在肝癌精准诊疗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导读 | 全球近一半的肝癌发生在中国,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进展到晚期,其中近一半属于难治性肝癌,根治困难,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极差。目前肝癌治疗方案主要根据临床分期制定,尚缺乏基于肿瘤分子分型的精准诊疗体系。 |
近期,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容鹏飞、王维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Radiology》发表题为“CT Radiomics to Predict Macrotrabecular-Massive Subtype and Immune Statu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CT放射组学模型准确预测肝癌病理分型(即富粗梁型肝癌亚型),并证实肝癌病理分型也与体液免疫缺陷有关。这是继2021年团队发表有关肝癌血管新生激活表型影像标志物及预后特征的研究后,在肝癌精准诊疗方向的又一次突破性进展。
https://pubs.rsna.org/doi/10.1148/radiol.221291
https://pubs.rsna.org/doi/10.1148/radiol.2021203614
最新研究
尽管几十年来肝细胞癌(HCC)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总体临床结局仍然很差,特别是在晚期疾病患者当中。肝癌管理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基于组织学或分子分类的治疗方案,而肝癌在基因组、分子和组织学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
富粗梁(MTM)亚型是一种形态学HCC变异,与血管生成和根治性治疗后的不良预后相关,有望使用影像组学方法进行无创鉴定。研究人员希望构建基于术前CT研究的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预测MTM亚型,并通过分析批量和单细胞RNA测序数据来研究潜在的免疫浸润模式。
在用于影像组学建模的365名患者(平均年龄,55岁±10岁[SD];319名男性)中,122名(33%)被确认患有MTM亚型。影像组学模型包括11个放射学特征,在预测MTM亚型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训练集、内部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4、0.80和0.74。相对于结局队列中中值的低影像组学模型评分与PFS独立相关(风险比,0.4;95%CI:0.2,0.8;P = .01)。影像组学模型与涉及B细胞浸润和免疫球蛋白合成的体液免疫失调有关。
总之,该研究初步证实肝癌病理分型作为介入联合靶向治疗敏感性标志物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挖掘肝癌病理分型的潜在肿瘤微环境免疫特征,证实肝癌病理分型主要与B细胞浸润的体液免疫功能失调相关。该研究是在时空分子影像框架下对传统影像组学研究的一次方法学创新,为推动基于病理分型的肝癌精准诊疗模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学意义。
先前研究
肝细胞癌中的MTM亚型和包裹肿瘤簇的血管 (VETC) 模式代表两种与不良预后相关的侵袭性形式。两种亚型的治疗前特征可能有助于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该团队研究证明了高血清α胎蛋白水平、肿瘤内坏死和CT肿瘤内出血是MTM亚型的独立预测因子,而CT处肿瘤大小和肿瘤内坏死是VETC模式的独立预测因子。研究人员进一步开发并验证了一个评分系统,该系统结合了这些特征,以便在手术前对两种亚型进行无创预测。评分系统成为手术切除后早期肿瘤复发的独立术前预测指标,为医疗决策支持提供了重要信息。(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s://news.csu.edu.cn/info/1004/154757.htm
https://pubs.rsna.org/doi/10.1148/radiol.221291
https://pubs.rsna.org/doi/10.1148/radiol.2021203614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