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32岁博导,36岁“求是奖”,这位“开挂”医生立志做临床科学家

首页 » 产业 » 行业 2023-05-26 转化医学网 赞(3)
分享: 
导读
苏士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长江青年学者,中山大学乳腺癌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中山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副主任、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学生的浪漫

 01 

医生负责的是拯救生命的事情,这是苏士成对医生最初的印象,消除病人痛苦的学医初心,是苏士成眼里的“浪漫”。

这份浪漫驱使他坚定走上漫漫学医路,然而,浪漫主义总会与现实狭路相逢,进入中山医学院后,繁重的课业与激烈的竞争一度让苏士成对自己的选择充满怀疑。本科阶段,医学院的不少课程都是双语教学。本就复杂的教学内容与纷繁陌生的医学术语,在语言的隔阂作用下难度陡增。繁重课业,“九科连考”,激烈竞争,苏士成愈挫愈勇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成长的养分,收获了能力、自信和从容。

紧抓科技前沿,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02 

苏士成大三时加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的团队,宋尔卫院士对临床价值的重视,急病人之所急的态度,影响了苏士成的职业选择。

苏士成提到,宋尔卫院长反复和学生强调,一个医学研究如果没有临床价值就没有生命力,医生做研究必须从回答病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他选择的方向是防止乳腺癌复发转移,也就是与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作斗争。

他介绍,在乳腺癌的疗法中,肿瘤免疫治疗有着较为稳定的治疗效果,副作用也更小。肿瘤免疫治疗获得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肿瘤治疗之一。虽然获得了突破性的飞跃,但仍有许多瓶颈问题。

苏士成说,“我从事的乳腺癌既往认为‘免疫冷’肿瘤,不适合肿瘤免疫治疗。另一个是缺乏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例如即使PD-L1不表达部分患者抗PD-L1也能获益,这种特点使精准找出适合做免疫治疗的病人非常困难。既往研究的临床标本大多是未经治疗的,有什么特殊策略能够找出免疫治疗新靶点呢?我利用单细胞测序等新技术,动态描绘治疗前后患者肿瘤免疫细胞发生的真实变化,找出一系列新型免疫治疗靶点和标志物。例如,我发表在Cell杂志的成果发现三级淋巴组织中B细胞是预测免疫治疗效果最佳的标志物之一”。

时间的吝啬者,坚持“三个面向”

 03 

苏士成医生介绍道:“我们现在的研究,要强调‘三个面向’”。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作为研究者,苏士成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用自己有限的时间,践行“三个面向”。可以说,这一让苏士成“真心喜欢”的事业,使他成为了“时间的吝啬者”。每日睡6小时、减少无谓社交、在上台手术前都还捧着笔记本电脑,利用这短暂而又宝贵的休息时间阅读文献。

转眼间,苏士成从医已近十年,但从他的工作状态看来,他对医学的热爱只增不减。他真心享受自己作为医生的生活:“我只是对我所做的事情都很感兴趣,对做手术很感兴趣,对科研很感兴趣,对教学很感兴趣,对带学生很感兴趣。”(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www.gzsys.org.cn/node/14903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评论:
评 论
共有 2 条评论
  • 游客
  •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