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福利!专家云集,中药研究热点、发文思路尽在创新中药研究高峰论坛
导读 | 大会当天将开放100个单味中药免费鉴定计划;还可享受鹿明创新中药研究平台6大产品服务的8折优惠! |
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布局、新目标对中医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入了解中药新药研发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遇。由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鹿明生物—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主办的“质谱组学驱动的创新中药研究高峰论坛暨鹿明中药研究平台 LUOMICSTM CM 新品发布会”将于2023年6月19日以现场结合线上的形式召开。
本次论坛将邀请中医药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以及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围绕“中药科学与产业研究”的主题,共谋中医药行业发展。
超划算 提前剧透
大会当天将开放100个单味中药免费鉴定计划;发布会当天到场人员,还可享受鹿明创新中药研究平台6大产品服务的8折优惠!
【有意者请联系谭老师: 18621336286(微信同号)】
主办单位
指导单位: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鹿明生物—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
会议时间
2023年6月19日(周一) 09:00-18:00
会议地址
上海白金汉爵大酒店(闵行区沪闵路1577号)
会议日程
部分报名专家简介
王喜军,药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首席专家,国家规划教材主编。现任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经典名方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 中医药管理战略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 专业委员会会长、黑龙江省药学会理事长等职。曾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为 2021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轮表决人选。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主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10 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 等奖 1 项;获国际发明专利 4 件,国家发明专利 22 件,软件著作权 8 个;出版 专著 17 部,发表论文 37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288 篇,被 Nature 等总引用 19760 余次,H 指数 62;获岐黄学者、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全国优秀教师、全国 优秀科技工作者、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 药学奖、首届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以及建国 70 周年纪念奖章等国家级荣誉 10 余项。
果德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药典中药材与饮片第三专委会主任委员、美国药典东亚专家委员会主席和欧洲药典委员等职;任World J Trad Chin Med,Phytochemistry等18个国际杂志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主要从事中药分析与质量标准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美国植物药委员会Norman Farnsworth卓越研究奖、美国生药学会Varo Tyler奖、香港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中国标准突出贡献奖、世界中联中医药国际贡献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等国内外个人奖项。发表SCI论文570余篇,总IF2450+, 被SCI引用17,000余次,H指数60。
李川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药药代研究和小分子化药药代研究;创建中药“多成分”和“多药”药代动力学方法,解决围绕复杂中药开展药代研究的难题。提出“中药药代标识物”和“药代和谐”等概念。率先建成中药药代技术平台,填补血必净注射液等 中药制剂大品种药代研究空白, 担任Acta Pharm Sin B、Acta Pharmacol Sin、Drug Metab Dispos、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药物评价研究等杂志编委、
范骁辉 教授 浙江大学
国家杰青/优青获得者,专注于内/外源物代谢调控对疾病及合现任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主任,兼任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中药系统生物学研究。先后主持“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澳大利亚NHMRC ideas grant等课题2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发表SCI论文10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40 余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 项(排名3/15和5/15)。担任《中国药典(英文版)》以及多本SCI期刊副主编/编委,Science等期刊审稿人。兼任国际MAQC学会候任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
毕惠嫦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
毕惠嫦教授,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广东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主任。专注于内/外源物代谢调控对疾病及合理用药影响的研究。主持国家各级课题20多项。已发表中英科研论文130多篇,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Hepatology, Cell Death Differ, Acta Pharm Sin B, Brit J Pharmacol等发表SCI论文90多篇。主编并出版专著5部,参编7部。目前担任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候任理事长等学术兼职。担任5本SCI期刊编委。毕惠嫦博士获2014年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优秀药理学者奖、2018年国际代谢学会(ISSX)亚太青年学者奖(2018 ISSX Asia Pacific New Investigator Award)、2021年美国药理与实验治疗学会(ASPET)Richard Okita Early Career Award in 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
张磊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学教研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国家首届“青年岐黄学者”、“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学科拔尖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浦江人才”、“青年科技启明星”、“巴渝学者”讲座教授。兼任全军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常委/秘书,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与植物药专委会副主委,世中联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Medicinal Plant Biology副主编,《药学学报》、《中草药》、APSB、CJNM等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主要从事“中药资源保障与质量提升”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在 Nat Chem. Biol、Nat Commun、Trends Plant Sci、PNAS、Mol Plant、Sci Bull、New Phytol、Plant Biotechnol J、APSB、JIPB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获9项专利授权。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
王毅 副院长 浙江大学药学院
浙江大学药学院副院长、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副主任,先后在美国 FDA、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访问研究,兼任教育部药学类教指 委制药工程专业分委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 10 余项,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 Nat Commun.、Adv. Sci.、Anal. Chem.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80 余篇,作为主要完 成人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5 项,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与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 金资助,入选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浙江省 151 人才工程及中华中医 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
张俊华院长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研究院
天津市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药监局中医药循证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理分会秘书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从事中医药循证评价方法学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4部,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青年岐黄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
谭立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谭立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课题组长及博士生导师。于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并于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马大为院士);2010-201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Prof. Nathanael Gray);于2016年6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担任研究员;2018年分别入选国家和上海市高层次人才计划。谭立博士在过去十年中从事药物化学生物学研究,首创了多个新型激酶抑制剂,在PNAS、Cancer Res.、Cell Chem. Biol.、J Med.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作为发明人申请专利逾15项,担任J Med. Chem.等期刊审稿人。当前,谭立课题组致力于对癌症或神经退行性疾病背景下异常的蛋白质稳态进行化学干预,针对E3泛素连接酶和去泛素化酶等潜在治疗靶点研制首创型调控剂,并基于新型共价反应官能团和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研制新型的共价抑制剂。作为主持或骨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重点项目和中科院先导专项等多项研究项目。
吴彩胜 教授 厦门大学药学院
吴彩胜,博士,PI,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厦门大学药学院教授,药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有:药物复杂体系体内分析、中药体内ADME全过程研究、常用中草药及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生物标志物探寻研究等。主持包括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30余项基金课题。以通讯或一作 Acta Pharm Sin B、 Anal Chem、J Pharm Anal、 Chem Eng J、Pharmacol Res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IF>10论文6篇,参编教材专著4部。成果《中草药成分及其代谢分析新方法与应用》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此外参与制定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傅立叶变换质谱仪校准规范》(JJF153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香兰素、甲基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香豆素的测定》(GB 5009.284-2021)等多个国家校准规范和检测标准。担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同时受邀担任Acta Pharm Sin B、J Pharm Anal、Chin Chem Lett、Chin Med共4本SCI期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和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共2本中文期刊的青年编委。
万建波 教授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万建波: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得澳门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双硕士学位,2008年博士毕业于澳门大学生物医药专业。曾在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脂质医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长期从事中药质量系统评价研究、代谢组学研究、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干预代谢性疾病的评价工作。 已在Redox Biol., Food Chem. Mass Spectrom. Rev.,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Crit. Rev. Food Sci. Nutr., Anal. Chim. Acta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引用超过5800余次,h-index 44。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澳门大学、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16项。担任Chinese Medicine杂志执行主编。
陈啸飞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分析测试中心
陈啸飞,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药物分析领域首位),军队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扬帆计划青年科技英才。两届中国药学会全国药物分析“岛津杯”一等奖获得者。长期从事基于生物色谱、生物质谱和生物传感器的药物筛选与体内活性评价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开发,开展新药发现、药物靶点鉴定、体内药物即时检测等前沿领域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青年项目,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等10项国家、省部级课题。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Sci. Adv., Trends Anal. Chem., Acta Pharm. Sin. B, Anal. Chem., J. Pharm. Anal.等药学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7篇,IF>10论文7篇,Q1区论文18篇,ESI热点论文1篇,高被引论文1篇,被引1000余次。参编教材专著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授权7项。牵头军特药新药临床试验1项。担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全军药学专业委员会天然药物分委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学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青年委员,Acta Pharm. Sin. B (IF=14.9), J. Pharm. Anal. (IF=14) ,Chin. J. Nat. Med. (IF=3.9)青年编委。Anal. Chem., J. Chromatogr. A等药物分析领域SCI期刊的特邀审稿专家。
庄光磊 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
北京大学生物科学本科,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肿瘤生物学博士,美国基因泰克制药公司博士后。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研究员,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肿瘤动态演进与靶向治疗,基于临床队列和高通量测序系统阐明肿瘤动态演进规律、发现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标,并与临床团队紧密合作推动基础转化研究。获得2015年上海市东方学者,2016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7年美中抗癌协会-亚洲癌症研究基金会学者奖,2018年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2019年国家优青,2020年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五四奖章,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担任中国生理学会基质生物学委员会委员,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取得授权专利5项。
许风国 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博士,教授,江苏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创新团队计划领军人才等。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副秘书长等。研究方向为功能代谢组学与分析毒理学,主要围绕药物胃肠道和肝肾毒性,聚焦“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现象,利用代谢组学分析技术从“识别、预测、减毒增效”三个层面开展系统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研重大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第十七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中国侨联第六界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奖等。以第一/通讯(含并列)作者在Acta Pharm Sin B、Anal Chem、J Proteome Res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61篇。
葛广波 研究员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岐黄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酶特异性探针底物的设计研发及其应用、源于天然的酶抑制剂高效发现及成药性优化、药物/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近年来,先后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Biosens Bioelectron、ACS Sensors、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Anal Chem、J Med Chem、Sens Actuator B-Chem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60余篇。论文总引6800余次,H因子46。此外,还参编中英文专著5部;申请各类发明专利100余项(含国际专利12项),已授权40余项。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应邀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香港研究资助局及澳门科技发展基金等科研项目的评审专家; 应邀担任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Front Pharmacol、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等10种国际学术刊物及中文核心刊物《药学学报》、《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的编委/青年编委;J Am Chem Soc、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Chem Sci、Med Res Rev、Biosens Bioelectron、J Med Chem、Anal Chem、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等100余种国际学术刊物的审稿人,并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药学)及药学领域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World’s Top 2% Scientist since 2020)。
吕海涛 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系统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终身教席)/博士生导师,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 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FRSB),TALENT-100和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Faculty Opinions (F1000 Prime)Faculty 专家, QUT校长特聘教授席,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功能代谢组科学实验室主任, 上海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级) 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生命健康交叉应用驱动的下一代功能代谢组学研究(STORM和STORM+)。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课题;相关领域权威杂志发表SCI检索论文57篇,ESI高被引2篇它引2000余次;共同主编Springer英文著作章节1篇和中药专著1部;国外著名大学和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报告40多次。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副秘书长等;任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Q1 TOP) (Section)主编,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Q1)副主编, Phytomedicine (Q1 TOP)前副主编, Proteomics编委,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Q1 TOP)青年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澳大利亚NHMRC基金会和香港HMRF基金会评审专家, 澳门大学等Faculty Promotion评审专家;安捷伦科技ACT-UR奖获得者。
彭章晓 博士 上海鹿明生物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以一作或共一身份在《Cancer lett.》, 《Analyst》《Sci. Rep.》, 《Int. J. Mol. Sci.》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样本的时-空组学分析,以及中药活性成分筛选,鉴定和药理机制研究。
舒烈波 博士 上海鹿明生物创始人&总经理
博士,鹿明生物创始人&总经理,生命科学自媒体 BioArt 联合创始人,上海师大企业研究生导师,闵行区领军人才;在《Proteomics》杂志发表国内第一篇多层组学整合研究论文,申请发明专利 2 项,软著 20 项,擅长蛋白组及代谢组学技术与整合分析;2016 年创建鹿明生物并引入外部资本和运营管理经验,带领团队实现快速发展,协助合伙伙伴在 Nature Genetics、Nature plants、MCP 等国内外顶级研究杂志发表论文数百篇。
线下参会名额有限
优惠活动大剧透
同时,大会当天将开放100个单味中药免费鉴定计划;发布会当天到场人员,还可享受鹿明创新中药研究平台6大产品服务的8折优惠! 有意者请联系谭老师: 18621336286(微信同号)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