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新前沿!华中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发布:肿瘤内微生物的抗肿瘤治疗方案新见解
导读 | 微生物群作为肿瘤的关键成分受到广泛关注。TME的微生物群调节肿瘤发展并影响癌症治疗,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发性肿瘤被认为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肿瘤内微生物群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促进癌症的发展,例如基因组不稳定性和突变、表观遗传修饰、促肿瘤炎症、免疫逃避、代谢调节以及侵袭和转移的激活。了解微生物和肿瘤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可以为潜在和现有的癌症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见解。许多经过修饰的细菌毒性较低并准确靶向肿瘤组织,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此外,微生物与化疗/免疫疗法的联合使用可以降低耐药性并提高抗癌疗效。 |
2024年1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等学者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题为“Intratumoural microbiota: a new frontier in cancer development and therapy”的综述,旨在对肿瘤内微生物的概念、发展历史、潜在来源、异质性和致癌机制进行广泛综述,探讨微生物在肿瘤预后中的潜在作用,并讨论目前针对肿瘤内微生物的抗肿瘤治疗方案以及该领域的研究前景和局限性。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3-01693-0
综述背景
01
人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一些研究发现,曾经被认为是无菌的肿瘤组织实际上拥有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已被证实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随后提出了肿瘤内微生物群的概念。微生物群可以通过黏膜破坏、邻近组织迁移和成血侵袭等方式定植肿瘤组织,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理研究表明,肿瘤内菌群通过诱导基因组不稳定性和突变、影响表观遗传修饰、促进炎症反应、避免免疫破坏、调节代谢以及激活侵袭和转移,潜在地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随着对肿瘤内微生物群的更全面和深刻的见解不断涌现,癌症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新方法一直在研究中。此外,基于肿瘤内微生物群的干预措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可以开启抗肿瘤治疗,特别是免疫治疗的新篇章,尽管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挑战。
肿瘤内微生物群的特征
02
本文基于对当前肿瘤内菌群研究进展的全面深入理解,总结了肿瘤内微生物在各种肿瘤中的特征和新兴功能,以及它们对癌症发生发展和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我们还讨论了肿瘤内微生物群在癌症预后和治疗中的前景应用。这些发现补充了先前对肿瘤内微生物的研究结果,并可能为未来肿瘤内微生物群靶向癌症治疗的研究提供潜在的理论支持。
到目前为止,已经报道了许多关于肿瘤内微生物群的重要发现(图1)。
肿瘤内微生物群的里程碑事件。
瘤内微生物有三种可能的来源(图2)。第一种是粘膜屏障侵袭,其中定植在粘膜上的微生物可能通过受损的粘膜侵入肿瘤。第二种是邻近组织侵袭,肿瘤和邻近正常组织之间的微生物群落有许多相似之处。第三种是造血侵袭,其中来自口腔、肠道和其他潜在位置的微生物可能被带到肿瘤位置,并通过被破坏的血管定植于肿瘤。
肿瘤内微生物群的潜在起源。
肿瘤内微生物群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
03
癌细胞通过维持增殖、逃避生长抑制、抵抗细胞死亡、实现复制永生、诱导血管生成以及激活侵袭和转移来影响疾病进展。尽管微生物组在癌症发生和进展中的潜在作用仍然难以捉摸,但它可能与调节恶性和非恶性细胞之间最相关的肿瘤促进功能有关。了解这些机制对于癌症预测和治疗至关重要(图3)。
肿瘤内微生物群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微生物组对癌症的潜在影响仍然难以捉摸。目前已提出六种主要机制来解释肿瘤内微生物群如何影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包括基因组不稳定性和突变、表观遗传修饰、慢性炎症、免疫逃避、代谢调节、侵袭激活和转移。
结论和展望
04
肿瘤发生和进展中肿瘤内微生物群的研究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需要复杂的动物模型来追踪受微生物影响的肿瘤细胞,以提供更多的临床前证据。跨学科方法对于定量了解肿瘤中的微生物与肿瘤形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是必要的。未来的工作还应侧重于肿瘤内微生物与其他已知与各种癌症风险相关的临床因素(如炎症和代谢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以确定这些因素是否对肿瘤内微生物群的组成有额外的影响。此外,将健康和高危个体之间的组织微生物差异与癌症发展联系起来可能有助于建立更有效的癌症预防和诊断方法;然而,由于与正常人体组织相关的伦理和可及性挑战,这项工作变得复杂。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将已确定的微生物特征与肿瘤反应调节联系起来的研究可以确定临床干预的新靶点。探索基于微生物干预的联合治疗策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另一个很有前途的研究方向。(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3-01693-0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