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Lancet子刊】生物衰老与卒中风险:首都医科大学王拥军团队揭示卒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首页 » 《转》译 2024-12-16 转化医学网 赞(2)
分享: 
导读
这项研究旨在评估3种加速生物年龄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的作用,并确定最合适的预测指标。

2024年12月1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在期刊《eBio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Accelerated biological aging increases the risk of short- and long-term stroke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or TIA”的研究论文。在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BA加速,尤其是PhenoAge,可帮助识别有短期和长期不良预后风险的中风患者,从而有可能实现亚临床预防和早期干预。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biom/article/PIIS2352-3964(24)00530-9/fulltext

老龄化与中风

 01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在未来几十年中,我们将面临与老龄化相关的神经系统发病率的巨大负担。虽然年代年龄(CA;自出生以来的时间)是评估个人老龄化状况的一种便捷方法,但在具有相同年代年龄的人群中,老龄化的速度因人而异,这导致年代年龄无法及时反映多个生物系统的变化。与CA相比,生物年龄(BA)能更好地反映个体健康状况的差异,并能解释衰老过程中的变异。利用物理和生化指标构建的临床指标通常可以更早地发现生理变化 ,而且成本较低,如表型年龄(PhenoAge)、Klemera-Double法(KDM)和稳态失调(HD)。


为了进一步证实生物年龄与中风短期和长期预后的关系,团队对中风患者应用了3种基于临床测量生物标志物的有效BA算法,以评估BA在中风预后中的作用,并确定最合适的预测指标。

生物学年龄与中风预后

 02 

在5年的随访中,患者发生脑卒中1,172例(15.9%),缺血性脑卒中1,061例(14.4%),复合血管事件1,356例(18.3%),全因死亡759例(10.3%),mRS为3-6的病例1,318例(20.0%)。HDAge 1年内和5年内卒中结局风险与PhenoAge加速结果一致,KDMAge加速结果相同,但1年内卒中除外。此外,与其他卒中结局相比,死亡风险的效应大小略大。


生物年龄加速度与短期和长期卒中预后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BA测量中包含的大多数单个生物标志物,都能预测神经系统的预后。例如,较高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中风预后风险的增加有关,而较低的白蛋白水平与全因死亡率和3个月后mRS为3-6的风险增加有关。1年和5年的卒中预后,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同时,白蛋白加速度指标对不同的卒中结局,具有综合预测作用。


PhenoAge加速与中风、缺血性中风、复合血管事件、全因死亡以及3个月、1年和5年mRS为3-6的关系的最佳拟合模型图。

总结

 03 

1. 生物衰老与卒中预后关系:研究发现,基于血液生物标志物和体格测量的生物衰老(BA)加速与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短期和长期卒中结局风险正相关,尤其是全因死亡风险。

2. PhenoAge的优越性:与其他算法确定的BA相比,PhenoAge能更好地提高模型对预后的预测能力,并能更好地预测卒中的短期和长期预后。

3. BA与神经系统疾病:BA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中风发病的新指标。

4. BA的临床应用:了解卒中患者的BA有助于识别复发卒中或神经功能恶化风险较高的患者,PhenoAge等生物标志物的潜在可变特征和相应的估算方法可以应用于临床实践或老年健康管理中。

5. 生物衰老测量方法的转化应用:生物衰老测量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转化应用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尤其是多领域生活方式干预在延缓衰老和预防中风等方面的潜力。

6. 可能的机制:BA加速与卒中预后的关联,可能是由于选择了与心血管健康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心血管风险因素累积的结果;衰老导致的神经血管单元成分的细胞损伤以及BA加速,与促炎症通路的激活增强有关。

7. BA加速度的有效性:BA加速度,如PhenoAge、KDMAge和HDAge,可作为预测缺血性卒中短期和长期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尤其是PhenoAge。

8. BA评估的应用:通过血液生物标志物和物理测量评估BA,可延缓衰老或识别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干预。


参考资料:


1.Erlangsen, A. ∙ Stenager, E. ∙ Conwell, Y. ∙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death by suicide in Denmark

JAMA. 2020; 323:444-454


2.Eren, F. ∙ Yilmaz, S.E.

Neuroprotective approach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Brain Circ. 2022; 8:172-179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