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69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新角色!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文:ICIs免疫治疗的潜在联合治疗靶点
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Macrophage CCL7 promotes resistance to immuno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ncer by regulating the infiltration of macrophages and CD8...
免疫逃逸新机制!武汉大学发文:改善结肠癌抗PD-1疗法的治疗新策略
近日,武汉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CYP4X1/sEH-Dependent Endocannabinoid Metabolism Drives Fibroblast-Mediated Immunosuppression to Limit Immunotherapy in Colon Cancer”,本研究表明,CYP4X1/sEH 依赖性...
柳叶刀子刊发布!北京天坛医院孙涛/张力伟&清华大学廖学斌团队等系统描绘髓母细胞瘤的关键免疫特征,确认B细胞浸润为独立负向预后因素
近日,北京天坛医院孙涛/张力伟&清华大学廖学斌团队等联合众多国内外机构一项发表在知名期刊《eBioMedicine》(柳叶刀子刊)上的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系统描绘了髓母细胞瘤的关键免疫特征。研究团队通过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分析249例儿科髓母细胞瘤样本,发现CD4+ T细胞浸润与改善的总生存期相关,而B细胞、NK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的高密度浸润则提示较差的预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多变量分析确认B细胞...
精确靶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增强胃癌免疫治疗有前景的策略
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Targeting the SOX9/TIMP1 Axis with iRGD-Conjugated Nanoplatform Enhances Dendritic Cell Function and Photodynamic Immunotherapy in Gastric Cancer...
新免疫抑制回路!南开大学发文:可改善胰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新策略
近日,南开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Oncolytic virus-induced IL-1β+ monocyte-IL-6+ CAF axis suppresses dendritic cell-mediated antitumor immunity in pancreatic cancer”,本研究...
效果明显!北京医院马洁/赵云博/肖飞团队NK细胞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肿瘤显著缩小,首次绘制治疗过程中免疫系统动态变化图谱
11月21日,北京医院马洁/赵云博/肖飞团队在《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7)发表的一项1b/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NK细胞联合治疗使31.6%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肿瘤显著缩小,疾病控制率达到73.7%。研究团队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首次绘制了NK细胞治疗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动态变化图谱,揭示了响应治疗的患...
重要发现!沈敏洪/康毅滨/卢毅等找到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耐药的关键基因,揭示其双通路作用机制,靶向阻断可显著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三阴性乳腺癌作为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长期以来因缺乏有效靶向治疗靶点而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为部分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总体响应率不足20%,大多数患者面临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 11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沈敏洪、普林斯顿大学康毅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卢毅团队等在国际权威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
乳腺癌肺转移新机制!重庆医科大学发文:临床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策略
11月16日,重庆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PLA2G16-Mediated Tetracosatetraenoic Acid Rewires Fatty Acid Oxidation to Impair CD8+ T Cell Immune Function in Promoting Breast Cancer Lung Metast...
新免疫分类系统!福建医科大学等单位合作发文:更个性化的胃癌治疗策略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研究人员合作共同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Integrative Multi-Omics Analysis Uncovers Immunological Phenotypes Predictive of Combinatorial Immunotherapy Response in Gast...
免疫逃逸新型驱动因素!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克服肿瘤免疫耐药性的精确治疗策略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MCUB Inhibits PRKN-Dependent Mitophagic Degradation of PD-L1 to Promote Immune Evasion in Bladder Cancer”,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对MCUB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免疫逃逸中的作用进行了探...
揭秘免疫调节新机制!郑大一附院探寻新型胶质瘤靶向治疗妙策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tlas Reveal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Kynurenic Acid in the Regulation of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in Glioblastoma”的研...
肺癌治疗新突破!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陈斌/许亚萍等消融术联合免疫疗法显著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
11月11日,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任胜祥/陈斌&放疗科许亚萍团队等在国际权威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7)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消融术与免疫治疗的结合,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名为BOOSTER的随机二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免疫治疗中出现寡残留病灶的晚期非小细胞...
洞见·枢机|外泌体与外周免疫,引领国自然申报新赛道
2025年国自然总中标率再创新低—12.29% 近2年评审标准提高、函评控比更严、“申二停一”政策取消等原因,导致申请量激增,但资助率暴跌。2025年共计受理数432434项,拟资助53159项,资助率再创新低---12.29%。首先恭喜中标的老师们,没有中标的老师们也不要气馁, 毕竟 12.29% 的中标率意味着竞争本就激烈,不妨沉下心分析失利原因、提升自身实力,寻找...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合作发文:发现显著抑肿瘤新路径,助力癌症免疫治疗效果提升
近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研究团队合作共同在期刊《Molecular Cancer》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CXCR2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can block CD47-SIRPα interaction and reverse M2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in the TME”...
突破性进展! 迈杰医学PD-L1检测试剂盒获批新增食管鳞癌适应症——精准诊疗再升级,引领ESCC免疫治疗新纪元
图1 喜报 一、核心价值:精准筛选PD-L1表达阳性,显著提升治疗获益 适应症扩展: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适应症后,2025年6月9日,迈杰医学PD-L1伴随诊断试剂盒正式获批新适应症: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该适应症由迈杰医学与复宏汉霖合作开发,可辅助鉴别使用H药汉斯状®(serplulimab,斯鲁利单抗注射液...
Nature | 华人科学家李子海团队首次揭示蛋白毒性应激反应驱动T细胞耗竭和免疫逃逸的关键机制,为免疫治疗开辟新靶点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了一项颠覆性研究成果,揭示了蛋白质毒性应激反应(Proteotoxic Stress Response, PSR)是导致T细胞衰竭的关键机制,并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靶点。该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华人科学家李子海团队首次发现,慢性感染和肿瘤微环境中,耗竭的CD8+ T细胞(Tex细胞)会启动一种独特的蛋白质毒性应激反应——Tex-PSR...
突破性进展!徐瑞华团队领衔双免疫治疗方案显著提升MSI-H/dMMR结肠癌疗效,完全缓解率飙升至78%且安全性良好
一项具有突破意义的临床研究传来捷报——在局部晚期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结肠癌患者中,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组合(抗CTLA-4抗体IBI310联合抗PD-1抗体信迪利单抗)进行新辅助治疗,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这项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团队领衔的研究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Cancer Cell》上的随机1b期临床试验显示,该双免疫治疗方案较传统单药治...
改写中期肝癌治疗格局!程树群团队领衔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免疫靶药三联方案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布,中位生存期突破33个月
近日,一项由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程树群团队领衔的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在国际顶级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7)发表。研究证实,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的三联方案,可使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17.9个月,...
创新!顾晓松院士/江春平教授/吴俊华教授团队首创溶瘤病毒水凝胶递送系统,术中即时免疫激活新策略可高效抑制肿瘤复发
肿瘤切除手术后复发一直是癌症治疗领域的重大挑战。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论文署名单位)顾晓松院士/江春平教授/吴俊华教授团队等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证实通过新型超分子水凝胶载体在肿瘤切除后立即局部释放溶瘤病毒,可即时激活全身性I型干扰素免疫通路,在小鼠模型中实现术后肿瘤复发率降低90%以上,并显著延长生存期。这项创新疗法为破解癌症术...
Nature | 多组学研究揭示免疫衰老新机制:T细胞转录重编程是驱动免疫衰老的核心原因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发表重磅研究:一项覆盖300余名健康成年人的多组学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人类免疫系统的衰老并非从65岁才开始,而是在55-65岁的过渡期已悄然启动。该研究通过单细胞RNA测序、蛋白质组学和流式细胞术,发现T细胞转录重编程是驱动免疫衰老的核心机制,且这一过程独立于慢性感染或系统性炎症。 健康人免疫细胞转录组中年龄相关变化的时间依赖...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