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心肺复苏术,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导读 | 心跳骤停一旦发生,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 CPR)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尔后的神经系统等功能恢复十分重要!以下为急救流程。 |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唐子仁在美国游玩成功救助路人的事迹传遍了医疗圈,引发了网友热烈评论。
唐医生自述,在圣地亚哥海洋公园游玩时,遇到一个美国游客突发心跳骤停倒在地上,他一个人坚持胸外按压CPR(心肺复苏术)约十分钟,等到除颤仪到位后成功将其复苏!海洋公园管理人员为表感谢,送了一顿可以单独观看鲸鱼演出的自助大餐,弥补了没看成表演的遗憾!
唐子人微博配图(微博名“唐神医”)
心跳骤停一旦发生,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 CPR)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尔后的神经系统等功能恢复十分重要!以下为急救流程。
(一)判断意识:
可通过轻轻摇动病人肩部,大声呼叫“喂”,对认识的人可大声呼其名,若均无反应,可用手指甲掐人中穴约5秒钟,再无反应时,表示病人意识丧失。
(二)判断呼吸:
判断有无自主呼吸,在保持气道开放的情况下,当连续5秒钟内观察不到胸部的呼吸起伏,将自己的耳朵及面部侧贴近患者的鼻和口处,听不到气流声时,可以判定患者呼吸已停止。
(三)判断循环:
判断患者有无心脏停搏。由于颈动脉易触及,故而急救时,以检测颈动脉为准。由于有些病人,心搏较慢,故而检查颈动脉搏动是否存在需5秒~10秒。对尚有心搏者,不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四) 呼救:
一旦伤病员心跳或呼吸停止,应在立即抢救的同时紧急呼救他人来协助抢救,并让协助者向医院打电话寻求援助;
现场心肺复苏的步骤:
1)在抢救的同时立即摆好病人的体位,为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做好准备。复苏的标准体位应使患者呈正仰卧位,头、颈、躯干平直,双臂应放于举过头顶的部位。单人复苏时,抢救者应跪在病人胸部一侧,双人复苏可分别跪在患者的同侧或两侧。
2)心肺复苏首要的是立即开放气道,可采取仰头抬颏法,也可用仰头抬颈法和托颌法,同时还应清除口腔及气道内异物,如用手伸进口内挖去异物、呕吐物等。
3)当畅通气道后,倘若病人仍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口法:
此法进行人工呼吸是为患者肺部供应氧气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病人仰卧,有条件时可在其口上盖一层薄纱布(亦可直接口对口接触)。一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手捏住病人的鼻孔并用该手顺势将病人头部向后仰;吸足一口气,以自己的口包住病人的口用力吹气。
此时应见病人胸部抬高。吹气毕即刻与病人的口唇脱离,放开捏鼻孔的手,使患者胸部自行恢复。换气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吹气的频率,抢救开始后首先吹气两次,采用单人心肺复苏时,每按心脏15次后,吹气2次,即15:2。采用双人心肺复苏时,每按心脏5次后吹气1次,即5:1。每分钟约16次。每次吹气量为800毫升~1200毫升,吹气时随时观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有起伏者说明人工呼吸有效,无起伏者说明气道通畅不够或吹气不足。
4 当判定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是:通过按压胸骨下端,使心脏向后挤压于脊柱,使血液排出,而放松挤压后,胸骨由于两侧肋骨及肋软骨的支撑力作用而复位,胸内负压增加,静脉回流,心脏充盈,反复进行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建立起人工循环。
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心脏按压,病人(以成人为例)仰卧在硬木板上或平的地面,头略低,操作者跪在患者右侧,以右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中1/3与下1/3的交界处,左手掌交叉重叠在右手背上,伸直肘关节,借术者自身体重,向下有节律地压迫胸骨,使之下陷3厘米~5厘米,按压后即放松,使胸骨复位,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按压和放松时间应该相等,各占50%,如此反复进行。按压频率每分钟60次~80次,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单人复苏为15:2,双人复苏为5:1。
注意心脏按压部位要正确。如部位过高,则胸骨不能下陷,起不到效果。如果过低,则可能将胃内容物挤出,甚至使呕吐物误吸入肺。如向两侧胸部错位易致肋骨骨折,造成气胸、血胸等。若向下错位严重者还可引起剑突骨折,致肝破裂等。尤其是要强调抢救者按压胸骨时双臂应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活动时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部重力向下按压。
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
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4.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
(1)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
(2)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
(3)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爆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
现场心肺复苏的目的是迅速识别,一旦发现呼吸停止或微弱,以及心搏停止者,立即从体外支持心搏停止者恢复血液循环和呼吸停止后的通气等,并为重症者护送到医院、诊所抢救的途中赢得时间。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