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国鼻咽癌疗法写入美国教科书 成美欧指南

2016-01-22

马骏教授在为病人检查。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骏团队的研究成果写入美国教科书 成美欧指南   在日前公布的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单中,有一支获奖团队显得有些特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马骏教授所率领的团队,凭借在鼻咽癌临床治疗中持续十多年的创新研究,继200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时隔六年以“鼻咽...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将研发鼻咽癌疫苗

2015-07-13

  鼻咽癌别名“广东瘤”,这一病名被提出已经142年。全球80%的鼻咽癌病例发生在中国,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广东等省份。今年鼻咽癌风险预警芯片面世,让科学预测鼻咽癌成为可能。开发这个芯片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团队,正谋划一件大事——启动鼻咽癌疫苗的研制。这意味着,广东科学家们对鼻咽癌长达半世纪的围剿进入全新阶段。   测基因 &ems...

得鼻炎勿大意,鼻涕带血须就医

2015-04-15

   得鼻炎勿大意,鼻涕带血须就医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周伟龙 通讯员 田乃伟) 全国爱鼻日刚过,关于护鼻的各类宣传、义诊活动仍在持续。近日记者采访医生了解到,近些年鼻咽癌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高发年龄从原来的40~60岁变为30岁左右。目前鼻咽癌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初步认为与家族遗传、EB病毒感染、腌制食品、吸烟等因素有重...

中大肿瘤防治中心研发基因芯片预测鼻咽癌

2015-02-28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2月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称,该中心开发的鼻咽癌风险预警芯片可预警和识别鼻咽癌高危人群,从而帮助公众降低发病率。   从1997年开始,中科院院士曾益新带领科研团队开始攻关鼻咽癌工程。经过多年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样本验证研究,该团队最终确立了11个和鼻咽癌发病密切的相关基因位点,结果还发现鼻咽癌的发病包括遗传、环境、...

香港中文大学:"鼻咽癌基因血液测试"准确度高

2013-07-15

香港中文大学11日宣布,为进一步确认其首创的“鼻咽癌基因血液测试”对检测早期鼻咽癌的成效,将于本月14日起分批招募两万志愿者参与研究计划。 中大表示,这项首创于1999年的技术是通过检验血液内是否有鼻咽癌肿瘤基因分辨患者,于2008年至今用于开展鼻咽癌筛查研究,成功于无明显病征的人士中筛查出早期鼻咽癌患者,测试准确率达95%以上。 该校...

中山大学:鼻咽癌(NPC)的新型筛查方法

2013-02-14

华南地区NPC高发,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的筛查方法由多部分组成,包括利用ELISA测定EBV衣壳蛋白抗原和核抗原-1相关的IgA抗体,并进行间接性鼻咽部镜检和/或淋巴结触诊。该方法已在华南地区共28,688人身上使用,早期发现NPC的效果良好。 来源:医学专业新闻 微博 原文链接: Two Epstein-Barr 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