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国际合作研究在肿瘤免疫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项目号:31320103918)、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号:31428005)等资助下,苏州大学张学光教授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卢斌峰博士合作,发现免疫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能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淋巴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美国研究人员发明植入脂肪技术 或能起到减肥效果
说起减肥和脂肪的关系,许多人想到的都会是抽脂减肥,但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却发明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新方法:植入脂肪来减肥。
新试验中艾滋病预防药阻止感染的几率达100%
长期以来,艾滋病摧毁的不只是人类的免疫系统,还有信心。而最新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名为“特鲁瓦达”(Truvada)的药物试验结果,让研究人员认为它可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TheLancetRespMed:戒烟药物或和
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等处的研究者指出,一种帮助吸烟者戒烟的高效药物或许并不会增加个体患心脏病发作及抑郁症的风险。
Plospathogens:粪便移植清除肠道耐
肠道是药物抗性细菌的重要定植场所,这些抗药细菌的存在对人类生命健康存在很大威胁。近日,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利用小鼠进行研究发现两种最常见的抗药细菌在肠道中占据着相同位置,同时将健康的肠道菌群通过粪便移植的方式转移到小鼠模型中可以清除抗药细菌。
Nature子刊揭示分子伴侣的新功能
蛋白质形成往往需要分子伴侣的帮助,确保自己折叠成为正确的结构。不过,人们一直不清楚分子伴侣在膜蛋白成熟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发现狂犬病病毒遗传进化新动向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动物病原与免疫创新团队对我国北方及东北亚部分地区动物狂犬病病毒(RABV)的分子进化进行研究发现,曾一度主要在南方流行的China-Ⅰ谱系病毒已开始向北扩散至中国的最北端,多个谱系的RABV毒株在此交会、混合流行,增加了疫情流行的复杂性和控制难度。
中国学者自主研制出便捷式生物医学检测仪器
8月25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程昉副教授和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彭伟教授通力合作,在生物医学检测仪器便携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制出重量仅约40克便捷式生物医学检测仪器,实现了移动终端平台快速、定量检测生物医学复杂样品,为临床医学检测、环境实地监测、野外考察和食品与国防安全等领域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遗传学大牛再发重要突破:双功能CRISPR-C
CRISPR-Cas9是细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演化出的重要防御机制。这个监控体系能够根据引导RNA(gRNA)的指示,靶标并降解入侵者的遗传物质。
Cell: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的星形胶质细胞
更为重要的是,星形胶质细胞在疾病伤害后,能发生功能上快速或缓慢的改变,从而促进或者延缓疾病的恢复。
减少单细胞分析不确定性的新方法
看似相似的细胞往往有显著不同的基因组。这通常也适用于癌细胞,例如,即使在很小的肿瘤样本中,癌细胞也各不相同,因为细胞内的遗传突变,是断断续续地传播。
北大谢晓亮、黄岩谊教授PNAS开发单细胞测序新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乳液的扩增方法来抑制扩增偏移检测单细胞拷贝数变异(CNV),同时以高精确度检测单核苷酸变异(SNV)。
科学家解释人类“撞脸”可能性:基因多样性有限
想必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街上将一个陌生人错认成自己认识的某个人。每个人都有和自己容貌相像的人吗?
乳腺PET让乳腺癌早期诊断大大提前
中国抗癌协会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乳腺癌,并且以2%~3%的速度递增。在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CTC让免疫细胞“变聪明” 识癌能力提高五倍
权威专家指出:癌症的形成与免疫细胞“变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逐渐降低,为数不多的免疫细胞的“智商”也逐渐下降,对癌细胞的识别能力几乎为零,这时的癌细胞就脱离了免疫监管,猖狂的繁殖,最终癌症形成。
基因标签能告诉你真正有多老
英国科学家近日在开放期刊《基因组生物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从65岁健康老人体内选择了共有的150个rna基因,开发出判别“健康老人”的基因标记工具。这一基因标记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老年化后的患病风险,对一些老年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