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71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赛纳生物大通量基因测序产品发布:开启测序自由新起点
2025年2月17日,赛纳生物在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P系列基因测序产品和OpenSeq Project开测计划。P系列产品包括P1000基因测序仪和P1000X测序系统,实现了0.3-40Tb测序通量覆盖。这一创新产品的发布,不仅填补了赛纳生物产品矩阵的关键空白,更为行业带来了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测序解决方案,将有力推动基因测序技术在全领域的广泛应用。 ...
解密基因,达序新程丨解达生物耀世启航
2025年2月14日,解码(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解码DNA”)与上海序祯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序祯达生物”)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成立解达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解达生物”)。此次合作将深度整合双方在测序业务领域的优势与特色,联合开创行业内首家广覆盖、大规模、多元化的超级测序新模式,为行业注入全新活力,开启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
VAT1基因特征:首都医科大学为胶质瘤治疗开辟新路径
2025年2月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期刊《Heliyon》上发表了题为“A VAT1-related gene signature predicts radioresistance in gliomas”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建立了5种基因特征,可以有效预测接受术后放疗的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免疫抑制性微环境是胶质瘤的一个特征,可能导致放射抵抗。 ...
上海市肺科医院:PRKCB基因或成为鸟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治疗“金钥匙”
2025年1月22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d PRKCB as a causal gene and therapeutic target for Mycobacterium avium complex di...
全球协作成果:697个基因关联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助力药物研发
2025年1月14日,精神病基因组学联盟 (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 的重度抑郁症工作组在期刊《Cell》上合作发表了题为“Trans-ancestry genome-wide study of depression identifies 697 associations implicating cell types and pharmacothera...
促进多西他赛耐药新机制!上海交大发文:癌症基因治疗新靶点
1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AGD1/USP10/METTL13 complexes enhance cancer stem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diminish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oceta...
破译长寿基因:中国科学院揭示男性长寿相关的DNA甲基化修饰机制
2025年1月7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孔庆鹏教授团队在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Methylome analysis in long-lived men deciphers DNA methylation modif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male longevity in humans”的研究论文。团队在长寿女性中发现了数千个与年龄和性别...
壶腹腺癌的基因图谱:复旦大学的综合蛋白质基因组学研究
2025年1月7日,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丁琛教授团队在期刊《Cell 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proteo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ampullary adenocarcinoma”的研究论文。基因组数据表明,4q缺失会导致脂肪酸积累和细胞增殖。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了3个不同的群组(C-FAM、C-AD、C-CC),其中最具侵袭...
【快讯】瑞风生物获数亿元新一轮融资,引领基因编辑创新药物研发
2024年12月30日 — 广州瑞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瑞风生物”)宣布,成功获得数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广州产投领投,广州金控、科金控股及现有股东港粤资本等机构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瑞风生物基因编辑药物临床试验、后续研发管线扩展以及核心技术创新。 基因编辑技术是生物科技皇冠上璀璨的明珠。瑞风生物是该领域具有全球视野的基因编辑创新药领军企业。公司成立于201...
【Cell】肿瘤抑制基因新发现:KEAP1合性成为肺癌预测的关键生物标志物
2024年12月18日,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Chaitanya Bandlamudi教授团队在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Pan-cancer analysis of biallelic inactivation in tumor suppressor genes identifies KEAP1 zygosity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in lung ...
直播倒计时1天 | ASO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线上研讨会
近年来,小核酸药物因特异性强、设计简便、研发周期短、靶点丰富等优点,成为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小核酸药物专指靶向作用于RNA或蛋白质的一类寡核苷酸分子,包括ASO、siRNA、aptamer、sgRNA、miRNA等,其中ASO作为小核酸药物领域发现最早、获批最多的药物类别,是该领域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反义寡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nuc...
直播预告 | ASO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线上研讨会
近年来,小核酸药物因特异性强、设计简便、研发周期短、靶点丰富等优点,成为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小核酸药物专指靶向作用于RNA或蛋白质的一类寡核苷酸分子,包括ASO、siRNA、aptamer、sgRNA、miRNA等,其中ASO作为小核酸药物领域发现最早、获批最多的药物类别,是该领域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反义寡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nucle...
【Cell子刊】基因革命:北大魏文胜团队揭示DNA损伤修复新机制
2024年12月10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教授团队在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Mapping functional elements of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through base editor screens”的研究论文。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发现了对DNA损伤反应的功能缺失突变和功能增益突变。C17orf53的K494突变破坏了它与...
【Lancet子刊】非小细胞肺癌研究新突破:沈洪兵院士团队在DNA损伤修复基因中发现关键变异
2024年12月3日,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院士团队在期刊《eBio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ic variant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the promoters of DNA-damage repair genes”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蛋白质截断变异外,DD...
【Nature子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创新:用超声波“唤醒”抗癌基因,重塑免疫治疗
2024年12月1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Wang Yingxiao教授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Ultrasound Control of Genomic Regulatory Toolbox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FUS-CRISPR介导的端粒破坏为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
【Cell子刊】人类基因组的秘密:8,222个基因组中的VNTR基序多态性全解析
2024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何顺民教授团队在期刊《Cell Genomics》上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investigation of VNTR motif polymorphisms in 8,222 genomes: Implications for biological regulation and human traits”的研究论文。利用大规模的Nyu...
线上研讨会:利用Oxford Nanopore纳米孔测序全面分析癌症基因组
癌症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多因素疾病,遗传基础多种多样--从单核苷酸变异 (SNV) 到结构变异 (SV)、拷贝数变异 (CNV)、融合转录本和表观遗传修饰(如DNA/RNA甲基化)等都可能导致、促成或预示疾病。Oxford Nanopore纳米孔测序技术能够生成任意长度的读长序列,包括可以跨越复杂基因组区域的超长读长序列(>4 Mb),因此能够为癌症和肿瘤样本的全面表征提供简化、快速的解...
【Nature子刊】淋巴结T细胞基因编辑:香港城市大学史鹏团队为癌症免疫治疗带来新希望!
2024年11月25日,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史鹏教授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In vivo gene editing of T-cells in lymph nodes for enhanced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团队利用基于导电水凝胶的电穿孔系统,将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靶向CRISPR-Ca...
用数据说话:四大案例都认可的基因编辑强大助手,你了解过吗?
你还在为细胞转染稳定性差、原代细胞转染效率低、以及敏感细胞转染后存活率低而苦恼吗? Lonza的Nucleofector™转染技术将会为你扫清障碍,实现稳定且低毒性的高效转染。 你还在为批量筛选关键基因和靶点劳神费力吗? Lonza最新一代的4D-Nucleofector™ Technology以及384-well Nucleofector™将会解放你的双...
【Nature子刊】中国科学院王跃翔团队:揭示胃肠道间质瘤基因组与转录组全景
2024年11月3日,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跃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曹晖等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landscape of huma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的研究论文。在这项研究中,团队提出了4种具有不同基因组特征、表达谱、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