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分论坛:肿瘤前沿高峰论坛、肿瘤前沿及新进展论坛

首页 » 产业 » 快讯 2019-09-30 转化医学网 赞(11)
分享: 
导读
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特设肿瘤前沿高峰论坛、肿瘤前沿及新进展论坛两大肿瘤前沿分论坛,聚焦肿瘤及有关领域的新动态、新成果与新方法,诚邀国内外医学同行积极参与!


为了进一步推动癌症诊疗技术、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合作,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特设肿瘤前沿高峰论坛、肿瘤前沿及新进展论坛两大肿瘤前沿分论坛,聚焦肿瘤及有关领域的新动态、新成果与新方法,诚邀国内外医学同行积极参与!

论坛报告嘉宾

肖智雄 教授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报告主题:E3 Ubiquitin Ligases in Regulation of Breast Cancer Stemness and Drug Sensitivity

国家特聘专家,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四川省第一批“百人计划”入选者,四川省华人华侨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四川大学生长代谢衰老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委员会委员,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正教授, 博士招生委员会主席,博士指导委员会主席,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ncer Research)会员,美国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会员,美国微生物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dvanced Sciences)会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任美国NIH,美国国防部,意大利,法国, 英国,香港等基金会基金申请评审人,为 Nature, Cell, MCB, Oncogene, JCB, Cancer Research, Trends in Cell Biology 等杂志特约审稿人,创建并担任美中生物医学专家协会(ACPB) 以及波士顿生物技术协会(BBB) 主席(1995-2000), 名誉主席(2000-)。美国大波士顿地区川大校友会主席(2006-2008)。

叶棋浓 研究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报告主题:雌激素信号调节因子与肿瘤

叶棋浓,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科技委主任,细胞工程研究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8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获得军事医学科学院分子遗传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至2002年2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肿瘤发生、侵袭、转移、耐药相关基因功能及机制研究,发现了一批新的调控重要信号转导通路的基因和非编码RNA,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候选靶标。以通讯作者在Cance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SCI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薛红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

报告主题:Cancer Genomic Subtyping

薛红是第二军医大学文革后第一批五年制军医系毕业生,毕业后在本校病理生理教研室获得硕士学位,并在长海医院烧伤科进行博士生研究工作。一九八八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化系及医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一九九二年前往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遗传系及生物技术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一九九五年至今在香港科技大学工作,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教授、应用基因组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递质受体及其相关疾病。研究内容涉及受体蛋白结构功能、天然产物分子药理学、神经精神疾病遗传学、受体分子进化及生物信息学。曾获二零一零年中国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二零零五年香港裘槎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奖、二零零零年白玉兰卓越科学家等奖项。曾担任国际计算生物学学会董事,人类基因组单倍体计划及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组成员。担任临床生物信息学、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杂志的编委,以及多个国际期刊杂志的审稿人。先后在自然(Nature)、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e Chemistry)、PLoS ONE、生化药理学(Biochemical Pharmacology)、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BMC生物信息学(BMC Bioinformatics)、分子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分子进化杂志(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蛋白质科学(Protein Science)、基因(Gene)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九十余篇。并在中枢神经药物综述(CNS Drug Reviews)、当代药物靶点(Current Drug Targets)、当代药物设计(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酶学方法(Methods in Enzymology)、英国生化学会学报(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等期刊杂志发表综述及专著章节十余篇。曾应邀在国际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五十多次,发表会议论文摘要一百多篇。先后参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人类基因组单倍体计划、国际肿瘤基因组计划,以及香港研究资助局、香港创新科技基金等资助的多个科研项目,并取得发明专利五项。

张宏权 教授  北京大学

报告主题:Role of integrin family transmembrane receptors and associated molecules in cancer progression

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研究中心副主任,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分子遗传学博士,美国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博士后,瑞典Karolinska医科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北京大学985引进教授 (2008-)。北京大学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PI, 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PI。目前担任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和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 国家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负责人。担任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基质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Frontiers in Oncology》,《Cellular Signalling》, 《Thoracic Cancer》编委和《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副主编,《解剖学报》 副主编, 《英国运动医学》中文版,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编委。在Cell, Cell Stem Cell, Natural Cell Biology, Molecular Cell, Gene &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ell Biology,PNAS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100余篇peer-reviewed 论文。主要研究兴趣是基质生物学、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肿瘤干细胞的重编程机制等。

冯新华 教授  浙江大学

报告主题:TGF-β Signaling in Cell Regulation and Cancer

冯新华 博士,国家特聘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校长特别助理、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交叉学科委员会委员、科学技术研究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1983年于武汉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其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 (1986), 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92)。在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训练 (1993-1997),并担任研究助理教授 (1997-1999)。1999年底担任美国贝勒医学院助理教授,先后晋升为终身副教授 (2003)和终身教授 (2007)。2009年10月回到浙江大学任职。还担任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客座教授。冯新华教授长期从事细胞信号网络在干细胞、器官发育以及癌症中的作用与机理,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尤其在细胞信号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包括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细胞》、《美国科学院院报》等发表论文150多篇以及150余次国内外学术报告和大会报告,并多次组织与主持重大国际会议。先后获得过美国Keck十大青年学者奖(2001)、白血病与淋巴瘤协会学者奖(2003)、美国癌症协会研究学者奖(2003)和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2012)等国际性荣誉,也获得一系列国内荣誉称号,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获得者(2004)、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8)、国家特聘专家(2009)、浙江大学引才育才奖(伯乐奖2014、2016)、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最佳专业导师(2016)、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引才荐才奖(2015)、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6)和浙江省特级专家(2018)。回国后,担任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与信号转导分会会长、中国蛋白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学术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理事与生物医药分会常务副会长等学术兼职,《Cell Research》、《Open Biology》等国际知名杂志编委,曾任JBC编委、美国细胞学学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SCBA)财务长、华人生物科学家协会(CBIS)理事等学术兼职。

高绍荣 教授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报告主题:早期胚胎发育与体细胞重编程的表观遗传调控

高绍荣教授现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主任,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科技部“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高绍荣教授主要从事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和体细胞重编程分子机制研究,在包括Nature, Science, Nature Genetics, Cell Stem Cell, Nature Cell Biology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iPS小鼠的研究成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2016年发表在Nature的工作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高绍荣教授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和“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等奖项。高绍荣教授培养的多名博士入选青年千人、优青和万人计划青年拔尖等国家级人才计划。

邢金良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

报告主题:线粒体功能异常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转化研究

邢金良,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及托马斯杰弗逊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肿瘤线粒体生物学及肿瘤标志物相关研究。以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国际合作项目等各类课题20余项。总计发表SCI文章110篇,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70篇。授权和申报国内及国际发明专利6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先后获原总后勤部科技新星、陕西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计划资助,2018年获评为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邹卫国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报告主题:骨膜来源骨肉瘤模型的建立

1998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化学系,2003年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受美国白血病淋巴瘤协会资助)。2009年获选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Yerby Fellow。2012年获聘美国康纳尔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Tenure Track助理教授职位。2012年8月回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国家科技部基础科学重大研究计划子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子课题负责人,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再生医学青年委员会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矿盐与骨质疏松分会基础组常委,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常委等。研究方向:间充质干细胞与疾病。

余健秀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报告主题:Protein modifications modulates the microRNA signaling pathway in cancer cells in response to cellular stresses

余健秀, 男,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获华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96年、2000年分别获中山大学动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博士学位。2000-2002年任中山大学副教授。2002~2007年在美国Sanford-Burnham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UCSD(美国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2008年任Sanford-Burnham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UCSD,研究员(Staff Scientist);2008~2009年任美国纽约大学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研究助理教授。2009年9月至今,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细胞学系PI、特聘教授,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 Molecular Cell, Nature Communications, EMBO J, 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有3篇文章被Faculty 1000 亮点推荐,先后被引用 1900多次及目前H-index指数 2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子项目等课题十多项,多次担任国家卫计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验收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领域学科评审组成员(二审专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评审、验收专家。主要致力于(1)探讨蛋白质修饰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首次鉴定了 PTEN的SUMO化修饰,发现其直接介导 PTEN膜结合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解析了 PTEN-PI3K-AKT通路的分子机制;(2)蛋白质修饰调控非编码RNA生成和代谢的作用机制,其系列研究揭示了由蛋白质修饰介导的非编码 RNA调控网络和作用方式。如首次发现 miRNA/siRNA作用效率受控于TARBP2的SUMO化修饰程度等。

胡泽平 研究员  清华大学药学院

报告主题:代谢异常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 TKI耐药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分别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医学学士、药理学硕士和PhD学位。后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Dr. Richard D. Smith组从事生物质谱和代谢组学方向的博士后研究。2012年受聘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任研究助理教授、儿童研究所代谢组学平台技术主任。2016年12月加入清华大学药学院。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痕量代谢组分析(代谢组学和代谢流)技术研发;疾病(肿瘤、病毒性疾病)、以及抗肿瘤药物耐药性的代谢重编程分子机制及新药靶标研究等。目前已在权威期刊如Cell Metabolism,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现任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青年编委。承担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等科研项目。

周兆才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报告主题:Hippo通路调控胃癌的分子细胞信号机制

周兆才,研究员,200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2008年先后在美国Brandeis和UPenn进行博士后研究,2009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回国,任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12年担任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973)子课题负责人,2013年担任中科院与高校联合交叉创新团队首席,2014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被授予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称号,2015年兼任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2017年入选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资助。目前担任Frontiers in Immunology、Cell Stress等国际学术期刊编辑,上海市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及面上项目。长期从事肿瘤发生与免疫应答的分子细胞信号机制研究,迄今已在JEM、Cancer Cell、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EMBO Journal、Cell Research、PNAS等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英文专著1 部。研究方向:肿瘤发生及免疫应答的分子细胞信号机制。

陈勇彬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报告主题:YTHDF1 links hypoxia adaptation and NSCLC progression

陈勇彬,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在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2012年在美国德州西南医学中心先后作为博士后和研究助理从事肿瘤与干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工作。2012年以“百人计划”引进回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并成立肿瘤信号转导研究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发生机制、干细胞多能性维持、抗肿瘤及提高干细胞功能新药筛选等。获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国家基金委优青,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云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云南省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第七届云南省青年科技奖等奖励。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包括共同)在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Genes & Dev, PLoS Biol, PNAS, Cell Research, Theranostics, Organic Letters等国际主流杂志发表论著40余篇。已获得多个项目的经费资助: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国家基金委优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73”项目和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各一项、云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等。担任Cancer Res, JBC, Cell Death & Disease, Molecular Cancer等杂志审稿人,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和中国遗传学会常务青年委员,云南省骨肉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学会常务委员等。

付丽 教授

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研究室主任

报告主题: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的病理诊断及解析

付丽 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病理学院 院士;中国女医师协会 副会长;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乳腺癌创新团队 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中国女医师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员会病理学组组长 两届副主委。

王建华 研究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报告主题:The role and mechnism of LINC00675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及跟踪计划;上海市卫生局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青年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1. 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2. 表观遗传修饰调控肿瘤发生发展;3. 肿瘤异质性。近5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0多篇,文章被引用(至2019年5月)超过4500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600次。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JCI, Cancer Res(4篇), Clinical Cancer Res, Journal of Path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回国后研究团队获得近20项国家和上海市科研项目资助。

邹强 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报告主题:CD8+ T细胞抗肿瘤功能的代谢调控

邹强,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主要研究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应答与耐受机制,聚焦T细胞代谢对肿瘤免疫的作用机制,系列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 Metabolism (2019),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J. Exp. Med. (2018) 杂志发表。邹强研究员先后获得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卫计委优秀青年医学人才项目等资助。

姜海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报告主题:Genome-wide characterization of drug resistance and sensitivity mechanisms

2011年-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2007-201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癌症研究中心,博士后;2000-2006年: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博士;1996-2000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士。研究方向:癌症的个体化治疗,癌症基因的功能与调控。

林树海 教授  厦门大学

报告主题:Mass spectrometry - based metabolomics explores cancer vulnerability

林树海博士现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课题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癌症代谢与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委员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细胞代谢分会理事。博士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曾在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任研究助理教授。有超过10年从事质谱技术、代谢组学和肿瘤代谢研究的经历,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两篇)、Cancer Research、PNAS、Theranostics、Cell Death & Disease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40余篇论文, H-index 20。课题组主要发展质谱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包括代谢组学,稳定同位素标记的代谢流分析和质谱流式细胞分析,特别是开展肿瘤微环境的代谢模式与重编程机制。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基本上整合了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细胞生物学,乃至数学建模。

黄劭毅 博士  武汉友芝友

报告主题:CTCBIOPSY循环肿瘤细胞临床应用新进展

黄劭毅博士,2001年获得武汉大学微生物系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武汉大学微生物遗传专业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美国2011年-2017年全美肿瘤医院排名第一)肿瘤生物学博士学位。黄劭毅博士在美国期间从事了多项基础及临床转化方向的研究,包扩抑癌印迹基因的功能研究、乳腺癌的甲基化研究、APC及KRAS突变的肺癌及结直肠癌的合成性致死的相关研究及临床转化。在《nature》《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等知名杂志发表了多篇研究文章,擅长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模型等大部分试验技术。黄劭毅博士回国后一直从事循环肿瘤细胞的相关研究工作及临床验证工作。

大会基本信息

癌症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探索其机理是有效防治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癌症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不断取得巨大进展,新技术与新方法不断革新。为了进一步推动癌症诊疗技术、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合作,延续首届会议“传承,创新,卓越,引领”的主题,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中心召开。

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转化医学网、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共同主办 。大会将邀请近百名国内外肿瘤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围绕肿瘤免疫、肿瘤代谢、微环境调控、肿瘤新技术等前沿科学热点问题同堂研讨、共同交流。参加本次会议,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10分。

大会日程

合作伙伴


注册参会


三人同行、一人免单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扫码/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通道


类别

注册费

常规注册

1500元/人

学生注册

1200元/人


联系我们

参会咨询

联系人:张  琴

手    机:17721325659(微信同号)

电    话:021-60539898

邮    箱:zhangqin@360zhyx.com

赞助合作

联系人:刘世豪

手    机:18501604437(微信同号)

电    话:021-60539898

邮    箱:liushihao@360zhyx.com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