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我的2019】马赛癌症研究中心黄灿,癌症靶向治疗的思考

首页 » 产业 » 快讯 2019-12-19 转化医学网 赞(245)
分享: 
导读
风云变幻又一年,在生物医药行业,2019年发生了哪些让你影响深刻的事?2020年你又怀有哪些期许?你一定想在岁末聊聊关于过去、关于选择、关于变化、关于未来,关于时代洪流中的我们······【我的2019】,讲述这一年的欣喜与收获,行业的思考与成长,汗水与感动,开启2020新篇章!
本期作者:黄灿,2017年被国家留学基金委派出到法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法国国家健康医学研究院特级研究主任Juan Iovanna教授,专业是人类病理学-专科肿瘤学,主要从事胰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目前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Cancers等杂志发表了十余篇重要论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01

癌细胞是由发生变异的正常细胞发展而来,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由于人体有强大的免疫系统,极少量的肿瘤细胞很快被杀死而发展不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加,多次分裂的细胞更容易发生基因变异,这时候总会有肿瘤细胞逃避了人体的免疫系统,然后继续变异,进而发展为癌症。以前我们常说对症下药,因为同一症状可以是不同的病,后来变成因病施药,而对于癌症来讲,还需要对人下药、千人千方,因为同一种癌症同一种分型与分期,不同患者的癌细胞突变位点不一样,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治疗时期的癌细胞突变群也都不一样。所以服用每一种靶向药物前,都应该以体检或活检的方式做癌症基因检测,这样才知道使用哪种分子靶向药物,这就是所说的个性化精准治疗。

所谓分子靶向药物,顾名思义瞄准癌细胞上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精准打击,由于其具有低毒副作用、高效率的特点,目前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的无靶向性的化疗药物。

截止目前,全世界有140多种抗癌分子靶向药物批准上市,并生产成1500多种药物制剂,此外每年还有几百种靶向药进行临床前验证、等待上市。然而癌症治疗面临的首要问题并不是靶向药物的覆盖不够全面,而是耐药性问题。癌症发现早期,通过手术切除,配合放化疗,治愈率还是很高的;对于晚期病人,癌细胞异质性程度很高,大都发生了转移,任何转移位点都有可能成为原发灶,由于它们数量极其稀少,无法手术切除,这时候使用靶向药物往往只是维持患者的生存期。此外,这些靶向药物有时还可能刺激癌细胞发生更多位点的突变,使之具有更强的转移能力,病人服用完这个靶向药,又需要服用另一个靶向药,身体越来越差,癌细胞却越来越强,患者越来越痛苦、,反而缩短了生存期,姑息疗法也因此被更多人所提倡,这实在是无奈之举。

在癌症治疗领域,相比过去是有所进步,癌症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和治愈率也在逐年提高,但是远远未达到人们的期望,攻克癌症还是需要更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02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癌症靶向药物了,然而却没有一款靶向固有无序蛋白的,因为这类蛋白没有稳定的三维结构,其空间结构随着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它们却广泛参与了各种细胞功能。

核蛋白NUPR1最早在二十年多前被我导师Juan在急性胰腺炎组织中发现,后来发现该蛋白在普通细胞中很少表达,几乎分布于细胞核中;而在癌细胞中,该蛋白大量表达,并弥散于整个细胞中,与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被认为是赋予癌细胞耐药性的重要蛋白。

通过最近三年的研究,我们发现一种叫三氟拉嗪的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靶向无序蛋白NUPR1用于癌症治疗,相关成果也发表在《Cancers》杂志上。今年《科学美国人》杂志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评选了2019十大新兴技术,经过四次虚拟会议,该研究也成功入选,成为2019全球十大新兴技术之一,这也是生物医学领域唯一入选的项目,这让我和导师十分高兴。

03

我想谈谈我对国外科研环境的看法。以我目前所在的马赛癌症研究中心为例,这里的研究人员,不管教授、学生、工作人员,我们都是完全平等的同事关系,可以自由探讨交流学术问题,不会存在身份差异,虽然少了师生情和同学情,却多了许多为癌症研究事业共同奋斗的战友。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目标,没有人会为了发文章而做新颖性不够的工作,因为这样的研究往往不会被支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花大量时间阅读文献,通过读文献提出idea,然后经过讨论觉得有价值而且有有可行性才去验证,接着才能得到支持做下去,可以说好的idea是做好科研的重中之重。

另外,印象最深刻的是组会上同事们之间互相汇报工作,虽然平时都是熟识甚至关系很好的同事,而在会议室里,往往只有针锋相对的纯学术讨论。大家从逻辑性、科学性、创新性上对研究设计发表最理想化见解,此时会议室就是学术的象牙塔,没人从你的实际情况出发替你或者实验去考虑,但这样对科研水平的提升非常大。

国外的大部分实验室硬件设施都很一般的,没有多么先进的实验仪器、也没有特别充裕的实验经费,科研却做的特别好,确实应该值得反思。人们常说一辈子专注地做好一件事,你就是专家,在国外好多人都是这样,大家为了兴趣而研究,专注于某一方面,却往往能够收获意向不到的结果。比如导师Juan,二十多年就研究一个蛋白,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者,这是我很欣赏的地方,这也是所有人该学习的地方,作为他带的最后一个学生,我也有责任和义务将这种持之以恒、求是求真的精神发扬下去。

04

个人认为,目前的抗癌药物不是靶点太少,而是靶向程度不够高。未来癌症研究的正确方向应该是降低甚至消除靶向药物的脱靶率,即对无该靶点的细胞没有或几乎没有细胞毒性,这样癌症才可能真正作为慢性病,带癌健康生活也就成为一种常态。

前两年我们不断研发和筛选新药,发现了一款新的靶向NUPR1蛋白的药物,我们命名为ZZW115,相比三氟拉嗪,它的靶向特异性更高,毒副作用更小,我很幸运全程参与了整个项目的研发与研究工作。目前我们在细胞和动物上都做了很多实验,发现它能够有效治疗多种实体癌和液体癌,效果特别的好,准备将这个药物推向临床。另一方面,我也在挖掘该药物更多的生物学功能,以期望推动医学进步。

黄博士分别就行业感悟与体会、今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大事、对国外科研环境的看法、对行业及自身未来的期望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分享了自己一年来的感受与体会,让我们看到了“法国留学人”这一视角下的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关于自身、关于行业、关于未来,相信你一定也有日夜努力后的收获、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想表达,转化医学网希望成为你的“出口”,让更多的同行看到你对生命科学的热情,对行业未来的看法。所以,快快投稿来吧,我们等你!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