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王硕等发现肠道内的这种共生菌可促进肿瘤免疫监视,抑制结直肠癌!
导读 | 肠道微生物群在结直肠癌(CRC)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组织驻留共生菌对CRC免疫监测的影响仍然知之甚少。 |
近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王硕、北京大学夏朋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亿等在Cell Host & Microbe上发表了题为“Tissue-resident Lachnospiraceae family bacteria protect against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by promoting tumor immune surveillance”的研究。该研究揭示了组织驻留菌群在早期预防癌变中的重要性,并阐明了共生菌在免疫监测中的积极调节作用。
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3.01.013
研究背景
01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结直肠癌的进展受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肿瘤微环境由代谢物、免疫细胞和微生物组成。它们之间的串扰与CRC的进展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微生物组成的动态变化与结直肠癌的进展有关。例如,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是一种厌氧共生细菌,与CRC的进展密切相关。Fn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转化细胞的自噬有关。Fn还通过调节先天免疫信号通路与CRC患者的化疗耐药有关。近年研究发现Pa可激活NF-κB级联,加速CRC发育。然而,寄生在组织中的共生细菌在抑制CRC发展方面的有益功能,特别是在免疫监测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癌症的发展是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来调节的,这一过程也被称为癌症免疫编辑。癌症免疫编辑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肿瘤“消除”、“平衡”和“逃逸”。在肿瘤启动过程中,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检测正在发展的肿瘤或转化细胞,并在它们临床表现出来之前消除它们。转化细胞的早期消除失败会导致免疫微环境的变化,导致恶性细胞的“逃逸”,进而导致肿瘤进展。
免疫缺陷模型表明,肿瘤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在控制肿瘤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细胞毒性CD8 T细胞可以识别转化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并通过释放细胞毒颗粒或分泌促炎细胞因子直接靶向肿瘤抗原。此外,最近的研究发现,微生物群可以调节晚期肿瘤的免疫治疗结果,表明细菌与免疫微环境之间存在相关性。然而,对肿瘤起始免疫监测的保护性共生菌尚未得到很好的阐明。
研究结果
02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分析了结直肠癌患者结肠组织的组织内细菌。研究团队发现,在正常组织中,胃球菌 (Rg)、Blautia producta (Bp)、Dorea formicigenerans (Df)等毛螺菌科细菌富集,而肿瘤组织中,具核梭杆菌和厌氧消化链球菌等富集。在具有免疫能力的小鼠中,组织驻留Rg和Bp可减少结肠肿瘤的生长并促进CD8 T细胞的活化。
在机制上,组织内Rg和Bp可降解可溶性甘油磷脂,抑制CD8 T细胞活性,维持CD8 T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研究人员单独使用溶甘油磷脂发现可促进肿瘤生长,而Rg和Bp注射液可抑制肿瘤生长。总的来说,组织内毛螺菌科细菌促进CD8 T细胞的免疫监测功能,并控制结直肠癌的进展。
研究摘要图
研究意义
03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揭示了组织定居毛螺菌科细菌(Rg和Bp)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并诱导免疫监视功能。研究人员表示,在未来,几种毛螺菌科细菌可以作为益生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癌症。(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3.01.013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