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重磅!清华大学/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再取进展

首页 » 《转》译 2023-07-09 转化医学网 赞(2)
分享: 
导读
导读:在秀丽隐杆线虫(C. elegans )中,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开始以CED-3的激活为标志,这一过程需要CED-4凋亡体的组装。活化的CED-3与CED-4凋亡小体形成全酶,切割多种底物,导致不可逆的细胞死亡。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CED-4促进CED-3激活的潜在机制仍然难以捉摸。

近日,清华大学/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在知名期刊《Life Science Alliance》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CED-3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组装了不同的CED-4/CED-3复合物来模拟CED-3的顺序激活阶段,并确定了它们的冷冻电镜结构。除了先前报道的晶体结构中的八聚体外,CED-4单独或与CED-3复合物以多种寡聚态存在。在生化分析的支持下,该研究发现保守的CARD-CARD相互作用促进了CED-3的激活,并且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启动受到CED-4凋亡的动态组织的调节。


https://www.life-science-alliance.org/content/6/9/e202302056

研究背景

 01 

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又称细胞凋亡,在后生动物中保守存在,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凋亡的执行以被称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细胞杀伤蛋白酶的激活为特征,它包括启动剂和效应半胱天冬酶。启动半胱天冬酶可被凋亡细胞等蛋白质机制激活,而效应半胱天冬酶可被启动半胱天冬酶直接切割和激活。这一保守的凋亡途径首先在秀丽隐杆线虫中被发现,其中CED-3 (cell death abnormal, CED)是唯一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CED-3是一种无活性的酶原;其激活要与CED-4凋亡体相关。在发育过程中,秀丽隐杆线虫中的131个细胞被程序化地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位置死亡,导致成虫中的959个细胞死亡。为了启动细胞死亡,EGL-1被转录激活并与CED-9特异性结合。

在CED-4凋亡小体存在的情况下,CED-3在多个位点发生自裂,导致CARD结构域和催化结构域分离,后者包括大亚基和小亚基。低温电镜初步分析表明,CED-3的催化结构域被安置在CED-4细胞凋亡的巢中。CED-3的L2 '环(389-406残基)肽与CED-4凋亡细胞结合的晶体结构揭示了CED-3催化结构域与CED-4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然而,CED-3和CED-4之间保守的CARD-CARD相互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


CED-3活化和活性调控的工作模型

研究过程

 02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了系统的结构和基于结构的生化分析,揭示了CED-3激活的机制。

通过比较不同Ced-4/Ced-3复合物的数据集,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不同CED-3区域的存在有可能稳定该复合物的特定低聚物态。那么,CED-4六聚体的功能是什么呢?在CED-3活化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CED-4凋亡小体在CED-3活化中具有意想不到的抑制作用。这一现象在其它同源物中未见报道。高浓度的六聚体可能会短暂地隔离CED-3单体,从而阻止其二聚化或活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假设CED-4六聚体可能代表了CED-4凋亡体的早熟状态,并有助于调节CED-3的激活。

与哺乳动物同源的Apaf-1凋亡小体通过CARD-CARD相互作用结合4-5个caspase-9分子不同,有报道称CED-4凋亡蛋白与CED-3催化结构域的两个分子结合。CED-3酶原在Asp221后可被裂解,分离出CARD结构域和催化结构域。因此,CED-3催化结构域的其余两个分子可以被其他CED-4分子释放并进一步激活,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基于最新的结构和生化数据,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CED-3的活化模型。CED-4二聚体在CED-9隔离解除后自发组装。然而,大多数可能形成早熟的六聚体。失活的CED-3酶原与CED-4凋亡细胞结合,启动CED-3活化,这一过程需要CARD-CARD相互作用。活化的CED-3获得增强的蛋白酶活性,从而激活更多的CED-3酶原。CED-3催化结构域与CED-4结合形成七聚体或八聚体,其中CED-3表现出增强的蛋白酶活性。

为了进一步了解CED-4对CED-3的激活机制,该研究组装了不同的CED-4/CED-3复合物来模拟CED-3的顺序激活阶段,并确定了它们的冷冻电镜结构。CED-4和CED-3之间的CARD-CARD相互作用在全酶的结构中得到了彻底的表征。

研究意义

 03 

该研究观察到CED-4凋亡小体和CED-4/CED-3复合物的多种低聚状态,这为CED-4促进CED-3活化的机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见解。(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s://www.life-science-alliance.org/content/6/9/e202302056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