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共济未来,生机盎然——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今日在张江开幕

首页 » 产业 » 快讯 2023-10-17 转化医学网 赞(2)
分享: 
导读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10月16日,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下称“产业周”)开幕活动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本届产业周为期五天,以“共济未来,生机盎然”为主题,以创新成果树立行业标杆、以龙头企业引领行业趋势、以丰富活动推升行业热度、以深度交流落实办会宗旨,由1场高规格的开幕活动、近40场高水平的同期活动组成,并于全年举办产业周系列活动,形成“5+360”(即产业周5天集中活动,360天常态活动)的活动格局。
本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由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作为主办单位,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为战略合作伙伴。
国际药学联合会(FIP)主席保罗·辛克莱(Paul Sinclair),2022、2001年两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卡尔·巴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等海内外顶尖专家受邀出席,与来自罗氏集团、莫德纳、美敦力、上药集团等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知名创新标杆、一流科研院所、顶级投资机构的150余名企业家、投资人、高管齐聚开幕现场,共同聚焦全球产业创新趋势,合力打造开放通融的产业格局,深入探讨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未来。
抢打“先手牌”,创新策源驰而不息
上海是中国现代医药产业的发源地。而今,上海也始终在生物医药创新驱动的道路上持续飞驰。开幕活动上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能力持续领跑,1-8月,上海共获批1类创新药临床批件133件,其中细胞与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批件20件;8个医疗器械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
其中,在浦东张江,已成功涌现出一批首发、首创成果,今年共诞生4款1类新药,2个3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截至今年9月,张江自主研发1类新药累计获批上市已超过20个,占全国比重的近1/5;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超过20件,占全国的10%;药物管线总数超过1300个,1类新药占比超过一半,国际国内双报超过1/3,超过50款新药处于临床II期以后阶段。
开幕活动现场,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Severin Schwan)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上海具备科研机构、临床研究、监管体系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如果再加上更优的商业模式和政策框架,上海将如虎添翼,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 施万(Severin Schwan)
本届产业周开幕活动上,针对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和医疗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上海发布了三大行动方案,在全国率先打出“先手牌”。
● 其中《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 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抢抓全球生物经济变革新浪潮,把合成生物技术作为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上海市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致力突破基因治疗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临床研究和转化能力、推动生产工艺进步、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全面提升上海基因治疗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和产业发展能级;
《上海市促进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在形成产医融合、数智驱动和开放领先的创新体系,打造一批国内领先乃至国际先进的创新医疗机器人产品。
通过三大行动方案的实施,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主打“数字化”,数实融合进无止境
当前世界科技创新大潮澎湃汹涌,全球数字化进程方兴未艾。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无疑具有标杆意义。
《2023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图谱》发布现场

开幕活动现场,《2023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图谱》(下称“图谱”),正式发布。图谱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生物医药数字化专委会、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制,系统勾勒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全貌,展示了六大核心应用、四大产业平台和六大关键技术的部分代表性企业。

六大核心应用涵盖了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质控和管理的关键领域。四大产业平台包括数据中台、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六大底层技术包括大数据、物联网、数据孪生、混合现实、区块链和5G。以上核心应用、产业平台和底层技术共同构成了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称,“由衷希望通过本次图谱的发布能为产业界提供借鉴和参考,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探索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和路径,推动产业拥抱数字新时代,共创美好新未来”。

上海是率先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城市。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始终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一直以来都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此前已经涌现出一批生物医药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在图谱中,不少上海企业“谱上有名”。此次图谱在开幕活动上发布,也是对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肯定与鼓舞。
力推“国际化”,全球合作蹄疾步稳
上海是中国的开放枢纽门户。三十年前,生物医药“上海号国际快线”率先接轨世界,快速链接内外。现今,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正成为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大格局中的重要节点。
“上海市创新药械出海国际合作伙伴启航仪式”在现场举行
开幕活动上“上海市创新药械出海国际合作伙伴启航仪式”举行,阿斯利康、罗氏、礼来、拜耳、勃林格殷格翰、赛诺菲、强生、美敦力、波士顿科学、泰格医药、艾昆纬等,作为上海生物医药产品出海合作伙伴网络的代表共同发布启航。据悉,此举是上海为本土创新类企业精心打造的一揽子出海助力方案中的一环,在研发端引导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在市场端打造服务出海创新格局,助力上海智慧,尽早惠及全球。
张江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药业(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臧雨果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作为率先推进MAH制度试点工作的参与企业,勃林格殷格翰积极发挥跨国药企优势,引入国际上市许可人及合同生产领域经验。2019年,勃林格殷格翰与百济神州达成了替雷利珠单抗上市后商业化供应协议。未来五年,公司计划在华研发投入超40亿元人民币。其中,人用药品业务预计到2029年将收获超过30项注册审批成果;动物保健业务未来五年预计将有超过15种新产品、新适应症在华获批上市,覆盖经济动物和伴侣动物的关键物种。 
《创新国际化和产业国际化》对话
围绕如何利用全球化资源,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开创产业的全球发展新局面,开幕活动现场与会各方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在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沈波现场主持的《创新国际化和产业国际化》对话中,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百济神州全球总裁、首席运营官吴晓滨,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强,复星国际有限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顾宇韶建议,可以用好上海的开放创新、人才集聚、临床研究等综合优势,在培育初创企业、推进医疗研发等方面,继续与在沪的Big Pharma(大型制药公司)持续深化合作,借助成熟的全球化资源,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 顾宇韶
吴晓滨则提出,打造全球性Big Pharma离不开First-in-Class(首创新药)和Best-in-Class(同类最优)的创新,在以上海为代表的关键节点城市布局,营造全球化创新生态链,不但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更将深化产业合作,助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百济神州全球总裁、首席运营官 吴晓滨
张强称,坚持深耕上海,面向全球,在协同创新上积极谋篇布局,以底层技术突破带动上下游要素聚集,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做强产业集群,在沪创出全球影响力。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强
陈启宇则以复星扎根上海,茁壮成长的事例说明,立足上海充分发挥全球化与生态协同能力,“全球组织+本地经营”所展现的巨大发展空间。
复星国际有限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 陈启宇
据悉,本届产业周还将首次开展海外分会场活动。时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上海组织了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等20家高校机构、标杆企业代表共同前往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并在随后访问哈萨克斯坦,共同探讨医疗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推进国际生物医药项目合作,促进上海创新药械落地,分享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关制度经验,凝聚开放合作发展共赢共识。
壮大“生态群”,产业雨林生机盎然
“独木不成林”,经过三十年矢志不渝的大力发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逐步从平面化的“生态圈”,升级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空间链”五链融合的热带雨林般的“生态群”。

在空间链的部分,上海始终承诺,要让“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张江研发+上海制造”一体化布局,蔚然成风。在此次开幕活动上,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国资委、市药品监管局联合制定的《上海市加快生物医药智造空间建设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将进一步强化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空间保障,助力企业抢抓产业发展机遇。

根据该计划,今后两年上海全市将开工建设生物医药标准厂房总规模近500万平方米,形成生物医药“孵化-研发-中试-产业化”梯级产业载体新体系,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新高地。该计划还将支持张江、临港、外高桥等开发主体开展生物医药智造空间建设,找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制造的“智高点”,为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夯实基础。

当前一个“热带雨林”般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在上海加快成型。在本次开幕活动上,中外产业主体积极分享观点,共同建言共创产业高地。

莫德纳首席执行官斯特凡·班赛尔(Stéphane Bancel)称,充分感受到中国、上海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心和行动,对产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将加快推动莫德纳项目落地上海,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加速创新研发,更好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夏瑜表示,民营创新企业的创新药物在海外研发成功后,需要国内资源能够迅速跟进并实现药物引进,很高兴看到现在机制正在不断完善。
在《产业集聚发展与生态服务体系建立》的讨论中,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中国区执行合伙人吴淳在现场抛出了一个“难题”,生态汇聚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要如何培育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中国区执行合伙人 吴淳
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鲁白从创新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入手,剖析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体系建设。他以原创新药为例,不同领域跨界合作协同创新带来研究模式、方法、工具的新变化;大学、科研机构、医院、企业等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助力从基础研究到转化研究再到应用全过程,打造“产学研医”新生态。
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 鲁白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谢其润则认为:创新链要精准对接产业链,注意科研成果快速转化的市场价值。她表示,通过头部创新药企链接全球产学研资源,打造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平台,探索全球创新靶点,塑造License in - License out正循环,正式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实现对全球前沿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谢其润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以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模式为例,阐述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性。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 徐浩宇
关于资金链赋能产业链创新链的话题,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昆介绍了其做好生态圈专业服务者的心得和思考,并点赞了今年上半年发布的《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投资促进伙伴计划》。他表示,这一计划提出生物医药企业投资促进的“一门式服务”,正在对于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朋友圈”发挥积极作用。
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昆
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性生物医药产业活动品牌,此前,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国内外业界反响热烈,各类创新成果亮点纷呈,对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效果显著。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上海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30周年。1993年,上海将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列为上海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吹响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号角。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历经了中国创新药“从无到有”,从“全球输入”到“输出全球”,从“中国新”到“全球新”的跨越,成为作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由小到大、由弱至强最具代表性的实践缩影,这也赋予了本届产业周回顾总结、继往开来的特殊意义。
以产业周为契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正汇聚全球目光、集聚全链要素、荟萃前瞻思想、推动创新策源,以国际一流的产业生态与全球共享上海生物医药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无限发展机遇,全面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