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苏佳灿团队最新Bioact. Mater.成果:初代软骨类器官促软骨修复研究

首页 » 产业 » 快讯 2024-02-21 转化医学网 赞(116)
分享: 
导读
苏佳灿教授团队致力于骨/软骨类器官研究与转化,希望尽快实现骨/软骨类器官从1.0版本向2.0、3.0版本的跨越,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相关成果已发表多篇骨/软骨类器官论著.

骨关节炎(OA)作为一种全球普遍的软骨退行性疾病,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负担。现有治疗手段难以有效实现关节软骨修复。近期研究焦点转向了体外培养的软骨类器官,它不仅能够模拟天然软骨的功能,还能促进宿主组织的修复,为软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提供了创新策略。尽管如此,目前普遍采用的类器官培养基质,如Matrigel,因其来源动物、批次间差异以及成分不透明性等问题而受限。鉴于此,开发具有高度可控性、定制化能力及成分明确性的新型培养支架材料,对于推动类器官技术和组织工程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等资助下,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苏州大学等科研团队通力合作,采用光交联与自组装技术的微流控集成系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RGD-丝素蛋白-DNA水凝胶微球(RSD-MS)并基于此构建了初代软骨类器官(COP)(图1)。制备的RSD-MS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良好的溶胀性能和适宜的降解性。其中,通过阿利新蓝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等实验证明,RSD-MS在促进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生物活性,BMSCs在微球表面培养14天后,可形成COP(图2)。最后,将RSD-MS和COP植入SD大鼠关节软骨缺损模型中进行软骨修复功能验证。肉眼观测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均显示COP可以加速软骨再生修复(图 3)。该项探索工作证实了RSD-MS可作为一种构建和长期培养软骨类器官的理想材料,为软骨再生和组织工程提供了一种创新策略和材料选择。


图 1 . (A) RGD-SF-DNA微球的制备。(B)初代软骨类器官(COPs)的构建及其促软骨修复示意图。


图 2. (A) SF-DNA微球(SD-MS)和RGD-SF-DNA微球(RSD-MS)的显微镜观测图。 (B) SD-MS 和 RSD-MS的SEM图。 (C) BMSCs在transwell系统中与SD-MS 和RSD-MS共培养3, 7, 和14 天的阿利新蓝染色图。(D) SD-MS 和RSD-MS负载BMSCs 共培养1, 3, 7 和14天的细胞核染色与细胞骨架染色图。 (E) COP的免疫荧光染色图。


图 3. COP促软骨再生修复功能验证。(A)体内植入实验分组和时间点。(B)术后5周和10周软骨缺损修复实物图。(C)术后5周和10周软骨缺损修复ICRS评估热图。(D)术后10周再生软骨表面粗糙度。(E)术后10周再生软骨表面AFM图。
苏佳灿教授团队致力于骨/软骨类器官研究与转化,希望尽快实现骨/软骨类器官从1.0版本向2.0、3.0版本的跨越,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相关成果已发表多篇骨/软骨类器官论著。之前团队系统阐述了3D生物打印技术和骨/软骨类器官开发所需的生物材料 ( Y. Zhang et al. Small, 2023, 2302506,IF:13.3; S. Chen et al. Bioactive Materials, 18 (2022) 15-25,IF:18.9);探讨了器官芯片技术,旨在改善骨/软骨疾病研究与药物筛选技术 ( Y. Hu et al. Bioactive Materials, 25 (2023) 29-41,IF:18.9);首次提出人工智能与类器官技术融合,以优化疾病模型构建、药物筛选和个性化医疗应用(L. Bai et al. Bioactive Materials, 31 (2024) 525-548,IF:18.9)。同时团队正探索利用DNA水凝胶构建骨/软骨类器官的新策略,包括促进临界尺寸骨缺损修复的多相DNA水凝胶(Y. Han et al. Bioactive Materials, 35 (2024) 1-16,IF:18.9);促进软骨分化表面硬度可调的双网络DNA-丝素蛋白水凝胶(Z.Y. Zhou et al. Materials Horizons, 2024, IF:13.3)以及本项目所构建的用于长期培养软骨类器官的RGD-丝素蛋白-DNA水凝胶微球。
该项研究工作以“Boosting Cartilage Repair with Silk Fibroin-DNA Hydrogel-Based Cartilage Organoid Precursor”为题发表在《Bioactive Materials》(中科院1区,IF: 18.9)。苏佳灿教授、耿振副研究员、杨茹副主任医师和井莹莹副研究员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沈聪昳博士、王健博士、李广峰博士和郝舒悦硕士为文章的并列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 org/10.1016/j.bioactmat.2024.02.016.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