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11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将研发鼻咽癌疫苗

2015-07-13

  鼻咽癌别名“广东瘤”,这一病名被提出已经142年。全球80%的鼻咽癌病例发生在中国,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广东等省份。今年鼻咽癌风险预警芯片面世,让科学预测鼻咽癌成为可能。开发这个芯片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团队,正谋划一件大事——启动鼻咽癌疫苗的研制。这意味着,广东科学家们对鼻咽癌长达半世纪的围剿进入全新阶段。   测基因 &ems...

新疆医科大学原副校长李斌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2015-07-09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日前,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批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对新疆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副校长李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经查,李斌严重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收受礼金;利用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的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工程项目建设、土地租赁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收受巨额贿赂;...

艾滋病毒发现者受聘上海交通大学全职教授

2015-07-08

  艾滋病毒的发现者、2008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吕克·蒙塔尼18日受聘成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蒙塔尼现任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防治基金会主席,因1983年发现艾滋病的起因HIV病毒而闻名,这一发现直接引领了对血液样本中抵抗HIV病毒的研究,蒙塔尼因此获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蒙塔尼18日在受聘仪式现场说,他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自己在交大的科...

牛津大学提名史上首位女校长

2015-07-08

  据英国媒体报道,圣安德鲁斯大学校长露易丝·理查森(Louise Richardson)教授获牛津大学提名为执行校长,或将成为牛津史上首位女校长。   理查森教授在2009年加入圣安德鲁斯大学,此前在美国哈佛大学担任要职。如果她的提名正式获得通过,她将是该校建校将近8个世纪以来首位女性校长。   理查森将取代即将前往纽约大学就职的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米尔顿(Andre...

复旦大学和自然出版社将联合出第二本大陆自然合作期刊

1970-01-01

7月6日,中国上海――自然出版集团和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宣布,将借助复旦大学及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优势,合作出版开放获取期刊npjMolecular Phenomics(《npj-分子表型组学》)。该刊将从今年10月起接受投稿。 新刊将为表型组学这一新兴学科领域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提供一个发表平台。表型组学主要研究基因-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生理和生化的全部表征及其...

美国本特利大学教授因学术不端被撤稿31篇

2015-06-30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消息,由于学术行为不端,美国本特利大学前教授James E.Hunton被撤稿31篇。   James E.Hunton教授在2012年因陈述错误撤销一篇《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view)论文,随后 James E.Hunton便因家庭及身体方面原因辞去本特利大学(Bentley University)教授职务。 ...

北京中医药大学师生三人骗课题费75万获刑

2015-06-29

  利用担任课题负责人的便利,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澎涛与其学生王甫采取虚列支出的方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套取课题经费75万余元到妻子账户中。一审法院以贪污罪,分别判处三人5年至11年不等有期徒刑,后三人不服提出上诉。记者昨天获悉,市三中院驳回三人上诉,维持原判。   审计发现财务问题   2012年,国家审计署经审计...

复旦大学长江学者Cell子刊癌症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复旦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证实,DNA-PKcs中一个非典型的溴结构域(bromodomain)通过识别H2AX上一个放射线(IR)诱导的乙酰化赖氨酸促进了DNA损伤反应和辐射抵抗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Cell出版社旗下子刊《Chemistry & Biology》杂志上。 复旦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卡罗来纳大学...

中山大学最新研究解析抑癌miRNA

1970-01-01

   MicroRNA(miRNAs)是一类分布广泛的非编码蛋白质的RNAs,功能是负调控基因的表达,它们调节着多种生物学信号通路。生物信息学数据显示,每个miRNA可以调节数百个靶基因,这也表明miRNA可能影响所有的信号途径。最近有证据究表明,miRNA突变或异位表达与多种人类癌症相关,miRNAs可以起到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的功能。研究表明miRNA可...

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五所大学

2015-06-26

大学(university)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粗略的表示“教师与学者团体”。下面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五所大学。 5 、萨拉曼卡大学 University of Salamanca(萨拉曼卡镇,西班牙,建立于1218年) 萨拉曼卡大学建立于1134年,1218年阿方索九世给予创立皇家宪章(估计之前不被承认……...

广州中医药大学“30后”学霸80岁博士毕业

2015-06-26

  活到老、学到老,80岁了还拿个博士学位,简直是心灵的鸡汤、励志的典范,而老爷爷学习的初衷是:   因为爱情   ……   肖建喜 “90后”的毕业生“弱爆了”,“30后”的80岁毕业生来袭,昨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举行201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80岁的王炳霖针灸推拿学博士毕业,成为今...

德国卢森堡大学研究人员因数据造假被撤稿

2015-06-26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消息,由于论文的第一作者被调查出有学术不端的行为,《致癌基因》(Oncogene)准备撤销德国卢森堡大学一研究小组的的一篇论文。   该论文主要研究某基因在乳腺癌细胞入侵时发挥的作用。该论文于2010年发表,2012年就经调查确认论文第一作者Guillaume Vetter博士学术不端,但直到现在该稿件还未被撤销。对此,卢森堡大学生...

复旦大学发表全球第一个脑膜脓毒黄杆菌 全基因组完成图

2015-06-24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陈力课题组在国际上第一次获得了完整的脑膜脓毒黄杆菌全基因组序列,为该菌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成果于2015年6月25日发表在最新一期Genome Announcements(基因组通报)杂志上。文章的主要作者有,孙桂芹,王蕾,策力木格和陈力等。   脑膜脓毒黄杆菌,学名为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

香港理工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揭示癌症基因关系

2015-06-24

  23日从香港理工大学获悉,该校癌症基因组的大数据分析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建立一个创新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分析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在癌症中基因网络的失控机制。   这项突破是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讲座讲授翁一鸣、陈颖志和黄思铨联同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专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所取得的成果。   研究团队还发现诊断及治疗慢性骨髓细胞白血病的潜在标靶基因——核磷蛋白(NPM1)及...

专业解读:东京大学宣布可利用新型纳米胶囊准确攻击癌细胞

1970-01-01

昨天,一则题为“东京大学宣布可利用新型纳米胶囊准确攻击癌细胞”的新闻报道发表在新华视点微博,然后迅速在各大媒体相互转载。该新闻简要提到了东京大学一个课题组开发出了可以精准定位癌细胞的纳米胶囊,或许能够在五年内上市。该新闻极大鼓舞了人心,有的人甚至觉得是发现了癌症的万灵药,癌症的治愈指日可待,对于癌症未来我们不用忧虑。 然而,癌症,作为一种存在着诸多形式的疾病...

为向人类“头移植”发出终极挑战 哈医大学者将尝试猴脑移植

1970-01-01

18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哈医大二院任晓平教授宣布,将带领他的团队尝试首例灵长类动物脑部移植,进而向医学最前沿的人类“头移植”发出终极挑战。 1999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任晓平参与完成了世界首例人体手移植手术。2012年,任晓平回到故乡哈尔滨,并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转化医学中心及附属第二医院组建了他的科研团队,开始尝试小鼠、猴动物头移植。2013年,在...

同济大学王启刚教授团队取得多功能纳米生物探针研究重要进展

1970-01-01

纳米凝胶,即纳米尺寸的凝胶,是高分子通过化学/物理交联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纳米颗粒,广泛应用于在药物传输、生物成像应用中。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凝胶既有凝胶体系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点,又能结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功能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最近,同济大学化学系王启刚教授团队在多功能纳米凝胶基生物探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最新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Nature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G蛋白偶联受体(GPCRs)重要调节蛋白β-Arrestin1通过炎症介导的Akt信号推动了肝细胞癌变。这些研究成果发布在6月16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吴斌(Bin Wu)教授和陈规划(Guihua Che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

厦门大学PNAS表观遗传学新文章

1970-01-01

   来自厦门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证实,热休克蛋白HSP70精氨酸甲基化调控了维甲酸介导的RARβ2基因激活。这项研究发布在6月16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厦门大学药学院的刘文(Wen Liu)教授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Michael G. Rosenfeld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刘文教授主要从事表观...

屠呦呦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

1970-01-01

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官方公布获奖信息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员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同获此奖的还有纽约医学院从事抗疟疫苗研究的露丝(Ruth S. Nussenzweig)和维克多(Victor Nussenzweig)两位教授。该奖将于今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