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80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科学家阐明肥胖和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

2015-08-22

  众所周知,肥胖是一种乳腺癌的风险因子,但研究者们并不清楚肥胖和乳腺癌的具体关联,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塔夫斯大学等处的科学家们就揭开了肥胖引发乳腺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的原因,这或许是促进乳腺细胞癌变的机制,该研究对于后期开发新型的乳腺癌诊断及治疗策略提供了一定帮助。   研究者Kuperwasse...

吴一龙教授:肺癌有望变慢性病

2015-08-21

  8月18日上午,肺癌病人张丽(化名)从IC U转入普通病房。她这一周都在生命线上挣扎,终于挺了过来。今年72岁的张丽患肺癌8年,8年前癌细胞就已经在胸腔内转移,她的心愿是想看到孙子出生。幸运的是,张丽被检测出来是E G F R基因突变型肺癌,针对E G F R基因突变这个靶点,她服用过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靶向药物,看着2个孙子、1个孙女相继出生并活泼可...

Nature:同性恋者在科学研究领域更受接纳

1970-01-01

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统称为LGBT)似乎在科学界混的更好。一项美国调查表明,相对于其他职业,这些同性恋者(或双性恋)在科学界似乎更加得到同行们的尊重。调查还发现,在女性较多的领域(如社会科学领域)相对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研究人员们更容易接受LGBT人群。 Queer in STEM调查团队评估了在自然科学、科技和数学领域超过1400个LGB...

女性伟哥将上市!FDA批准Addyi(flibanserin)用于治疗女性性欲障碍

1970-01-01

【新闻事件】:FDA批准了Sprout的Addyi(flibanserin)用于女性性欲障碍。这是历史上第一例恢复性欲的药物。由于Addyi和酒精有严重相互作用,所以只有特殊药店才能发售这个产品。主流媒体通常把Addyi报道成女性伟哥,但Addyi既非性功能障碍药物,也不能增强正常人性欲,所以对任何性别这都是第一例。 【药源解析】: Addyi是5HT1A激动剂和5...

MIT团队研发用于传染性疾病检测的多通路免疫检测方法

2015-08-21

  研究中的设备的详细细节本周发表在了《journal Lab Chip 》,并在位于波士顿的the National Meeting & Exposition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展览上进行了展示。这种设备使用带有抗体的银纳米粒子,能够靶向传染性病原体,并且这种设备不需要电力、冷餐,专业的试剂或者其他...

《柳叶刀》:工作狂,你拼的是性命

2015-08-21

  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最近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表明,工作时间长会显著提升中风和冠心病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加班加点地工作的确不利于健康,甚至会危及你的生命。   为了研究工作时间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伦敦大学学院的Mika Kivim?ki教授领导研究团队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他们在25项研究的数据中分析了工作时间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Science:DNA断链如何保存基因组完整性?

1970-01-01

   为了复制和修复目的的基因组编辑,是通过内切酶来操作的,它能在非常特异的位点切割DNA链。这些位点被称为“限制性位点”,是由核苷酸的回文序列组成。断裂DNA叉的修复还没有得到完全理解;此外,科学家想确定断裂诱导的复制(BIR)――一种基因组重排修复机制,如何避免基因组不稳定性(可导致快速进化、适应性和肿瘤发生)。 双链断裂对于细胞来说,是特别...

南京医科大学Nature子刊发表GWAS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南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关联分析鉴别出了中国汉族人群中新的先天性心脏病风险位点。这项研究发布在8月18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南京大学的胡志斌(Zhibin Hu)教授、莫绪明(Xuming Mo)教授以及西南大学的罗凌飞(Lingfei Luo)教授是这篇论文...

统计技术帮助癌症研究人员了解肿瘤的构成 针对性护理

1970-01-01

今天,在西雅图举办的2015联合统计会议(JMS2015)上研究人员提出了用于分析新一代测序数据的新的统计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帮助科研人员研究不同生物体的基因,如人类肿瘤,而且能够提出个性化的癌症治疗方案。 北岸大学医院计算机基因组和医学研究所项目主任,芝加哥大学生物统计学副教授Yuan Ji,在他的题目为“人类癌症异质性的贝叶斯模型”演讲中,...

研究评估了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多基因检测产品的作用

2015-08-19

  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了《JAMA Oncology》杂志上,来自马萨诸总医院,斯坦福大学和其他方面的研究人员使用多基因产品测序,在超过1000名具有个人或者家族性乳腺癌/卵巢癌遗传史的BRCA1/BRCA2阴性突变患者中,来寻找可能的临床风险。   该团队后来集中关注于40名志愿者,她们都有被认为是有害的基因突变,而另外2...

著名医学期刊:女性身高影响早产风险

2015-08-19

  最近,发表在美国著名医学杂志《PLOS Medicine》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身材较矮的母亲有较短的妊娠期,产出的婴儿也较小,早产的风险也比较高。该研究表明,母亲的身高直接影响着早产的风险。   美国畸形儿基金会早产研究中心Ohio Collaborative(March of Dimes Prematurity Research ...

三大杂志同时揭示胃肠癌中的跳跃基因

2015-08-18

  近日刊登在Nature Medicine、Genome Research及PNAS上的三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人类癌症组织进行活检均发现了在许多胃肠癌发生期间患者机体所谓的LINE-1跳跃基因处于激活的状态;研究者指出,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人类基因组常规元件中跳跃基因的插入可以引发人类患癌,但研究结果却表明这些转座子(跳跃基因)或许可以帮助作...

滥用抗生素有多糟:耐药性或致超级细菌

1970-01-01

  抗生素目前在中国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   “中国是抗生素的使用大国,每年生产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全部自销,人均消费138克,是美国的10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副所长雷鸣近日表示。   2015年初,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指出,中国应将抗生素耐药感染列入2016年将在北京举办的G2...

清华施一公院士Nature发布突破性成果

1970-01-01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剑桥生物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采用单颗粒冷冻显微镜首次获得了完整人类γ-分泌酶(γ-secretase)的原子结构,研究结果发布在8月17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剑桥生物医学院的Sjors H. W. Scheres及白晓晨(Xiao-chen Bai...

开创性癌症物理学项目或前功尽弃

2015-08-17

  自2009年起,美国部署的一项雄心勃勃的抗癌计划已经划分了第二轮拨款。但该计划的一些奠基者,即肿瘤物理学家则抗议称,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拨款已经迷失了该计划最初的愿景。   今年6月,NCI宣布,它将会给下属4个癌症物理科学中心(PS-OC)连续5年拨款,每年划拨200万美元。但这些受资助的项目根本难以产生改变现有模式的研...

痴呆提前至40岁 “流行性沉默”是早期病发症状

1970-01-01

一项研究表明,20年前,早发性痴呆通常在60岁年龄段的人身上被诊断出,但如今早发性痴呆的患者年龄比之前小很多,甚至有些人在40岁就被诊断出患有痴呆。这项研究,跨越了20个国家,持续了11年,发现一些西方国家痴呆率在45岁到70岁之间不成比例地增加,且女性患病的风险更大。在芬兰,75岁的男性死于这种疾病的风险更高,每年大约有19987人死于痴呆病。英国与之相比,每一百万同...

Nature methods:新技术可显著提高基因编辑准确性

1970-01-01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thods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能够大大推动基因组工程领域的发展,应用这一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科学家们靶向特定错误基因,对其进行"编辑",用健康DNA替换损伤遗传密码的能力。 基因组工程主要包括对基因进行靶向和特定修饰,这一过程类似于程序员编辑计算机代码,或许有...

咖啡因可降低男性丙肝患者肝纤维化风险

1970-01-01

  在一个横断面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咖啡和咖啡因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男性退伍军人晚期肝纤维化发展风险降低是相关的,根据研究数据显示。   研究人员,包括休斯敦贝勒医学院和Michael E. DeBakey VA医疗中心的Hashem B. El-Serag博士,分析了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910名退伍军人的的数据,并评估了每个人含咖...

Cell Reports:女性X染色体“灭活机制”大揭秘!

1970-01-01

众所周知,男性和女性中的染色体是不同的。女性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1个。如果女性的2个染色体和它们全部的基因都被激活,那它们产生的蛋白会是男性中的两倍;这将会扰乱人体的生物化学平衡。 当然,大自然不会让这么容易的错误发生,女性的其中1个染色体在子宫内的早期发展阶段就完全且永久性的灭活。但是,负责灭活的机制至今还并不完全清楚。一项小鼠研究...

肿瘤异质性:树叶,树木还是森林

1970-01-01

   尽管大多数自发性肿瘤源于单细胞, 但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体肿瘤的内部存在异质性, 这种差异涉及分化程度、细胞增殖率、侵袭和转移能力及治疗反应等众多方面。近期来自剑桥大学,Sanger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ubclonal diversification of primary breast cancer revealed by multire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