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80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JCM:4种埃博拉病毒检测的性能评估

1970-01-01

   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美国FDA紧急授权的4种埃博拉病毒检测。这项研究由美国疾控中心、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内布拉斯加大学医疗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杂志上。 他们评估的检测包括:美国CDC的NP2和VP40 RT-qPCR检测,以及生物梅里埃旗下BioFire D...

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曙光乍现

2015-07-14

  当一名患者走进Joel Lavine位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办公室时,如果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医疗中心将很难发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一种被称为黑棘皮症的褐色疤痕从他的颈背一直延伸至腋下,表明可能存在胰岛素阻抗——即细胞不能对控制血糖的激素产生正常应答的现象。   穿刺活检分析显示,这名患者的肝脏出现了极其严重的损伤:大量的脂肪...

大数据日渐渗透医疗界 或形成颠覆性格局

2015-07-13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大数据的应用已渗透进人们生活中各个领域。在高度专业化的医疗领域,大数据带来怎样的颠覆性变化,这一话题已经引起多方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12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进入大数据时代后,由于智慧医疗平台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并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围绕患者需求和医患沟通搭建的互联...

致盲性眼病中,修复细胞出错会加剧病情

2015-07-12

  大脑,脊髓和眼中的蛛状细胞会寻找入侵者,并将其捕获吞噬。这些细胞,学名叫做小神经胶质细胞,它们往往能够帮助清理垃圾,防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因此往往是有益的细胞。但是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的研究人员最新的发现结果表明,这些细胞也会在致盲眼病中加速损伤,比如色素性视网膜炎。   “这些发现很重要,因为它表明,小神经胶质细胞可能...

一种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潜在药物

2015-07-10

  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团队近日研究发现,一种用于安全治疗成年人白血病的药物或可有效治疗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儿童,相关研究刊登于Blood上。每年大约有150名澳大利亚儿童以及相同数量的成年人被诊断为ALL,其中有15%的个体会患上恶性的ALL亚型(T-ALL),而这种亚型白血病对疗法敏感性非常差,而且很容易复发。   研究者Richard Lock指出,一种名...

科学家呼吁少吃肉 称严重影响人类可持续性

2015-07-10

  最近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与政策》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大量食用畜产品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7月8日报道,文章说,几十年来,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如果不加以控制,随着大型肉制品公司继续取代小规模的农户,全世界的肉类消耗与生产可能导致物种灭绝、气候风险、贫困甚至社会瓦解。   文章合著者蒂姆·奥赖尔登说:“科学的一个关键作用就是...

Science转化医学:基因治疗再获重要突破

2015-07-10

  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治疗,成功使遗传性耳聋的小鼠恢复了听力。这一成果发表在七月八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为治疗基因突变引起的听力损失奠定了基础。   “我们的基因治疗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就能用于临床试验,”哈佛医学院的副教授Jeffrey Ho...

Naturecommu: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可能不是永久性!

1970-01-01

近日,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器官移植过程中免疫耐受的存在并非永久性,在已经形成免疫耐受的病人体内还可能再发生免疫排斥,但不会形成永久性的免疫记忆,而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器官移植是治疗器官衰竭的一种重要方法,进行了器官移植的病人往往需要终身服用...

PNAS:癌症干细胞无限自我复制更新特性由表观遗传学塑造

2015-07-09

  癌症干细胞能够通过自我更新和分化,启动并维持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为什么肿瘤之中只有癌症干细胞拥有这样的能力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癌症干细胞的这种特性是由表观遗传学决定的。这项研究发表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脑瘤。研究显示,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去甲基化酶LSD1,能够关闭维持癌症干细胞特性所需的基因。这不仅...

Science子刊:RNA测序诊断男性不育症

2015-07-09

  男性不育症是一种男性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10%左右。精子缺失或形状、质量问题是目前临床上确诊男性不育症最常见的原因。然而长期以来让科学家们疑惑是部分的男性不育症患者似乎并不存在精子的质量和数量问题,那么如何在临床上判断男性不育,从而加以干预呢?   目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精液检测,但正如上文所述,部分的男性不育症患者似乎并不存在精子...

流传甚广的「酸性体质」到底靠不靠谱?

1970-01-01

听说过「体质" target="_blank" >酸性体质」吗?不知道你就out了!它可是近年来风靡科学界的一个热词! 据说,体质的酸化是万病之源,无论是癌症,还是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都是由于吃多了“酸性食物”导致体质酸化引起的。 而所谓的“酸性食物”范围之广之常见,绝对可以吓你一大跳:鱼、肉、米饭、酒等人类的主副食品,很多都被说成是酸...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霍奇金淋巴瘤获得成功

2015-07-09

  记者从天津市肿瘤医院获悉,日前该院血液科的移植治疗团队与儿童肿瘤科密切合作,实施“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儿。据悉,该类病例目前在国内儿童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尚未见报道,这次在儿童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面的突破,为血液肿瘤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年仅11岁的小霖来自内蒙古,2011年被诊断...

PNAS:男性寿命为什么比女性短

2015-07-08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机构统计,男性平均寿命比女性短5到10年,美国男性一般比女性短寿7年,俄国男性一般比女性短寿10年。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来看,2010年我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38岁,女性为77.37岁,男女的平均寿命差为4.99岁。   南加州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男性比女性寿命短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突变与临床预后相关

1970-01-01

  根据Tetsuichi Yoshizato博士一项基因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些体细胞突变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长期疾病预后,其研究结果发表于7月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研究者进行了下一代测序和阵列基础的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使用来自美国和日本439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668份血样进行分析。  &ems...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前列腺癌临床应用》解读

2015-07-07

  一、 标准制定的意义   前列腺癌是许多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二位,在我国老年男性中也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标志物,具有器官特异性,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PSA几乎与所有前列腺疾病相关,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炎中也见升高,因此,它并不是前列腺癌所特异的...

姜黄素或可有效抵御恶性间皮瘤的发展

1970-01-01

千百年来美食爱好者一直钟情于食物丰富的颜色、辛辣的味道以及阵阵香气,而如今研究者发现姜黄根或可帮助抵御癌症;近日来自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调查了是否将黄根的有效成分姜黄素可以独立或结合标准疗法来帮助治疗恶性间皮瘤,这是一种因吸入石棉而引发的恶性癌症。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围绕在肺部、心脏及腹部内部器官表面的薄膜性肿瘤,当前并没有有效疗法来治疗这种癌症。研究者S...

【盘点】转化医学领域2015年上半年20大突破性研究!

1970-01-01

2015年已经悄然过去了一半,那么2015年上半年里转化医学领域到底都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呢?在此根据新闻的类别、热点领域等参数整理了2015年上半年转化医学领域20大突破性研究进展: 【1】Aging Cell:长生不老药,真的有希望!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小组(TSRI),梅奥诊所和其他机构确定了一个新型的药物,在动物模型中...

CancerCell:与恶魔共舞的活性氧自由基

1970-01-01

低浓度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可以触发癌细胞的产生,但是因为这些氧自由基的存在,癌细胞也变得更加脆弱。在最新一期的《Cancer cell》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中,Harris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增加普通细胞内的氧自由基应激压力,发现可以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和肿瘤的发展。因此,有策略地针对细胞内的抗氧化自由基系统,可以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低浓度的活性氧自由基可以改变...

张素春教授Cell stem cell:用CRISPR构建诱导性基因敲除人类干细胞系

2015-07-07

  来自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策略来快速构建诱导性基因敲除(iKO)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系。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7月2日的《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   威斯康星大学的张素春(Su-Chun Zhang)教授及助理研究员Yuejun Chen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张素春教授...

高影响力癌症研究可再现性项目引全球关注

2015-07-06

  美非营利机构计划对全球50篇重要癌症生物学研究成果进行可再现性研究,这一举动引发广泛争议。图片来源:DAVIDE BONAZZI   2013年10月,Richard Young收到一封措辞有礼但语气坚定的邮件。发件人是“调查癌症生物学研究可再现性”研究小组的成员。Young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名生物学家,他之所以收到这封邮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