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68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今晚直播】 “探索基因、慧眼战疫”——病原分子检测新技术网络研讨会,大咖云集,4月27日晚上7点等您来!

2022-04-27

会议背景  全国多地正在全力抵抗着新冠病毒的又一次反扑,各地的核酸检测规模与速度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面对新冠病毒以及未来人类可能遇到的病原流行灾害,积极科学的应对措施与新兴的检测防治手段为我们带来了曙光。 随着新一轮新冠疫情的发展与动态清零的常态化,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不但成为了感染性疾病研究诊疗的主要工具,也同时渐渐为大众熟知。在病...

讲座预告| 外泌体研究的技术路线与质量控制

2022-04-25

安捷伦 · 联川生物转化医学系列讲座 第一期 外泌体研究的技术路线与质量控制 本期内容导读: 生物样本类型多样,面对外泌体样本,你是否仍正在努力优化 NGS 实验?NGS 并非万金油,跳出思维定势,换一个技术路线,也许就柳暗花明了。 在外泌体样本分析中,表达谱芯片相较 NGS 显示出更高的适用性与优势。本期讲座,联川生物将分享他们在外泌样本上的经验心得,...

相约明天 | 新型RNA原位测序技术发布会!不见不散!

2022-04-20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生物医药产业“要推动以创新引领的发展路线”,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厦门先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磅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RNA原位测序技术(In Situ Sequencing),以生命科学领域前沿技术作为核心驱动,致力于推动精准医疗向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时代迈进,为人类健康事...

【网络研讨会】 “探索基因、慧眼战疫“——病原分子检测新技术

2022-04-17

会议背景  全国多地正在全力抵抗着新冠病毒的又一次反扑,各地的核酸检测规模与速度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面对新冠病毒以及未来人类可能遇到的病原流行灾害,积极科学的应对措施与新兴的检测防治手段为我们带来了曙光。 随着新一轮新冠疫情的发展与动态清零的常态化,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不但成为了感染性疾病研究诊疗的主要工具,也同时渐渐为大众熟知。在病...

【重磅首发】OLINK超微量精准蛋白组学技术与应用手册

2022-04-15

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功能执行体,其研究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Olink技术作为一种突破性的技术,在精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为多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选择,高效准确且可同时检测多种重要生物标志物,帮助科研人员更快、更自信地做出研究决策。其核心专利技术—PEA(邻位延伸技术)是通过一双“抗体对”特异性识别靶蛋白,再将靶蛋白的定量检测转化成寡聚核苷酸(分别标记在“抗体对”重链...

《转》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明教授:单细胞组学的未来发展,需从不完美中寻找机会!

2022-04-14

近日,黄光明教授应邀出席首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分享了题为“基于原位质谱技术的单细胞代谢组学平台及应用”的报告,整场报告干货满满,观众反应热烈。为此,转化医学网邀请黄光明教授进行了专访,黄光明教授就单细胞组学技术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想知道他分享了哪些精彩观点吗?点击下方即可观看完整版视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快讯】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 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指南发布

2022-04-0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切实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攻关榜单任务聚焦国家战略亟需、应用导向鲜明、最终用户明确的重大攻关需求。 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科技部于2021年3月批准建设的全国生物医药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心聚焦治疗性抗体、新型疫苗、核酸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等生物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公共平台体系建设...

【快讯】抗衰老生物技术公司获得1.8亿美元启动资金,欲为人类增加10年寿命!

2022-04-07

这家位于加州红木城的生物科技公司周二晚间在Twitter上发帖称,预计这些资金将用于对抗衰老这一概念进行初步验证,以及维持“公司十年的运营”。这些帖子旨在让全世界注意到Retro的崇高使命:“为人类增加10年健康寿命。” 不过,Retro得到的1.8亿美元远不及Altos Labs的30亿美元那么多,后者在今年初与Rick Klausner,Hal Barron等名字共同进入了大...

【快讯】现实版“绝命毒师”!一名生物技术研究人员意图提取蓖麻毒素并妨碍司法,被判3年缓刑及6个月软禁

2022-04-02

Ishtiaq Ali Saaem是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曾任马萨诸塞州一间不知名生物技术公司的“高级研究主任”。2015年,他首次引起FBI特工的注意。当时,他在网上下单了100包蓖麻籽,每一包装有8颗蓖麻种子。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购买这些蓖麻籽时,来自孟加拉国的Saaem向执法机关表明这是个意外,他原本只想买一包来装饰一下房间。 显然,他在说谎。检察官表示,他注意到Sa...

【Cell子刊】从单细胞中学习:解开基因调控的新技术

2022-04-02

DNA包装如何调控基因的活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来自Jop Kind(Hubrecht研究所组长和Oncode研究者)小组的研究人员Franka Rang和Kim de Luca开发了一种同时测量基因表达和DNA包装的技术。这种方法——EpiDamID确定了DNA包裹的修饰蛋白的位置。收集关于这些修饰的信息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影响DNA的可及性,从而影响基因活性。因此EpiDamID对生物体早...

【直播倒计时1天】蛋白质组学前沿进展和创新技术展望在线研讨会

2022-03-29

会议背景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规律的物质基础,而蛋白质组学,是当前生命科学和转化医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也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突破口,蛋白质组学研究为众多种疾病机理的阐明及攻克提供理论根据和解决途径。更具丰富价值的蛋白组学数据,从而将“基因”和“表型”彻底串联,对肿瘤早筛,体液活检,标志物新发现,药效安全性评价等前沿领域提供有益的帮助。 春光明媚,万象更新,为促进蛋白质...

【Nature子刊】技术的超越,传统活检或将成过去!

2022-03-29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团队开发了一种技术,可以用活体内的实时成像取代传统的活检和组织学。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一篇新论文“High-speed light-sheet microscopy for the in-situ acquisition of volumetric histological images of living tissue”中...

【Nature子刊】可植入生物技术产生CAR-T细胞,治疗癌症更快、更有效!

2022-03-25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C State)和北卡罗来纳大学(UNC)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植入的生物技术,可产生并释放CAR-T细胞用于攻击癌性肿瘤。在一项涉及小鼠淋巴瘤的概念验证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与常规的CAR-T细胞癌症治疗相比,使用植入物进行治疗更快、更有效。相关研究近期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题为“Bioinstructive implan...

《转》访复旦大学李晋研究员:单细胞技术发展迅速,但仍需“摸着石头过河

2022-03-23

近日,李晋老师应邀出席首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分享了题为“单细胞组学技术在代谢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整场报告干货满满,观众反应热烈。为此,转化医学网邀请李晋老师进行了专访,李晋老师就单细胞组学技术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想知道他分享了哪些精彩观点吗?点击下方即可观看完整版视频!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晋...

《Nature》公布的2022高关注度技术,如何助力中国科学家科研升级!

2022-03-22

2022年1月25日《Nature》杂志公布了2022年7项值得关注的核心技术,包含了从基因编辑到蛋白质结构解析、空间多组学技术再到量子计算等多领域高潜力技术。这是空间多组学技术继2020年被《Nature Methods》评为“年度技术”后,两年内再次被《Nature》提名,进一步明确空间多组学技术极具潜力的科研发掘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 ...

【在线分享】mRNA疫苗药物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挑战及应对策略

2022-03-22

3月25日,近岸云论坛第一期携mRNA疫苗药物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挑战及应对策略主题开讲啦!报名通道已开启,速速报名,获取更多关于mRNA产业的前沿动态吧。 时间> 2016年加入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公司分子酶产品线的管理与推广工作,在mRNA疫苗药物原料酶的应用中具有丰富的经验。 扫描海报二维码,提...

【Nature子刊】 新技术——“MAESTRO”改善血液中癌症DNA的检测,测序量减少100倍!

2022-03-21

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MAESTRO新技术,能够以少量测序在患者血液样本中准确、高效地识别数千个DNA突变。该方法可用于检测患者体内残留的癌症,不仅能及时提醒医生疾病复发,而且成本比目前的技术更低。这项研究发表在本周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上, 题为:“Massively parallel enrichment of low...

《转》访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苏冰教授:单细胞组学技术如何助力肿瘤免疫研究?

2022-03-19

3月4日,苏冰教授应邀出席首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分享了题为“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单细胞图谱及调控网络”的报告,整场报告干货满满,观众反应热烈。为此,转化医学网邀请苏冰教授进行了专访,苏冰教授就单细胞组学技术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想知道他分享了哪些精彩观点吗?点击下方即可观看完整版视频!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 苏冰 ...

【直播预告】蛋白质组学前沿进展和创新技术展望在线研讨会

2022-03-18

会议背景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规律的物质基础,而蛋白质组学,是当前生命科学和转化医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也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突破口,蛋白质组学研究为众多种疾病机理的阐明及攻克提供理论根据和解决途径。更具丰富价值的蛋白组学数据,从而将“基因”和“表型”彻底串联,对肿瘤早筛,体液活检,标志物新发现,药效安全性评价等前沿领域提供有益的帮助。 春光明媚,万象更新,为促进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