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70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直播倒计时1天|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网络研讨会
诚邀您参加于2025年4月23日北京时间下午2点由清华大学汪小我教授及Twist Bioscience技术团队曹友培经理共同为您带来的「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网络研讨会。 阅读原文 ...
直播倒计时1天 | 高通量自动化技术赋能测序全流程优化线上研讨会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进入多组学时代,测序流程的复杂性和通量限制已成为制约科研与临床转化的关键瓶颈。 为探讨基因组学测序技术领域前沿科技发展,Opentrons 将于2025年4月22日下午14:00-15:00 期间举办《高通量自动化技术赋能测序全流程优化》线上研讨会,本次研讨会聚焦高通量自动化技术与测序技术的创新融合,探讨如何通过智能化解决方案重构从样本到数据的全流程...
【圆满闭幕】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聚焦技术创新与转化,共探分子诊断技术革新与产业发展新动能!
2025年4月19日,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江苏苏州隆重举办。 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全国生物芯片...
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盛大开幕,链接创新生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2025年4月19日,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江苏苏州重磅启幕。 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全国生物芯片...
倒计时2天丨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与您相约不见不散!
2025年4月19-20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将在江苏苏州隆重召开。 本届大会邀请了三十余位行业权威专家带来启迪智慧、分享经验的精彩报告。围绕肿瘤分子诊断,心脑血管...
网络研讨会|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欢迎参加于2025年4月23日北京时间下午2点由清华大学汪小我教授及Twist Bioscience技术团队曹友培经理共同为您带来的「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网络研讨会。 通过本次会议,您将了解到如何利用生成式AI,在数字空间进行虚拟实验,设计符合特定功能的基因调控序列,以及通过合成生物学快速验证并形成闭环反馈,不断迭代优化,来...
群星闪耀 邀您共聚丨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即将启幕!
2025年4月19-20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将在江苏苏州隆重召开。分子诊断是从系统医学到预测医学、预防医学、个性化医学的桥梁之一。大会旨在推动我国分子诊断技术...
直播预告 |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随着多组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研究正迈向多维解析的新纪元。然而,技术从科研向临床转化的核心瓶颈、数据冗余与价值挖掘的鸿沟、产学研医协同不足等问题,仍制约着精准医学的普惠化进程。在此背景下,2025年4月24日19:00-21:00,由转化医学网联合欧易生物、墨卓生物及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共同打造的转化医学圆桌π对话分享栏目,第一期将以“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
“源生无界”2025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开幕主论坛及首场新药新技术高峰论坛今日举行
4月9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支持,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浦东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开幕主论坛及首场新药新技术高峰论坛暨第六届BIONNOVA生物医药创新者论坛在张江科学会堂成功举行。 本届峰会以“源生无界”为主题,携手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联动,计划在20...
【招商函】2025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金秋重磅呈现,盛大启航,诚邀合作伙伴参与!
论坛背景 为了加强国内外单细胞和空间生物技术学术交流,促进单细胞&空间组学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将于2025年09月19-20日在中国·北京召开。 近年来,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神经疾病与机制、生殖健康与诊断、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等领域用着广泛的应用,是当前生命科学领...
Alzheimer's & Dementia:四文连刊来自Alamar的NULISA技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研究和转化
编者按:来自Alamar的NULISA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AD)研究领域迅速获得了全球科学家和产业界的广泛采用和关注。仅在2025年2月,就有四篇采用NULISA技术的研究成果同时发表于神经科学顶级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其中包括三篇研究论文和一篇短篇报告(见上图);这些研究分别从“聚焦蛋白...
扎克伯格-陈(CZI)“十亿细胞项目” 揭晓:2025 AGBT大会革命性单细胞与空间技术
本次线上研讨会将以中文介绍10x Genomics在今年2月于美国举办的基因组生物学与进展(AGBT)大会上发布的2025年产品路线图及有关于扎克伯格-陈计划(CZI)中“十亿细胞项目”的最新信息。 请点击阅读原文注册参加本次线上研讨会,获取详细的更新信息。在研讨会期间,您将有机会: • 率先了解即将推出的强大工具和解决方案 • 发现最前沿的...
【邀请函】2025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金秋重磅呈现,大咖云集,免费开启!
论坛背景 为了加强国内外单细胞和空间生物技术学术交流,促进单细胞&空间组学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将于2025年09月19-20日在中国·北京召开。 近年来,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神经疾病与机制、生殖健康与诊断、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等领域用着广泛的应用,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
【Nature子刊】癌细胞变硬了?纳米技术解锁T细胞抗癌免疫的新可能
2025年3月8日,福建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upramolecular polyrotaxane-based nano-theranostics enable cancer-cell stiffening for enhanced T-cell-mediated anti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 ...
抑制肺转移!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发文:预防“最毒乳腺癌”术后转移的新策略
3月5日,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在期刊《Advance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Implanted Microneedles Loaded with Sparfloxacin and Zinc-Manganese Sulfide Nanoparticles Activates Immunity for Postoperative Triple...
调节铁死亡!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发文: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2月28日,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共同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MISP Suppresses Ferroptosis via MST1/2 Kinases to Facilitate YAP Activat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MISP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招商函】盛大启航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六届中德双边论坛,诚邀合作伙伴!
会议背景 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六届中德双边论坛”将于2025年6月12-15日在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长三角地区肿瘤专科联盟、...
抑制肿瘤肺转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文:“最毒乳腺癌”的联合治疗策略
2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Reprogramming the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with ICAM-1-Target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nd B7-H3-CD3 Bispecific Antibodies”,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