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6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EJM:化疗药物的配合使用会成为未来趋势吗?新研究揭示弱毒化疗药潜在的临床意义

2016-11-27

  日前,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明化疗药物地西他宾对由TP53突变所致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来自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以及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对100多名白血病患者的药物疗效进行了跟踪调查。同时,研究人员对其中的67名患者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TP53突变的患者对化疗药物地西他滨的反应更加强烈。总的来说,67%的患者会对这类化疗药物做出强烈反应,反应强...

基因编辑技术大突破 未来或可延长人类寿命

2016-11-21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种新的DNA编辑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修复大脑的“破损基因”。之前研究人员无法对眼睛、大脑、心脏和肝脏组织的DNA进行编辑。但是最新技术让他们首次得以实现这一想法,而且有可能为一系列与老化相关的疾病带来新疗法。 成年个体大部分组织的细胞都不会分裂,这就让科学家们难以给DNA带来变化。这项研究的一位研究人员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

江泽飞教授:精准时代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及未来

2016-11-18

肿瘤资讯:您去年提到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十大问题”引起广大学者的讨论,那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近期有什么新进展? 江泽飞教授:乳腺癌精准医学里领域曾经发表过不少关于某些问题的解读。去年,我们提出的“内分泌治疗十大问题”,主要是来自于:不同的临床研究改变实践的同时,对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解读,所以顺着内分泌治疗的十个热点问题,整理一些学术的文献、提供一些自己的观点。一经发...

摩尔定律是否已是过去,未来人类的财富增长真的要靠基因组科学吗?

2016-11-10

  正如互联网之父Gordon Moore所提出的摩尔定律一样,20世纪末科技创新经历着指数级的增长。事实上,科技创新毋庸置疑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和世界观,技术的进步使工业大生产成为可能,并创造了大量我们能负担得起的消费品。   1985年之前,计算机成本下降一半的周期是17年;1985年之后,这一数字下降至10个月。数据处理能力...

听诺奖得主讲述那些决定人类未来的生命科学前沿

2016-11-05

进入11月,北京迎来一轮降温,然而国家会议中心却人气爆棚。为期3天的2016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在此举行,10位生命科学领域的诺奖得主出席会议并作特邀发言。66个分论坛,覆盖生命科学研究的各领域——结构生物学、神经科学、合成生物学、纳米生物技术、感染与免疫、细胞成像等。 现场有很多听众。专业的、非专业的,没有座位就站着听甚至席地而坐。他们渴望了解决定人类未来的生命科学前沿,近距离聆听诺奖得主们...

听诺奖得主讲述那些决定人类未来的生命科学前沿

2016-11-05

进入11月,北京迎来一轮降温,然而国家会议中心却人气爆棚。为期3天的2016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在此举行,10位生命科学领域的诺奖得主出席会议并作特邀发言。66个分论坛,覆盖生命科学研究的各领域——结构生物学、神经科学、合成生物学、纳米生物技术、感染与免疫、细胞成像等。 现场有很多听众。专业的、非专业的,没有座位就站着听甚至席地而坐。他们渴望了解决定...

华大首届GCTA风云挑战赛,人和未来成最大黑马

2016-11-05

2016年11月4日,基因组云计算技术开发者大会(GCTA)在第11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上正式公布了历时6个月的全球公开竞赛结果。 在众多BT和IT行业精英中,人和未来脱颖而出,成为本届大赛最大的黑马。人和未来CTO宋卓博士代表GTX团队领取了奖杯和证书。人和未来在数据压缩和计算加速两个项目上的成绩均刷新了世界纪录,同时保持了最低的计算成本,将全基因组的...

对话诺奖得主罗斯曼:未来我们的身体就是"医药工厂"

2016-11-03

  因“揭示了细胞运输的精确控制机制”,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主任、生物医学教授詹姆斯·罗斯曼与兰迪·谢克曼,以及托马斯·聚德霍共同获得了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0月29日下午,作为出席首届健康江苏全媒体大讲堂的嘉宾,今年66岁的詹姆斯·罗斯曼先生手握咖啡,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在罗斯曼眼里,似乎什么都可以和基因有...

“基因疗法将改变未来” ——诺奖得主大卫·巴尔的摩纵论崛起中的生命科学

2016-11-02

“基因疗法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医疗手段,可以攻克人类重大疾病,特别是遗传缺陷造成的众多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卫·巴尔的摩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种方法治愈了很多罹患遗传疾病的儿童,取得了令人惊讶的结果。可以说,基于基因的治疗手段将改变未来世界”。 受主办方中国科协邀请,巴尔的摩以联合主席的名义,出席了今天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承办...

与诺奖得主对话:未来我们的身体就是"医药工厂"

2016-11-02

因“揭示了细胞运输的精确控制机制”,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主任、生物医学教授詹姆斯·罗斯曼与兰迪·谢克曼,以及托马斯·聚德霍共同获得了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0月29日下午,作为出席首届健康江苏全媒体大讲堂的嘉宾,今年66岁的詹姆斯·罗斯曼先生手握咖啡,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在罗斯曼眼里,似乎什么都可以和基因有关联。比如,采访间隙他注意到记者的手机壳图案是仿...

破坏癌细胞的“高速公路”或成未来癌症疗法

2016-10-28

肿瘤细胞在体内如何运动,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该项研究一个难点在于,人体血管等三维组织结构非常复杂,要在实验中模拟肿瘤细胞的转移并不容易。 癌症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在病人体内发生转移。因此,研究肿瘤细胞转移和侵袭过程,对于深入理解癌症的致命机理至关重要。日前,重庆大学公布的一项研究进展,有望解开肿瘤细胞转移机理谜团,为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提供思路...

百迈客第三届基因组学峰会创科技未来

2016-10-21

2016年10月18日,第三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学术峰会在京举行。今年峰会较前两届更注重学术精髓,扩大科研领域问题并加深内容挖掘,旨在通过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知识对话,吸引国内外生物科技行业精英与科研界年轻人的关注,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实现自己的科研之梦,并促进重要科研成果快速的传播,共同探讨如何利用生物科学技术加深各领域之间的合作,解决当前科研环境下的"产学研"发展难题,联合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共同实...

袋獾的乳汁或将拯救人类未来

2016-10-19

全球一线医学机构已经反复提出警告,抗生素耐药性的幽灵正在潜伏,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虽然有人在实验室里合成新型抗生素,但其他人一直希望在自然中找到解决之道。在超过3年的研究后,澳洲研究者相信他们找到了一种最有希望对抗超级细菌的化合物。它存在于一种既可爱又具有高度攻击性的有袋动物的乳汁里,这种动物叫做袋獾。 神秘的乳汁 悉尼大学的团队在给袋獾做基因测序时...

未来医疗十大趋势!

2016-10-17

慢病高发,健康管理渐成趋势 建国以来,中国主要疾病谱变化显著,死亡率高发的疾病由以传染病为主过渡到慢性病为主。而中国传统的以治疗为主的诊疗模式也将会随着国家疾病谱变化而改变,未来以预防为主的诊疗模式可能更加贴合国情民情。 死亡率(1/10万)来源: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从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可以看出,恶性肿瘤和心脏病的死亡率...

我国体外诊断增长空间巨大 未来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016-10-12

据外媒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诺里斯综合癌症中心已经与Springbok Cares合作,为南加州大学青少年及年轻成人癌症计划的患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虚拟现实计划AYA@USC。 报道称,这项计划的关键点在于通过利用VR技术来提供定制的剧场式和交互式VR体验,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焦虑。AYA@USC计划负责人David Freyer博士表示:“AYA@USC项目旨在帮助治疗整体...

美专家:精准医疗的未来依旧是“无限可能”

2016-09-30

  基因组学和个性化医疗的实现比很多人想象得更近,但目前医疗系统和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要求。当政策制定者和创新者正奋力追赶的时候,他们必须明确自己需要知道什么。   考虑到医疗行业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曾经先进的概念会在几年间过时或变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知识、理解和能力在不断提高,如果支持性的设备跟不上脚步,则将阻碍医疗行业的发展。若不采取措施,事态的严重性将会加剧。...

基因决定宝宝的出生体重和未来健康?

2016-09-29

    今日发表在Nature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有60个基因位点与出生体重相关,且会影响日后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该团队进行了一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meta分析,该研究共纳入154,000个不同种族的婴儿,发现有60个基因位点与出生体重相关。而多项观察研究提示,出生体重与成年后患有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未来科技?不,精准医疗离我们并不遥远

2016-09-26

疾病长期以来都是人类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企业家都曾在医疗方面保持持续关注的态度,热衷公益的比尔盖茨就曾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已经向全球各大艾滋病研究中心捐赠了总计25亿美元,其中,去年年初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就曾表示将向美国斯坦福大学拨款5000万美元,以加快对世界上最致命疾病治愈方法的开发,其中就包括艾滋病和疟疾疫苗。 ...

癌症,在未来可能只是场感冒

2016-09-22

2016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9月2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约800位国内外生物和生命健康领域知名科学家、企业家等嘉宾和专业观众出席开幕式,共同商讨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政策研讨和产业合作,促进国内外生物和生命健康科技与产业快速发展。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原美国克林顿总统国家肿瘤顾问委员会委员Ivor Royston带来主题为“肿瘤精准医疗产业的跨太平洋合作新...

卢煜明、薛其坤摘得首届未来科学大奖

2016-09-20

在昨天举行的首个民间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上,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薛其坤教授因其在各自领域的卓越研究,分别获得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的“生命科学”奖和“物质科学”奖。 他们将各自获得100万美元的奖金。 今年1月17日,在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的宣布仪式上,杨振宁先生宣布大奖的成立。据介绍,未来科学大奖的参选工作成果必须具备以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