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64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浙大吕志民/中国医学科学院赫捷研究确定克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的联合疗法

2022-12-27

2022年10月21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吕志民团队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团队,在《Nature Cancer》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联合使用CD55/CD59抗体与PD-1抗体可以克服EGFR突变的NSCLC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响应的现象。 https://www.nature.co...

【Science子刊】科学家找到了新冠感染后长期嗅觉丧失的关键原因!

2022-12-27

近日,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题为“Scientists find key reason why loss of smell occurs in long COVID-19”的研究报告,提出一些人在新冠肺炎后无法恢复嗅觉的原因与免疫系统对嗅觉神经细胞的持续攻击以及这些细胞数量的相关下降有关。此外,在关注嗅觉丧失的同时,...

【柳叶刀子刊】辅助诊断新模型!中国医学科学院检测胆汁中的基因突变和甲基化变化诊断胰胆道癌!

2022-12-27

中国医学科学院赵宏/焦宇辰/蔡建强/王贵齐等团队基于胆汁DNA中突变和甲基化的平行分析建立胆胰系统恶性肿瘤辅助诊断模型,能够并行询问胆汁样本中的突变和甲基化变化,从而使其成为一种潜在的灵敏检测方法,有助于以安全,方便和侵入性较小的方式诊断胰胆道癌。 诊断具有挑战性  01  近年来,全球胆道癌(BTC)的发生率迅速增加。同时,胰腺癌是人...

RNA+DNA测序,科学家“复活”48500年前的病毒!

2022-12-27

渥太华大学的Stefan Aris-Brosu及其同事从极地哈森湖底部收集沉积物样本,并从季节性干燥的溪流中收集土壤,融水通过这些溪流从当地冰川进入水库。然后对这些样本中的RNA和DNA进行测序,以识别接近已知病毒的特征,以及潜在的携带者。 “复活”的最古老的病毒  01  在俄罗斯几个科学团队与遗存的动植物一起工作。他们设法让它们从永...

第十六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在“云端”揭晓,22位科学家获奖

2022-12-17

上海,2022年12月17日——今日,第十六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成功在“云端”举办。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清华大学药学院饶燏3人获颁“杰出成就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梁廷波获颁“科技成果转化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汪义丰等18人获颁“学者奖”。 &nb...

新冠治疗新希望!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确定广泛有效的抗感染化合物

2022-12-15

UBC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在阻止一系列冠状病毒(包括SARS-CoV-2和普通感冒的所有变种)感染方面显示出希望。研究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Biomedicine》上,研究结果揭示了一条可用于对抗许多不同病原体的抗病毒治疗的潜在途径。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186/s4...

【Nature】重磅!空间基因组学:助力科学家绘制癌症进化谱系图,破解乳腺癌扩散机制

2022-11-10

这项新研究“Spatial genomics maps the structure,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cancer clones”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讲述了现在如何绘制肿瘤发展图谱,结合癌细胞的遗传信息、周围的细胞类型以及它们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相互作用。未来,这种方法可用于观察治疗如何影响癌症,不仅仅在基因水平上,还包括对肿瘤与免疫系统及其周围...

万人参与的生命科学盛会,一同相约2023,纪念DNA双螺旋发现70周年

2022-11-10

Omics & the Future 2022 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第十七届年会(ICG-17)10月30日在成都完美收官! 以“组学与未来”为主题,本届 ICG-17 精彩纷呈—— 现场的思想火花不断碰撞!海内外知名院士20+人、组学领域专家200+人、知名企业近20家共同探讨行业趋势,云端直播观看量达60万+。...

29岁,9篇CNS!获“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她认为“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

2022-11-08

从迷茫到坚定不移 01 2013年,武汉大学的大三学生白蕊,对自己所选择的生物专业感到迷茫。恰逢中国院士施一公到访武大办学术讲座,演讲时施一公的科研热情,以及课题前沿性击中了观众席的白蕊。在那之后,白蕊坚定了进入施一公实验室读博的念头。经历夏令营保研面试失败后,白蕊在大四的保研面试中再次报考了施老师团队,凭借专业课成绩第一推免直博清华大学,进入了施一公课题组...

奖金1000万元!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授予生物化学家迪尔克·格尔利希

2022-11-07

发现新的生物体状态——核孔复合体 更为凸显其原创性和重要意义的成果,是他发现了可形成凝胶状的核孔复合体胶状相态,正是这种胶状质实现了RNA分子和小蛋白分子在细胞质内的选择性运输与通过(核孔)。如今蛋白质在胶状质结构内转运机制的研究已深刻影响相关基础研究并拓展至临床应用,例如“了解并控制诊疗过程中分子递送机制及与...

碧迪医疗重磅生物科学创新亮相第五届进博会

2022-11-07

2022年11月6日,上海——随着碧迪医疗以125周年焕新的品牌面貌连续第三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包括“图·谱”流式细胞术、单细胞多组学在内的一系列国际领先生物科学技术和解决方案揭开了神秘面纱。这些创新将极大地增强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的科研能力,进而在病毒学、肿瘤学、细胞治疗等更广泛的领域解锁潜在的治疗方式,助力生物医药行业从创新力到生产力的全链路提速。 ...

干掉残存癌细胞!我国科学家发明细胞大小“无人工厂”,能够产出免疫调控细胞因子,指挥机体清除残存癌细胞

2022-11-03

免疫疗法存“难题” 01 手术是恶性实体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尽管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但难以完全切除残余零星癌细胞,这些残余癌细胞会不断潜逃诱发新癌变。此外,手术导致的伤口愈合过程和围术期创伤相关炎症也可促进肿瘤复发。因此,迫切需要寻求预防术后癌症复发的新策略。 现如今,各种药物和基于细胞的技术可用于增强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以对抗癌症并产生肿瘤特异性记忆T细胞,实现长期的系统性免疫监视...

【JCEM】再续篇章!科学家绘制出糖尿病生化作用网络,开辟糖尿病治疗新世界!

2022-10-28

国外科学家团队领导绘制出了一个生化相互作用网络,帮助胰腺中称为胰岛细胞的特殊细胞产生胰岛素,从而揭示糖尿病的起源并揭示未来治疗的新目标。这项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研究发现,炎症会破坏这些相互作用,引发细胞压力的雪球效应,从而损害胰岛并使身体更难产生胰岛素。 https: //do...

百余位海内外顶尖科学家共议“组学与未来” 第十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7)在“天府之国”成都开幕

2022-10-27

新闻快讯 News Sneak Peek ICG-17成都:医学与中西部生命科学发展专场,将于2022年10月27日开始-10月30日,在“天府之国”成都召开。 来自海内外20余位院士及百余位组学领域顶尖科学家参会。 ICG-17成都27日开幕 10月27日上午,第十七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7)在成...

【STTT】中国医学科学院刘芝华等揭示脂质代谢在癌症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022-10-25

2022年10月2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刘芝华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楠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共同通讯发表了题为“Dysregulated ceramides metabolism by fatty acid 2-hydroxylase exposes a metabolic vulnerability to target cancer...

脑科学“黑科技”——看看有巨大的潜力的“狠活”

2022-10-25

目前全世界有20%的人经受着神经系统紊乱的影响,其中一半和心理健康相关,影响近10亿人。对此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但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才能产生效果。 早在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柏拉图就开始探讨心理过程的本质,希波克拉底提出大脑是思维的器官。但之后的许多个世纪里,人们对大脑的认知一直停留在感性层面,直到16世纪首次从科学角度对大脑结构进行描述,...

揭秘!中外科学家合作从机制到干预,揭示了干细胞衰老的完整框架

2022-10-21

这篇综述,阐明了不同体干细胞类型的衰老相关特征,特别关注表观遗传变化、蛋白质稳态丧失和全身影响因素,包括慢性炎症、昼夜节律失调和代谢紊乱。科学家们对有机体干细胞衰老的调查进行了总结,阐明了其潜在的生物学意义,指出了干细胞衰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干细胞  干细胞促进皮肤、肌肉、血液、骨骼和大脑的组织发育、更新和再生。许多类型的组织特异性干细胞以静止状态存在,但具有进入细...

可以逆转吗?—我国科学家找到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肠菌“钥匙”

2022-10-20

动脉粥样硬化,这种因年龄增长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的动脉内膜病变,往往会在动脉壁形成“添堵的斑块”,导致心血管疾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等。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宏伟团队与刘双江团队合作发现,来源于一种药用真菌的有效成分可以显著改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症状。他们进一步在肠道菌群里发现“秘密”,并找到了那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肠菌“钥匙”。相关研究近日日发表于《自然-代谢...

第八届N·GS组学创新开发者大会精彩来袭,聚焦组学科技全产业链创新,期待新技术、新算法、新基建快速普及到生命科学各场景

2022-10-19

第八届 N·GS组学创新开发者大会 浙江·杭州   疫情终会结束,新冠疫情三年来强力改变了世界,加剧了现有世界的割裂,我们无法短期内回到疫情前的全球化,也不愿在看了世界后再封闭起来;基因科技凭借核酸检测走进主流社会角角落落,科技、产业、学术有可能再次划分阵营;生命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快速从基因组学延展到多组学,大量数据的产生与...

最新!2022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发布:超8300位中国科学家入榜!朱健康、刘勇军、施一公排名前三

2022-10-17

排名公布 2022年10月发布的排名共收录来自22个学科领域的195606名科学家,其中标注美国(USA)的科学家78014名,占总收录人数的39.88%。标注中国大陆(CHN)的科学家7795,比第三版增加852人,超过日本,在全球排第5位。 生命科学领域中,共有845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进入榜单。其中,前100名是: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