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65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2015年12件重大科学丑闻

2016-01-04

  1. 天文学家打算在神圣的夏威夷山顶兴建巨型天文望远镜   这是冒纳凯阿山(Mauna Kea)上三十米直径天文望远镜,造价14亿美元。七年来,夏威夷当地土著居民一直抗议在冒纳凯阿火山兴建天文台,因为Mauna Kea山是夏威夷人最神圣的地方。去年4月抗议白热化,有数十名示威者被逮捕。   Mauna Kea号...

科学家发现“终极”抗生素耐药基因

2015-12-31

  抗生素耐药性传播图。图片来源:《自然》   研究人员发现,全世界范围内的细菌都存在一种抵抗粘菌素—— 一种“终极”抗生素——的基因。相关研究发现于11月份来源于中国,随后在丹麦、荷兰、法国和泰国也发现了类似的耐药基因。   尽管此次发现让人担忧,但是它们可能并不像很多媒体报道的那样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粘...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全新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方法

2015-12-30

  2015年12月2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PNA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谢晓亮、乔杰、汤富酬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方法MARSALA (mutated allele revealed by seque...

美国最高科学奖公布 生物学家占半壁江山

2015-12-28

  美国国家科学奖(National Medals of Science)是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1959年设立,表彰在化学、工程、计算、数学、生物、行为和社会以及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而美国国家技术和创新奖(National Medals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则于1980年立法设立,主要表彰那些为提供美国竞...

盘点2015最受关注的女科学家

2015-12-25

  今年6月,英国皇家学会一位知名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蒂姆·亨特博士因发表“科研歧视”言论遭到“炮轰”而辞职。然而,众所周知,女科学家在科学的发展、真理的探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大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说一说今年备受关乎的中国女科学家们。   1、屠呦呦   屠呦呦,药学家。1...

中国生命科学最牛机构TOP50揭晓

2015-12-21

  12月17日,《自然》增刊发布了《Nature Index 2015 China》,分析了从2012年到2014年中国三年的研究成果: 中国对世界高质量科研的总体贡献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如按照加权分数式计量(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 WFC),中国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在2012年到2014年期间增长了37%。  ...

《自然》盘点年度十大科学事件

2015-12-21

  从气候变化到基因编辑伦理,研究人员在2015年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他们还作出了重要发现,包括冥王星上的冰山、量子怪诞性的证据以及关于细胞内分子机制的细节。   通往巴黎之路   今年,全世界开始认真对待气候变化。随着12月联合国气候峰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首次承诺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e...

科学神话之癌症筛查

2015-12-17

  癌症筛查能挽救所有癌症患者生命,许多科学家都相信这一观点,但是这是科学神话之一。对某些类型癌症的高危人群进行常规筛查有价值,例如抽烟患者的肺癌和结肠炎患者的大肠癌,但是这不适合所有人所有类型的癌症。但是许多患者和临床医生并不同意这一看法。   癌症的早期诊断能挽救患者生命的观点来自上世纪初期,当医生意识对那些处于早期阶段的肿...

中国科学家发表雾霾致病机理研究成果

2015-12-17

  大气颗粒物(PM)暴露可增加哮喘、慢阻肺和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其致病机理却一直不清楚。中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首次阐明了超细颗粒物诱导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的一种新机制。   目前,这一成果已在国际权威的细胞生物学专业期刊——《自噬》杂志在线发表。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

祝贺青年女科学家颜宁捧得赛克勒奖

2015-12-16

  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将于今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领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届时,颜宁教授将作题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的结构机理研究”的报告。2010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因对细胞凋亡通路中蛋白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而获奖。今年来自清华的颜宁再夺桂冠,她如何看待自己的科研生涯?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美女教授。   ...

美媒:1/6科学家在研究时使用“假冒”细胞

2015-12-14

  美媒称,灵丹妙药始于对培养皿里的人体细胞进行测试。在药物研发的最重要阶段(早在人体试验乃至动物研究之前)有前途的药物会用实验室细胞进行测试来检验其毒性和药效。我们当然希望这些细胞得到正确的标记,然而事实却并非总是如此。   据美国沃卡蒂夫新闻网站12月11日报道,名为“撤稿观察”的博客倡导科学研究的透明性与准确性,它写道:“如果我们告诉大...

对话饶毅:科学的病 出在文化上

2015-12-11

  昨天,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这是中国科学界迄今所获的最高奖项,国人为之欢呼雀跃,科学也再次受到异乎寻常的瞩目。   素来关注科学与科学精神发展的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饶毅,曾著有《饶议科学》一书,但他对科学远不止于“议”,还直接参与了多项科技体制改革。这个过程让饶毅深有感触:当前更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是,科学精神要在文化上...

赖利中心发布2016科学领域十大年度伦理困境

2015-12-11

  美国圣母大学约翰 J. 赖利科技价值中心发布了第四个年度——2016年度最新的科技领域伦理困境和政策问题。这个榜单设计的目的,是让那些有争议的科学或技术成为主流之前,促使人们思考这些科技潜在的伦理问题。   赖利中心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探讨科技与社会相互融合的概念、伦理和政策问题,。它的目标是促进用于大众利益的科技进步。 &emsp...

澳科学家用干细胞疗法治疗痴呆症狗狗

2015-12-10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官网近日报道,该校大脑和思维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使用干细胞疗法,成功治愈了一只13岁患痴呆症的可卡犬,这为干细胞疗法的未来应用前景增添了新的希望。   此次接受治疗的名为“蒂米”的狗狗与主人利德-史密斯夫妇一同住在悉尼郊区。蒂米前段时间开始有些奇怪的举动。它会在午夜惊醒,然后坐在厨房盯着空气大声吠叫。渐渐地,它的情况越...

施一公、曹雪涛等5位中国科学家获《自然》杰出导师奖

2015-12-09

  五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今天获得了2015年《自然》杰出导师奖,颁奖仪式在上海召开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上举行。《自然》每年举办的这个奖项为了强调导师启发年轻科学家的重要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院长曹雪涛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邓兴旺共同获得中国北方终身成就奖,各获得25000人民币奖金。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陈...

Alphabet推出Google生命科学部门Verily

2015-12-08

  在Verily网站最新的视频介绍中,Google宣布了其生命科学部门的新名字。该名为Verily的部门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Google生命科学部门在此前为人类健康做出了相关的研究,曾经是Google [x]的一部分。此次并入Alphabet的Verily将继续进行之前的研究项目。而目前,该公司在两年前研制的智能隐形眼镜也在新的网站页面中显示。在Veri...

美媒评出2015年十大科学发现

2015-12-07

  在2015年即将结束之际,让我们对今年某些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发现和宣布进行回顾。   新的人类祖先:纳莱迪人   9月,科学家宣布在南非的一处洞穴中发现了前所未知的人类祖先“纳莱迪人”。出土的化石代表了至少15个具备与小个子人类相似的身体质量和身材特征的个体。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步 ...

中国科学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2015-12-07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5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2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 2015年12月7日 201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共61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

瑞士科学家成功识别“衰老基因”

2015-12-04

  本周,瑞士的科学家历经艰辛从40000种基因中识别出了造成身体衰老的基因。就在同一周,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了2016年一项针对抗衰老的药物试验,从而首次把衰老,而并非一种具体疾病,作为新的药物靶标。   这支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团队发现如果修改这些基因,实验室动物的健康寿命就会延长,这为在人类身上产生类似的效果提供了可能性。...

中丹两国科学家发现肿瘤细胞基因修复机制

2015-12-04

  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够在分裂期进行DNA基因复制,这一特性令肿瘤细胞在快速分裂的同时还能够保持基因稳定,该项发现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这一研究成果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杂志。   此项研究是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伊恩·希克森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沈华浩教授团队共同完成。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