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0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T精准免疫细胞治疗宫颈癌、肝癌、急性淋巴白血病三例临床病例分享
近日,上海细胞治疗集团临床喜讯不断,他们分享两例近期治疗案例: 案例1.患者4年前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浸润至外膜,累积阴道穹隆,累积神经,见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24/51,3年前出现复发,术后行多次放化疗,效果不佳,2015-11-26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纵膈、左肺门、左锁骨上,两侧腋下多发淋巴...
惊人发现: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能诱发肝癌
脂肪肝病是西方国家原发性肝癌的最重要前期病变,中国肝癌的主要前期疾病是病毒性肝炎,随着肝炎疫苗的广泛推广,预期中国的肝癌原因也会逐渐转变为以脂肪肝病为主,因此如何控制脂肪肝以及脂肪肝转化为肝癌的过程,是该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一般认为,脂肪肝因为肝脏组织脂代谢紊乱,导致炎症枢纽分子NF-κB被激活,启动炎症系统改变,如Toll样受体激活影响固有免疫反应,通...
PNAS:益生菌可显著抑制肝癌生长
在过去的十年里,医学研究指出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对一系列健康指标(包括炎症、免疫反应、代谢功能和体重)的影响。将益生菌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用于许多受肠道菌群影响的疾病,也越来越引起相应的关注。 2013年12月,加州理工的科学家们首次向人们展示,肠道菌群的改变能够影响孤独症小鼠模型的行为,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杂志上。有许多研究...
王红阳院士、李忠教授Molecular Cancer发表癌症新成果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A20通过抑制Twist1表达阻止了肝细胞癌增殖及转移。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1月4日的《分子癌症》(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王红阳(Hong-yang Wang)院士及李忠(Zhong Li)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王红阳院士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肿瘤发生...
科学家用CRISPR研究肝癌干细胞
近期,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东方亚美基因科技研究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Oncotarget》发表题为“Knock out CD44 in reprogrammed liver cancer cell C3A increases CSCs stemness and promotes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成果。北京大...
北京大学团队发布肝癌无创早期诊断新技术
DNA甲基化是指DNA的胞嘧啶(C)被加上一个甲基而形成甲基胞嘧啶的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发生于CpG二核苷酸。CpG二核苷酸高度聚集于被称为CpG岛的基因组区域,这些区域主要位于基因转录起始处,具有重要的转录调控功能。CpG岛在正常细胞中大多处于去甲基化状态,但在肿瘤细胞中,大量CpG岛会发生异常高甲基化。CpG岛异常高甲基化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也是一种非常有前...
十月肝癌宣传月—早期监测、早期发现
十月是肝癌宣传月。与其他健康宣传相比,这可能是一个事件的潜伏者,但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是一个让人不舒服但却很重要的提醒,以意识到监测肝脏健康预防癌症的重要性。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B和C,是可能导致肝癌的病毒性感染。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发生肝癌,而慢性HBV或HCV患者一生中患肝癌的风险为25-40%。感染能够...
肝癌复发预测:循环肿瘤细胞DNA
根据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循环肿瘤细胞DNA是能够准确预测肝切除术后2年内肝细胞癌复发的一个因子。 “我们发现,循环肿瘤细胞DNA水平能够准确反映肝细胞癌的肿瘤进程和治疗效果,”广岛大学Atsushi Ono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循环肿瘤细胞DNA的基因组图谱分析,可能会指导肝细胞癌的...
JCI:中科院科学家发现人类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机制
近日,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范祖森研究小组在国际学术期刊JCI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肝癌干细胞中发现转录因子ZIC2表达水平较高,并对其维持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肝细胞癌(HC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复发率高和肿瘤异质性是这种癌症的两个主要特征。近年来一些研究提出癌症干细胞模型,他们发现一...
研究发现索拉菲尼治疗肝癌个体差异原因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谢东研究组在最新研究中发现了索拉菲尼治疗肝癌疗效的个体差异原因及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肝脏学》期刊。 索拉菲尼作为一类有效的ATP竞争型RAF激酶抑制剂,是近年来第一个用于治疗晚期肝癌的分子靶向型药物,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但临床研究显示,索拉菲尼在肝癌治疗上的响应率较低,疗...
贺福初院士权威期刊发表肝癌研究新成果
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通过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出TFII-I 发生SUMO化修饰参与了肝癌细胞增殖。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杂志上。 任职于复旦大学的贺福初(Fuchu He)院士及Fan Zhong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贺福初院士是国际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肝癌预警提前一年
中山大学团队发现更灵敏肝癌预警指标 中山三院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合作,通过对1416份血清标本的检测分析,建立了可早期预警肝癌的miRNA分类器。它比目前常规采用的肝癌预警指标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提前1年发现肝癌。 “小肝癌”病人在临床诊断前九个月抽血检测A...
中山大学80后博导Hepatology发表肝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在人类肝细胞癌中CXCR3+ B细胞将促炎症IL-17反应与促癌巨噬细胞极化关联起来。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 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邝栋明(Dong-Ming Kuang)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编辑及免疫治疗。 &emsp...
权威期刊:阻止肝癌进展的新方法
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最近,美国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研究所(SBP)、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泰国Chulabhorn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阻断一个重要免疫受体(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的活性,可降低肝癌的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七月二十三日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Gut》,可能为肝癌带来新的治疗策略。 ...
马桂宜博士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重要发现
来自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ANXA3/JNK信号促进了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肿瘤生长,阻断这一信号有可能成为一个可行的肝癌治疗方案。这项研究发布在7月14日的《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解剖学系助理教授马桂宜(Stephanie Ma)博士。7岁时移民加拿大的马桂宜2003年于英属哥...
喝茅台可以改善肝癌的发生!这究竟是什么鬼?
近日,笔者所在的多个微信群被一篇文章刷屏了,Plos ONE 刊登了一篇题为 Maotai Ameliorates Diethylnitrosamine-Init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ormation in Mice 的文章(PMID号为:24690765),此文立意新颖,让众多网友深深为之折服。在多个微信群里也引发了激烈讨论...
乙肝进展为肝癌的风险更高,预后更差
芝加哥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丙肝患者相比,乙肝患者更易在较年轻时发展为肝癌,且多为侵袭性类型。 “目前,患者的肝炎类型不是治疗计划需考虑的一个因素,但这两种类型的病毒可导致不同的疾病影响,预后也有一些差异,”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胃肠肿瘤内科副教授Ahmed O.Kaseb博士在一份新闻稿中说。...
中国学者解析肝癌中的lncRNA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 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作为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种癌症类型,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新患者,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其死亡率在我国十大恶性肿瘤的排名中已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尽管HCC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预后情况仍然很差。 上海交通...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刊登权威杂志
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长度为18―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它主要通过与靶标基因3’UTR的完全或不完全配对,降解靶标基因mRNA或抑制其翻 译,从而参与调控个体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及分化等生命活动。在人类疾病包括癌症中显示了异常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异常,有实验证据表明,miRNA 可以担任抑癌基因或者癌基因,与肿瘤的形...
中国学者973项目发表Nature子刊文章:肝癌干细胞
肝癌是我国最严重的肿瘤之一,也是世界上五大常见癌症之一,因此,揭示肝癌发病机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临床意义。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学说受到了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可塑性潜能,在启动肿瘤形成和生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有的治疗措施尚无法针对肿瘤干细胞发挥作用,这可能是导致肝癌复发和耐药的主要原因。肿瘤干细胞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和转移特征,因此,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