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285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Illumina因美纳收购BlueBee,以加速下一代测序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分析及共享
美国圣迭戈——因美纳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宣布完成对云端软件公司BlueBee的收购,该公司目前主要为科研与临床客户提供基因组分析解决方案。该收购将进一步加强因美纳对测序数据分析和解读的能力。 总部位于荷兰的BlueBee公司拥有一个安全合规的云平台,可简化对数据和工具的访问,使用户轻松地从基因组数据中获取重要信息。对于因美纳已经售出的...
【柳叶刀子刊】阻碍DNA修复的新途径药物与化疗相结合可以抑制卵巢癌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是卵巢上皮性癌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出现转移,因此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当然也有少部分患者由于偶然的因素被早期发现,治愈率接近100%。近日,一项针对HGSOC的新研究表明,在其第一个随机临床试验中,一种针对维持癌细胞顽强生长和分裂所需的一种蛋白质——ATR的药物在与常见卵巢癌患者的化疗联合应用中显示出相当大的优势。 ...
【Nature子刊】新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病与肠道微生物密不可分
来自VIB-UGent炎症研究中心和根特大学(The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联合研究,揭示了导致结肠直肠癌的一种新机制。研究人员发现,Zeb2蛋白的异常表达会影响肠壁或“上皮”的完整性。通常情况下,这种上皮细胞起到屏障的作用,防止肠道微生物渗透。Zeb2蛋白破坏了这一屏障,允许渗透的细菌引起炎症,从而导致癌症的进展。 &e...
【Science Advances】你可长点儿肉吧!肌肉少了,慢性疾病就找上门了!
肌肉质量的下降,会使患者更难以抵抗疾病。损失10%的肌肉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和感染风险增加;损失20%会出现浑身无力,康复缓慢;损失30%的患者,会因太虚弱而无法坐下;而损失40%通常会有致命危险。 近日,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的科学家在老鼠身上发现,在慢性疾病中,骨骼肌有助于保持免疫系统功能。他们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这项研...
【JAMA子刊】新研究:抑郁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抑郁和心理健康问题在加拿大非常普遍。五分之一的加拿大人一生中会经历精神健康问题,百分之八的人会经历严重的抑郁事件。据专家预计,由于COVID-19大流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将会增加。西蒙·弗雷泽大学健康科学教授斯科特·利尔(Scott Lear)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抑郁症状与心脏病和早期死亡风险增加之间的联系。 这项新的研究于6月10日发表在JAMA精神病学杂...
【Nature】冠状病毒大突破:地塞米松,首个可以挽救重症新冠患者生命的药物
英国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一种便宜且常用的类固醇能够挽救重症COVID-19患者的生命。这种药物被称为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是首个被证明能够降低冠状病毒的死亡率的药物,这种冠状病毒已经造成全球超过43万人死亡。在试验中,因冠状病毒感染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死亡人数减少了约三分之一。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重症监护医生、这项名为“康复”(RECOVERY)的试验指导委员会...
【Nature子刊】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一组分子有望治疗帕金森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 Singapore)和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对有前景的分子为开发一种缓解帕金森病的新疗法带来了希望。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全球700万至1000万人。帕金森病患者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降低,导致他们难以控制自主运动,...
重磅!国内首张AI“影像辅助诊断”软件三类证颁发,MR脑肿瘤率先冲出重围
近日,安德医智旗下BioMind“天医智”的颅内肿瘤磁共振影像辅助诊断软件通过了NMPA三类医疗器械审批。该产品是由天坛医院和安德医智联合成立的"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研发,是首个药监局获批的、以“影像辅助诊断”命名的医疗AI软件。 据悉,安德医智科技有限公司总部设立在北京,并在新加坡、卢森堡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此次获批使其成为中国首张在AI影像辅助诊断领...
【JAMA】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高血糖的中老年人更易患胰腺癌
美国研究人员对来自加利福利亚州医疗体系的851402名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新发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潜在指标。了解高血糖、糖尿病和胰腺癌之间的关联,是开发早期发现方法的关键。该研究发表在《JAMA》上。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的是近三个月内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 ...
【PNAS】女娃体内长出睾丸组织?一个基因突变竟实现不手术即“变性”!
性别发育异常(DSD),又名“两性畸形”,一般都是先天性遗传。患者出生时生殖器异常,发病率为1-3‰。可谓是雌雄难辨,万里挑一。男孩女孩的性染色体通常各对应着XY和XX,但具有XX染色体(通常是女性)的人可能具有睾丸组织,而不是卵巢,或者是混合了两者的性腺。 2019年暑假,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泌尿外科主...
【Nature子刊】新突破:变胖莫担心,“燃烧”脂肪的分子来了!不需要锻炼和节食
肥胖会导致一系列危险的健康状况,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病和十多种致命的癌症。全球每年用于治疗肥胖和与肥胖相关疾病的支出超过1500亿美元。美国有40%的成人遭受肥胖的困扰,是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理学院的化学教授韦伯斯特·桑托斯(Webster Santos)表示,“肥胖是困扰美国的最大的健康问...
【PNAS】斯坦福大学:新工程蛋白可阻止癌症生长并再生神经元
配体是在细胞之间或细胞内部传递信号的蛋白质分子。配体通过与称之为受体的细胞蛋白质结合来发挥作用。在与配体结合后,受体可以向细胞的其他部分发送额外的信号,以调节我们的生物过程。然而,如果这些信息被混淆,则会使我们患上一系列不同的疾病。 由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生物工程系主任、生物工程教授詹妮弗·科克伦(...
【Cell子刊】情绪牵肠道!脸上带smile,肠道做SPA!
血清素的作用 想象每个神经细胞就是一台电脑,电脑与电脑之间的沟通可以通过电缆、还可以通过蓝牙什么的。那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是如何沟通的呢?而这个担任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的信使的化学物质,就是神经递质。现在已知的神经递质至少有30个 ,最有名的有七种:多巴胺(5-羟色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谷氨酸、GABA和内啡肽。 ...
【Nature】头秃星人留下感动的泪水!再生医学新突破!
当从成年小鼠皮肤分离出的干细胞首次产生毛囊时,美国脱口秀节目《今夜秀》的前主持杰伊·莱诺开玩笑说,科学家“至少在小鼠中治愈了秃头”。十六年后的今天,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重要结果,表示头秃有救了!他们用人多能干细胞培育出了包含毛囊等附属结构的皮肤类器官,而且在小鼠身上成功实验,一半以上的类器官都长出了毛发!这一成就使产生无限量毛囊的设想变得更近了,还可以将其移植到稀疏或没有...
【Nature】新进展:压力大到扛不住?是真的!压力过大会使人体内产生大量的炎症反应
在如COVID-19大流行等大压力时期,焦虑和抑郁明显加剧。不幸的是,社会心理压力是导致焦虑和抑郁的主要原因。有证据表明,压力与炎症增加有关,在焦虑和情绪障碍患者中检测到炎症细胞因子、循环单核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增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慢性应激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发病机理有关。最近的研究发现,慢性应激会导致神经炎症:激活大脑中固有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产...
【Nature子刊】为何会胖上加胖?那要问问你体内脂肪细胞的免疫反应
背景 肥胖症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超过6亿人。所有高收入国家中,美国的成人平均体重指数(简称BMI)是最高的。到2030年,大约一半的美国人会变得大肚便便。 肥胖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心血管...
【Nature子刊】蜗牛的“致命毒液”成“救命良药”,迄今最小胰岛素有望彻底治疗糖尿病
发现胰岛素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由美国犹他大学健康研究所(U of U Health)的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开发出了结构最小但功能齐全的胰岛素。它基于捕鱼的锥形蜗牛产生的速效毒液胰岛素,同时也显示出人类胰岛素的全部功能,并与人胰岛素受体(hIR)结合。在啮齿动物中进行的测试表明,微型胰岛素(Mini-Ins)具有与人胰岛素相似的生物活性。研究人员声称,微型胰岛素是个不...
【FDA警告】一些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药物中有致癌成分
在实验室检测发现一种与癌症有关的成分(亚硝酸)含量升高后,美国卫生监管机构要求五家制药公司召回他们广泛使用的糖尿病药物。 在过去的两年半中,FDA已发现包括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和雷尼替丁(Zantac)在内的几种药物含有被称为亚硝胺的少量遗传毒性物质,例如N-亚硝基二甲胺(NDMA)。早在2019年12月9日,FDA就开始调查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中可能致癌的化学物质...
【PNAS】麻醉剂对意识的影响有结论了!一个世纪以来的科学争论落下了帷幕
如果没有全身麻醉,手术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尽管有175年的医疗史,医生和科学家仍然无法解释麻醉剂是如何使病人暂时失去知觉的。 在5月28日晚上,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一项新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解决了这个长久以来的医学谜团。利用现代纳米级的显微技术,再加上在活细胞和果蝇身上...
【Nature子刊】首个证据表明遗传基因影响癌症转移
近日,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动物和人类研究,首次获得证据表明,一个人原有的基因组成可能会影响癌症进展和转移的可能性。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科学家对癌症转移的思考方式,并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风险,从而有助于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该研究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 背景 癌细胞一般是如何发生转移的呢?癌细胞逃脱原始组织,并在身体其他部位建立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