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006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邀请函】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盛大召开,YEASEN诚邀您参会!
2020特殊之年,见证过生死,更懂得珍惜。然而肿瘤并未在新冠的笼罩之下销声匿迹,依旧是困扰世界的难题。在2020年进入尾声之际,我们共同迎来肿瘤领域年度盛会-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 会议主题:创新、转化、合作、共享 &emsp...
NEJM:锋芒尽显,CRISPR基因编辑人类临床试验,治愈两种遗传性贫血症
地中海贫血症和镰刀状细胞贫血症,是由于珠蛋白单基因突变而引起血红蛋白生成障碍。骨髓移植是根治这两种遗传疾病的方法,然而,骨髓移植费用巨大、配型极其困难,因此,绝大多数患者只能依赖频繁输血维持生命,不仅给家庭带来极大经济负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很低。 地中海贫血症是全球分布最广、累及人群最多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JNeuro】压力大的人为什么容易不育?神经学顶刊揭示其中被忽视的机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压力似乎无处不在。而近期,有研究人员发现,压力与不育之间存在着“被忽视的联系”。这项研究在实验室测试中证实,靠近大脑底部的一群神经细胞,即RFRP神经元,在压力下会被激活,从而抑制生殖系统的功能。 该研究由奥塔哥大学神经内分泌学中心的Greg Anderson教授领导,并发表在神经科学领域的顶级...
【快讯】Gene π 实战课堂——数字PCR分子诊断方法建立和验证在上海成功举办!
今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转化医学网主办,北京深蓝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艾普拜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论坛之Gene π实战课堂——数字PCR分子诊断方法建立和验证,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成功举办! 数字PCR是目前非常重要的核酸分子诊断技术之一。为了...
【Nature子刊】意外!加利福尼亚大学发现肠道微生物竟与维生素D水平存在关联!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功用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一直以来大家对维生素D的作用只停留在补钙上,殊不知,它对肠道菌群也有作用。 最近有项新研究发现生素D对肠道菌群的作用以及对免疫的影响。 这项新研究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并于近日发表在《...
【行业动态】Gene π实战课堂—数字PCR分子诊断方法建立和验证
【日程】Gene π实战课堂—数字PCR分子诊断方法建立和验证将于12月3日下午在上海举办!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
【Nature子刊】重大进展!首次从灵长类动物基因组中编辑出类似HIV的病毒
近日,天普大学刘易斯·卡兹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中编辑出了于HIV类似的病毒——SIV。这一重大突破使科学家们向开发人类HIV感染的疗法迈进了一大步。 这项于11月27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题为“CRISPR based editing of SIV proviral DNA in A...
【Science子刊】真·工具人!这种病毒既能用于开发新冠疫苗,又能对抗转移性肺肿瘤!
这项工作由埃默里大学和凯斯西储大学的科学家进行,并于11月25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题为“Systemic cancer therapy with engineered adenovirus that evades innate immunity”。 腺病毒,本身是一种会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包括人...
【Nature子刊】当你能好好入睡时,请不要忘记感谢你的肠道微生物!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许多人在思考饮食与睡眠的关系。因为肠道微菌群失调改变肠道代谢从而影响生理过程,包括大脑功能。 最近有人研究了肠道微生物群对睡眠/觉醒调节的影响。这项研究由日本大学研究人员进行,近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题目为:“Gut mi...
【Science/Cell Sys】背靠多组学大数据 科学家设计更加“智能”的细胞疗法
在9月23日发表于的《Cell System》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数千种蛋白质的庞大数据库。然后,他们对其中数百万种可能的蛋白质组合进行了梳理,建立了一个组合目录,这些组合可以精确定位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 他们在另一篇于11月27日发表在《Science...
【Nature】首次!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与人类免疫细胞动力学的直接联系
近日,纪念斯隆·凯特琳(MSK)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有关微生物群与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发现。他们进行的这项研究发现:血液中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浓度随着肠道内细菌菌株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研究首次揭示了肠道菌群与人类免疫细胞动力学的直接联系。 该研究于11月2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题为“The gut microb...
【PNAS】巨噬细胞被“策反”怎么办?卡罗林斯卡科学家开发新型免疫疗法来应对!
近期,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一项研究报告了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这种疗法正是针对那些被肿瘤“策反”的巨噬细胞,该疗法有望为将来的癌症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题为“Targeting a scavenger receptor on tumor-...
【云讲座】安捷伦RNA和DNA平行测序文库构建方案,一天当作两天用!
秋意渐浓,安捷伦诊断与基因组学事业部为您精心筹备了秋日献礼——安捷伦RNA和DNA平行测序文库构建方案!利用DNA和RNA的平行靶向测序可以比对序列差异、验证基因融合,检测DNA突变的关联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利用SureSelect XT HS2 RNA建库试剂盒,结合之前推出的XT HS2 DNA 试剂盒,让您实现一天当作两天用的可能。 &emsp...
【快讯】桐树基因连续三届名列前茅,再获第三届全国 NGS 建库技能大赛二等奖
全国赛事 三获殊荣 11月18日,由上海市临检中心、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共同主办、上海市遗传学会、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国家卫健委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三届全国NGS建库技能大赛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建库大赛共分四个小组,分别是:病原微生物组、遗传组、肿瘤ctDNA组和肿瘤大panel组。 桐树基因以肿瘤ctDNA分赛组第一名的成绩...
Eppendorf双联生物反应器重磅上市,助力生物制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生物制药行业蓬勃发展,对研发生产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创新也持续改进着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率。2020年11月20-22日,借由第二十届中国生物制品年会的盛大开幕,Eppendorf公司乘势推出了SciVario® twin双联生物反应器,旨在更好地为生物制药产业赋能,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双联,顾名思义,即可同时联动两个罐体。Sci...
【Nature子刊】基因编辑猴子胚胎产生HIV抗体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研究HIV治疗的新方法!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又称基因组编辑(genome editing)或基因组工程(genome engineering),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 因为基因编辑应用于人类是违法与违背伦理的,所以最近有...
【Nature子刊】黄超兰团队与高福团队等合作发现早期新冠病毒感染主要为免疫抑制并或存在“两阶段”机制
由SARS-CoV-2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已成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行之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对疫情的控制至关重要。然而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黄超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高...
【Nature子刊】黄超兰团队与高福团队等合作发现早期新冠病毒感染主要为免疫抑制并或存在“两阶段”机制
由SARS-CoV-2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已成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行之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对疫情的控制至关重要。然而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黄超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团队开展协同研究,发现...
【日程公布】Gene π实战课堂——数字PCR分子诊断方法建立和验证
随着分子遗传知识的积累,DNA和RNA分子的定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各类组学技术层出不穷,新的分子标志物和分子诊断技术不断涌现,分子诊断目前不仅应用于临床,在疾病预防、筛查等领域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四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之Gene π 实战课堂——数字PCR分子诊断方法建立和验证将于2020年12月3日在上海召开。本期训练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
【参会须知】2020转化医学技术创新论坛 暨Clinical Lab临床诊断及研究现场实验室
日期安排 论坛时间:2020年11月17-18日 现场实验室开放时间:2020年11月16-18日 会议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7馆现场论坛区) 会议安排 2020肿瘤临床及转化新技术论坛 2020年11月17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