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药物靶点!天津医科大学等发文揭示胶质母细胞瘤最新进展机制
导读 |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最常见和致命的原发恶性肿瘤。 |
1月29日,天津医科大学康春生、南京医科大学张军霞共同通讯在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在线发表题为“RUNX1/NPM1/H3K4me3 complex contributes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remodeling via enhancing FOSL2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in glioblastoma”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揭示了RUNX1在GBM发病和进展中的功能作用。机理上,通过与NPM1的相互作用,RUNX1促进染色质可及性和H3K4me3修饰,增强FOSL2对ECM相关基因的转录激活,导致GBM中ECM重塑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抑制RUNX1介导的ECM重塑可能是逆转GBM“冷瘤”状态和增强免疫治疗对GBM抗肿瘤效应的有效药物靶点。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9-024-06481-4
研究背景
01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最常见和致命的原发恶性肿瘤。GBM的主要特征是对放疗和化疗的内在耐药性,以及术后复发的频繁发生。因此,传统治疗选择(包括手术切除结合放疗和/或化疗)的结果仍然不理想。由于GBM主要位于免疫特权的脑部区域,并存在着血脑屏障(BBB),因此GBM具有独特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其中涉及大量浸润的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和较少的抗肿瘤T细胞,使得GBM对免疫检查点治疗没有反应。因此,揭示GBM患者TIME的构成机制对于开发针对GBM的治疗方案可能非常重要。
细胞外基质(ECM)重塑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的肿瘤恶性进展和免疫逃逸有关。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是GBM间质亚型中促进肿瘤发生和侵袭的关键转录因子。然而,目前对RUNX1与ECM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RUNX1对ECM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了解甚少。
研究进展
02
为了阐明RUNX1在GBM恶性程度中的功能作用,研究人员使用同基因细胞系GL261和CT2A在免疫能力正常的C57BL/6小鼠中建立了一个原位GBM模型。在构建模型之前,研究人员评估了GL261和CT2A细胞中Runx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T2A中的Runx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GL261。因此,研究人员在GL261细胞中过表达重组Runx1,在CT2A中下调Runx1的表达。通过对携带肿瘤的小鼠进行动物生物发光成像监测,来观察GL261或CT2A细胞颅内注射后的肿瘤生长情况。结果显示,Runx1 OE显著促进了体内的肿瘤生长,而CT2A-shRunx1植入小鼠的肿瘤生长速率明显减缓,与相应的对照小鼠相比。
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与GL261-LvRunx1或CT2A-shVector相比,接受GL261-LvVector或CT2A-shRunx1治疗的小鼠具有更长的生存时间。肿瘤的流式细胞术(FC)分析显示,Runx1 OE加速了CD4+T细胞的浸润,特别是抑制了CD8+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积累。然而,Runx1 KD减少了CD4+T细胞的数量,但增加了CD8+T细胞对肿瘤微环境的浸润。ELISA检测表明,Runx1水平较高的肿瘤也具有较高的GZMB浓度。GL261-LvRunx1或CT2A-shVector肿瘤中观察到CD206阳性的M2型巨噬细胞数量增加,而MHC-II表达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减少,相较于GL261-LvVector或CT2A-shRunx1肿瘤。
接下来,研究人员进行了Masson染色以评估GBM肿瘤中的ECM状态。结果显示,低水平Runx1表达肿瘤之间存在边界带(白线),而在Runx1 OE肿瘤中,肿瘤-正常组织交界处的边界带消失,暗示ECM重塑可能是由Runx1在GBM肿瘤中诱导的。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RUNX1在ECM重塑和维持GBM免疫抑制微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
03
综上所述,研究发现揭示了RUNX1在GBM发病和进展中的功能作用。机理上,通过与NPM1的相互作用,RUNX1促进染色质可及性和H3K4me3修饰,增强FOSL2对ECM相关基因的转录激活,导致GBM中ECM重塑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抑制RUNX1介导的ECM重塑可能是逆转GBM“冷瘤”状态和增强免疫治疗对GBM抗肿瘤效应的有效药物靶点。(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9-024-06481-4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