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23名中国人在新加坡感染寨卡病毒 部分人已痊愈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日报道称,截至当天中午12时,该国感染寨卡病毒病例共146起。新卫生部的数据显示,其中有57人是外国人。 据《联合早报》报道,这些外国患者共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印尼、缅甸、马来西亚以及台湾地区。新加坡卫生部说,这些外国患者症状轻微,多数已康复。中国外交部9月1日表示,截至8月30日中午,...
中国人海外购物瞄准癌症疫苗 官方称入境需审批
随着中国人海外购物的热情日益高涨,购物品种已从服装、鞋类、香水、数码产品等转向了癌症疫苗、美容药物等生物制品上。广西检验检疫局9日向媒体通报,2016年以来该局已截获21批次包括上述生物制品在内的特殊物品。旅客如需携带这类物品入境,需办理相关检验检疫审批手续。 近年来现代社会医学飞速发展,一些常见疾病能够做到接种疫苗预防,且成效显著。但根据中国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进口疫苗被批准在国...
中国人群“生物年龄”标记物首次被发现
日前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糖基组学课题组获悉,该课题组近日发现一项可检测中国人群“生物年龄”的生物标记物,即免疫球蛋白G的糖基化水平,这是我国首次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 该课题组在王嵬教授的带领下,收集了中国汉族人群的多项人口学信息、生化及血液学检查指标,利用国产的Clin-TOF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多次实验后,首次证实利用免疫球蛋白G的糖基化水平可分析...
詹启敏:中国人口与医疗的挑战及精准医疗的发展
随着新的技术创新出现及创业浪潮的不断发展,现实世界的诸多领域正在发生各种变革:下一代基因技术将如何改善人们的健康和医疗?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转型的结合将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企业服务和消费升级会如何改变移动互联网生态? 7月9日,2016联想之星WILL大会聚焦即将到来的未来世界主题,通过论坛分享和创新科技展示等形式,呈现嘉宾及星友们对未来世界的期待与实践,给现场参会的...
科学家完成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遗传变异图谱绘制
我国科学家完成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遗传变异图谱绘制,成功建立世界上最大样本量的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全区域完整遗传变异数据库,将对复杂疾病的精准医学研究起重要作用。24日,国际著名遗传学杂志《自然遗传学》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该研究成果。 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与人类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涉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
全球首例换头手术2017年底进行:患者为中国人
据《印度时报》5月14日报道,“”主导人、意大利医生塞尔吉奥·卡纳韦罗表示,全球第一个接受“换头手术”的患者将是一名中国人。这首例手术将由中国医疗团队操刀,预计在2017年底在中国进行。 卡纳韦罗表示,全球第一个接受换头手术的患者将是中国人,而不是此前备受关注的俄罗斯男子瓦列里·斯皮里多诺夫。他说:“我们预计在2017年圣诞节前...
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推出“i健康免疫细胞保障计划”
3月27日,中国人寿在上海召开新产品“i健康免疫细胞保障计划”上市发布会。 此次,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携手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为接受免疫细胞储存的客户量身定制i健康免疫细胞保障计划,凡是加入该计划的客户,在合同有效2年内,可获赠2次血液循环异性细胞检测以及2次免疫全功能检测,若检测阳性,即...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揭晓 屠呦呦、郎平、阎肃等获奖
2016年2月14日20时,“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刚刚逝世的阎肃、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的郎平、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潜水员官东等获奖。 以下为获奖名单: 吴锦泉(1928-),江苏省南通市港闸经济开发区五星村村民,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一名老党员。 吴锦泉老人一生靠磨刀为生,生活...
港媒:中国人爱“白”因1.5万年前基因突变
香港《南华早报》1月12日文章,原题:白富美:科学家表示,中国人对白皮肤的迷恋,与1.5万年前的基因突变有关 中国科学家主导的一项国际研究表明,中国人青睐的较浅或较白肤色源自一种“有缺陷”的基因。 中国男性大都迷恋肤色白皙的女性,很多中国女性则偏爱白种人。这早已被贬斥为一种社会、经济或文化问题,但新的研究证据表明,皮...
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精准解密中国人的健康密码
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有一个比喻: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关系就像词典与文章、元素表与化工厂。基因组学中微小的差异,在蛋白质组学中可以被千倍甚至近万倍地放大。因此,要真正阐释生命,必须从蛋白质组中寻找答案。 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主入口处,一栋由南北双楼组成的银白色建筑呈一字型展开。这里是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凤凰中心)的总部大楼,也是“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它延缓了中国人吃上新药的时间” 遗传资源临床实验新政引争议
自从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审批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10月1日实施以来,有关其增加企业负担、延迟新药审批时间、程序设置不合理等争议一直不断,南方周末最近得知,有关部门已开始布局调研这一问题。 2015年10月12日,科技部关于人类遗传资源审批指南实施的第12天,科技部负责该项工作的一位处长就此作了政策解...
屠呦呦今将获颁诺贝尔奖,下一个中国人会是谁?
今年 84 岁的屠呦呦已早早到了瑞典,继 7 号下午在卡罗琳医学院做了演讲之后,今晚将要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利用现代药物分离和分析技术,最终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此而受益。现在青蒿素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
中国人体内发现"超级细菌"基因 对抗生素耐药性强
英媒称,研究人员11月18日说,在从中国人和猪体内采集的细菌(包括具有传染性的细菌样本)中,发现了一种能对终极抗生素产生强耐药性的新基因。 路透社11月18日报道称,科学家称这一发现“令人担忧”,并呼吁紧急限制多粘菌素的使用。多粘菌素是一种包含药用粘菌素并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抗生素。英国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劳拉·皮多克说:“所有多粘菌素的使用都必须尽快降至最低限度...
Lancet:中国人口平均寿命显著上升,猜中国最长寿城市?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整体的对全中国内以各省份为单位进行的关于预期寿命、死亡原因以及儿童死亡率等内容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政府在卫生事业上的进步,仍取决于政策地方化的改革程度。 平均寿命显著增加 2015年10月26日,Lancet杂志上发表了两项研究结果,首次报道了近几十年来,中国不同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的状况。...
诺贝尔医学奖揭晓 3名科学家含中国人屠呦呦获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公布。据诺贝尔奖官网(http://www.nobelprize.org/)最新消息,William C. Campbell,Satoshi Ōmura和Youyou Tu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因William C. Campbell,Satoshi Ōmura二人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Youyou T...
发现中国人乳头瘤病毒传播特征
本周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篇论文显示,中国农村地区男性向女性传播可引发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的风险比女性向男性传播的风险高4倍。 据介绍,HPV感染可以导致女性患宫颈癌,也存在引发口咽部癌症和肛门生殖器癌症的风险。以往研究显示,男性感染HPV会增加其伴侣宫颈癌的风险。但一直以来,中国普通人群中的HPV传播特性研究却很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柯杨、蔡红及...
TT型基因让中国人更易中风
和欧美人相比,中国人更容易中风?很不幸,这个传言竟然是真的。由于基因特点,国人更易患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我国75%的高血压患者,伴有Hcy增高,属H型的;而且就因为这个HCY血症,让国人更易中风,即使血压不高,也可能中风! 而摄入足量的维B6、维B12和叶酸,可防高HCY血症。因此,平时,要多食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
卫计委体育总局数据打架:中国人矮了4公分
国家卫生计生委6月30日发布统计称,18岁以上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为167.1公分,女性为155.8公分。这项数据让民众跌破眼镜,也比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缩水4公分,一些网友纷质疑数据的正确性。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7月1日报道,去年网上曾有一项中国大陆男子平均身高比日韩矮的讨论,其中媒体引述国家体育总局体科2000年的调查报告,称大陆...
【重磅】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盛典—医药卫生领域18人获奖
6月26日下午,由《科学中国人》杂志主办的“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引用《科学中国人》总编辑张刚在致辞中的一段话,为本次年度人物评选做一个总结——我们希望做这样一件事:让更多的科学家走到台前,让他们的名字广为人知,让他们的故事喜闻乐见。他们值得拥有这样的荣耀。以下是医药卫生领域的获奖名单: 1、吴天一 人物小传 吴天...
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6月26日下午,由《科学中国人》杂志主办的“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 Q:今年都有多少人获奖呢? A:一共有146位科学家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骏啦、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专家裴荣富啦,光院士就有12位。其余还有“嫦娥二号”总设计师黄江川、水稻育种专家邓华凤、“天河二号”总指挥廖湘科、清华大学教授黄来强等百余位知名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