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7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即将开播】面向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代谢组学及脂质组学质谱技术研讨会

2022-08-30

第三期 生命组学技术、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及大数据分析平台,是构建中国精准医学体系的要素。以高性能质谱为核心的新一代高通量高覆盖生命组学技术正蓬勃发展,为复杂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临床多组学生物标志物谱研究及转化应用,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之力。 为了促进围绕精准医学的多学科多领域交流互通,由上海市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主办的“SciTalk生命组学质谱云讲堂”...

【直播预告】面向临床研究及转化应用-代谢组学及脂质组学质谱技术研讨会

2022-08-25

第三期 生命组学技术、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及大数据分析平台,是构建中国精准医学体系的要素。以高性能质谱为核心的新一代高通量高覆盖生命组学技术正蓬勃发展,为复杂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临床多组学生物标志物谱研究及转化应用,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之力。 为了促进围绕精准医学的多学科多领域交流互通,由上海市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主办的“SciTalk生命组学质谱云...

【Nature】棕色和米色脂肪组织可预防代谢性疾病!

2022-08-18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变革性的方法,可以用来制造更多的米色脂肪细胞。他们发现了一种关键酶Cul2-APPBP2,通过催化PRDM16蛋白的降解,PRDM16蛋白是米色脂肪生物发生的有效激活剂。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067-4#Sec1 棕色和米色脂肪组织 ...

【Cell子刊】肝癌的超强代谢有弱点——促成新联合治疗策略

2022-08-03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肝癌的快速生长会导致其能量产生和细胞形成过程变得具有易感性,而这点可以被利用以确立一种新的联合治疗策略。 这项研究于8月2日发表在《Cell Metabolism》杂志上,研究人员提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肝细胞癌(HCC)会通过某种方式改变其代谢,使其易受关键分子精氨酸供应中断的影响。不考虑导致癌症的特定基因突变,这种对...

【Science子刊】身体的白天和夜晚:“脑钟”,昼夜循环代谢节律的指挥家

2022-07-30

近日,一项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新研究向我们描述了不同器官的分子时钟是如何协同控制系统性代谢节律的。该研究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Paul Petrus教授以及一支跨学科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研究人员来自表观遗传学及代谢、健康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分子时钟如何协同控制系统性代谢节律,一直未被深入研究。该团队研究了小鼠中带有时钟基因B...

【Nature子刊】母亲肥胖会导致后代早期代谢紊乱!

2022-07-29

肥胖是一种以白脂肪组织增加,代谢紊乱以及心血管和肺部疾病风险增加为特征的疾病,肥胖本身仍然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复杂特征,尽管在治疗相关的代谢综合征以及心血管和肺部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已经确定母亲肥胖是后代肥胖,代谢紊乱和心肺疾病风险的决定因素。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https://www.nature.com/art...

【REDOX BIOL】吃多了,真的可能回不去!白色脂肪代谢可塑性受损

2022-07-2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患有肥胖症的人数在2016年已达到6.5亿,肥胖症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医疗保健领域的重大问题。肥胖会导致常见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包括神经退行性、心血管疾病、癌症和2型糖尿病(T2D)。从病理学和病因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和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T2D)是一种多器官疾病(multi-organ disease);因此,解决其背后的生物学问题非常必要。虽然手...

【Nature 子刊】急性髓系白血病,新的代谢谱出现了!

2022-07-15

一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文章,描述了一个特定的代谢适应在一些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身上的影响串联突变的 FLT 3 基因。研究结果表明,这可能会在未来应用于特定类型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该项研究是由来自巴塞罗那大学生物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IBUB)和肝脏和消化系统疾病网络生物医学研究中心(CIBEREHD)的Marta Cascante教授领导的团队与Jan...

喜讯!代谢组学专精特新企业百趣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

2022-07-15

代谢组学专精特新企业上海百趣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趣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独家领投。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百趣生物代谢组学科研服务仪器平台的扩建、检测试剂的研发及生产,在继续扩大百趣生物代谢组学技术优势的前提下,促进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的技术融合,加快代谢组学产品的临床转化进程,推进质谱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

【Nature】新发现:一种运动诱导的代谢物,可抑制进食和肥胖?!

2022-06-16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身体,乃是无价之宝! 一场疫情,让许多人认清了生活的本质,终于开始注重健身,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无形之中,很多人的性命反而得到了挽救——他们悬崖勒马,再次回到健康的轨道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体育锻炼,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工作能力、提高和改善整个人类体质,都有重要作用。而定期运动已被证明有助于减肥、调节食欲和改善代谢状况,特别是对于超重人群...

【Cell子刊】最新发现!肠道细菌代谢物,竟然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2022-06-10

路易斯维尔大学布朗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研究小组发现,肠道中细菌产生的一种代谢物会促进神经细胞死亡,导致小鼠认知能力下降。该发现发表于《Cell Host & Microbe》上的论文“Gut bacterial isoamylamine promotes age-related cognitive dysfunction by promoting microglial cell death”中,...

【Cell子刊】解开触发癌细胞生长的代谢谜团,打开诊断和治疗的潜在新途径!

2022-05-09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癌症是一种遗传疾病,但现在知道,环境和新陈代谢也是因素。Michelaki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粒体是如何参与的。线粒体是细胞内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转化为能量的控制中心。他们感知是否有足够的供应,并决定细胞是会存活还是死亡。 “线粒体处理我们摄取的食物和氧气,它们制造能量和其他分子,它们可以做出决定,”Michelakis解释说。这种“生存回路”是在地球上存在的第...

走进实验室 | 空间代谢组实验操作流程和应用首播

2022-03-29

空间代谢组学能够在无标记条件下直接对生物组织切片进行扫描分析,可高效提取生物组织表面的化合物(脂质、氨基酸、代谢物、有机酸、糖类等),同时鉴定数百种甚至数千种分子的分子结构、相对含量,并能精准定位不同化合物的空间分布,适用于肿瘤研究、生物标志物发现、药物研发、代谢异常疾病研究等,在精准医学、转化医学、临床研究以及基础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

《转》访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单细胞代谢组学提高对肿瘤细胞代谢的认知,对疾病防治还待学习!

2022-03-26

近日,唐惠儒教授应邀出席首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分享了题为“定量代谢组学技术”的报告,整场报告干货满满,观众反应热烈。为此,转化医学网邀请唐惠儒教授进行了专访,唐惠儒教授就单细胞组学技术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想知道他分享了哪些精彩观点吗?点击下方即可观看完整版视频!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唐惠儒 ...

【今晚直播】 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及代谢组学质谱新技术

2022-03-10

云讲堂介绍 生命组学技术、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及大数据分析平台,是构建精准医学体系的主要要素。目前,以高性能质谱为核心的新一代高通量定量生命组学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这为复杂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探索、临床多组学生物标志物谱研究及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精准的解决方案。 为促进围绕精准医学的多学科、多领域的交流探讨,由上海市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中国...

精彩回顾 | 第二届全国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双星峰会圆满落幕!

2021-12-07

第二届全国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双星峰会现场 本次峰会大咖云集、嘉宾汇聚!以26场主题报告、充分的现场答疑、1大主会场报告、2大分会场报告、1场圆桌论坛等丰富的形式开展研讨交流。峰会邀请到26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作深度报告,吸引了线上线下共1200多人参会。 为期一天半的会议,内容多样,干货满满!接下来让我...

【Int J Biol Sci重磅】中科院杨武林团队发现脂肪肝发展成肝癌的一种重要代谢调控机制

2021-11-3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HFIPS)的一个研究团队报告了他们的发现,表示一种代谢调节机制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向肝肿瘤的恶性转化中发挥作用。 由研究员杨武林(音译)领导的研究团队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进行这项研究,并于上月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argeted I...

【AACR子刊】短期卡路里限制的饮食首次在人体临床试验符合率达91.8%,甚至重塑癌症患者的新陈代谢和抗肿瘤免疫力!

2021-11-18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推荐吃七八分饱最健康,合理的饮食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饮食还与癌症、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这是因为饮食直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可能就会发展成疾病。 在接受标准治疗的癌症患者中,涉及短期、严格热量限制的饮食是安全、可行的,并导致血糖和生长因子浓度降低,外周血免疫抑制细胞减少,肿瘤内T细...

第三轮通知 | 第二届全国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双星峰会

2021-11-16

由上海百趣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双星峰会」将于2021年11月27日-29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本次峰会广邀国内外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报告,涉及临床疾病、中医药、肿瘤、植物等多个研究方向,向与会同仁传递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及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老师、学者、学生前来参会交流,期...

学术盛会 | 第二届全国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双星峰会第二轮通知

2021-10-26

/Uploads/2021-10-27/6178a321aa421.mp4 代谢组学发展和应用的先锋Oliver Fiehn为双星峰会暖场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