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患癌风险降低61%!哈佛大学研究表明改变这三种生活方式就可做到
近日,瑞士苏黎世大学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Frontiers in Aging》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简单的三种生活方式改变,高剂量维生素D、omega-3和简单的家庭锻炼计划可以将70岁以上老年人患癌风险降低61%。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ragi.2022.852643/ful...
哈佛大学针对近20万人的新研究:不超重的人减肥会增加II型糖尿病风险
一项针对8项减肥试验的系统综述表明,干预后3至5年内体重恢复的轨迹因不同的减肥策略而异,因此可能对发生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产生差异性影响。为了填补知识空白,一项来自哈佛大学,针对近20万人的新研究发布于《PLOS MEDICINE》。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medici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
【快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 Lieber向法庭申请无罪释放,律师表示他是“中国行动计划”的受害者!
去年12月,Lieber被判有罪,罪名是他向联邦政府撒谎。“中国行动计划”号称是为了抵制所谓的“中国政府窃取美国知识产权”的传言,而Lieber教授也受此波及,于2020年被逮捕。 Lieber教授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国际纳米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在哈佛大学工作约30年,斩获荣誉无数。2017年,他被哈佛大学授予最高级别荣誉教授的称号。同年...
【Cell】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机制,帮助解释为什么身体的某些部位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如此敏感
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比如:手和嘴唇,会比其他部位更加敏感,因此,这些敏感部位就不知不觉地成为我们用来辨别周围世界、感知周围的环境变化的重要工具,这些敏感部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探索我们的生存空间每天都是如何运作的。这种重要的能力同时也促使着我们安全地在环境中生活、更快速地了解周围的情况并且对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没有这些敏感器官,我们就无法从这个世界获取必要的信息,给我们的生存带来的阻碍是可想而...
【Cell】重磅!肿瘤中竟然隐藏着免疫细胞中枢?哈佛大学牵头多所知名研究所带你揭开肿瘤的新奥秘!
人体中的肿瘤就像一座处于战争中的城市,在其中熙熙攘攘地分布着癌细胞、免疫细胞、血管、信号分子,还被四周的组织包围着。通过对这些角色进行简单的研究,你会了解它们之间的战争的一些基本概况,但是你并不能由此知道它们的组织方式和在战争中运用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角色在它们的战争中各自是如何运作的,一组研究人员对这个战斗机制做了深入探索,并且从他们的研究和实验中有了新的...
【Nature子刊】哈佛大学确定了肠道微生物组与特定疾病之间的关系,未来单个粪便样本即可检测出患病风险!
人体中数万亿种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微生构成了人类微生物组。哈佛医学院和乔斯林糖尿病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分析了人类肠道中细菌的遗传组成,并研究了细菌基因组(遗传特征)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炎性肠病、大肠癌和2型糖尿病的关联。 来自基因水平的微生物组-疾病关联研究的数据表明,冠状动脉疾病、炎性肠病和肝硬化具有许多相同的细菌基因。换句话说,...
【新研究】涨知识了!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告诉你:“打屁股”如何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
打屁股是全世界父母使用的最普遍的儿童管教形式之一。 先前有研究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抚养或教育儿童必须进行身体上的惩罚。在所研究的孩子惩罚方式中,打屁股占43%。尽管打屁股的发生率很高并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但是研究早就提出打屁股对儿童生长发育并无正面影响。 该研究于近日发表在《Child Development》杂志上,题为“...
【新发现】哈佛大学发现63岁患癌,19岁时癌细胞已开始在身体中出现了
众所周知,年龄是癌症的最大危险因素,所有癌症患者确诊的中位年龄为66岁。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缓慢发展,然后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因此,癌症被确诊之时,癌细胞往往已经秘密生长了数年之久。 但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没有弄清楚一个重要问题:癌症到底是...
【Science子刊】不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哈佛大学发现一种新的抗体,为慢性炎症的温和疗法打开大门
炎症(inflammation)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防御反应,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的炎症等。 炎症会引起多种疾病,如特应性皮炎和许多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包括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等。 在过去...
第六届健康中国—“增爱·长木”学术年会 ——哈佛大学归国医学学者论坛
当前全球的医疗卫生状况存在巨大挑战: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性疾病肆虐;肿瘤、老年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医学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一些优秀的临床研究成果发表在NEJM、Lancet、JAMA、BMJ等顶级期刊。然而,我国的临床研究仍面临诸多困难,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质量临床研究的规范开展、鼓励创新,第六届增爱·长木学术年会聚焦于高质量临床研究,以线上线下...
【Cell】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共同揭示肠神经系统的单细胞图谱
肠神经系统(ENS)协调消化、肠道运动和对有害刺激的反应等几乎所有活动,并将信号从肠道传递到大脑,但它们既稀少又脆弱,难以分离和研究。 而现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旗下博德研究所,以及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研究团队已经克服了这些挑战,他们开发了新的方法成功生成人和小鼠的ENS单细胞图谱。研究结果表明,ENS是连接肠道、免疫系统和中枢神...
【Science子刊】哈佛大学利用细胞疗法+CRISPR技术成功对抗肥胖!
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和相关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肥胖今年在全球死亡人数将超过COVID-19。近日,乔斯林糖尿病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证明了一种细胞疗法和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结合可以对抗肥胖。 该研究在8月26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题为“CRISPR-eng...
【Nature子刊】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一组分子有望治疗帕金森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 Singapore)和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对有前景的分子为开发一种缓解帕金森病的新疗法带来了希望。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的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全球700万至1000万人。帕金森病患者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降低,导致他们难以控制自主运动,...
【重磅】哈佛大学权威专家:COVID-19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引发不同程度的大脑功能损伤
近日,《阿尔茨海默症杂志》(The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对COVID-19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综述,将COVID-19导致的脑损伤分为了三个阶段。北弗吉尼亚神经生长大脑健康中心的医学主任、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工作人员、全国公认的神经专家、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马吉德·佛杜希(Majid Fotuhi)博士鼓励采用三阶...
第九届中美健康峰会(波士顿)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会议中心成功举行
第九届中美健康峰会(波士顿)于2019 年9月26-27日在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马丁会议中心举行。在两天密集的议程中,中美两国产、学、研、政、商等各界精英共聚一堂,围绕着医疗健康创新与投融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卫生健康体系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高效的对话与交流。在与会的400余位嘉宾中,有100多位是从中国专程来参加中美健康峰会的医疗卫生政策制定者、公立与民营医院院长、医学教学研究机构和投资与医...
Nature子刊:哈佛大学新型癌症疫苗促进有效DC细胞识别与免疫记忆形成
免疫疗法正在走向癌症治疗的前沿。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最近的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这些方法可以针对每个人的肿瘤的独特突变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从而为许多患者点燃新的希望。 这些发展的基础是肿瘤特异性的“新抗原”,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上的突变肽。吞噬新抗原后,免疫系统的树突状细胞(DC)可以启动强大的T细胞反应,攻击表达它们的癌细胞,这意味着它们会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以破坏...
哈佛大学科学家:你们现在估算平均血糖的金标准是不准确的!
糖尿病患者们总是生活的战战兢兢,他们心里时刻想着“这个不能多吃,吃了血糖又要高了!”诚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不过,除了控制外,监测的意义也不应该被小觑。 除了血糖之外,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血糖和...
中国携手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培养顶尖医疗人才
“中美医疗合作共建暨中美医疗顶尖人才培养计划”8日正式在上海启动。 美国麻省医疗国际集团与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项目合作同日签约。 “中美医疗合作共建暨中美医疗顶尖人才培养计划”8日正式在上海启动。 该计划将全面配合“健康中国2020”战略,哈佛大学医学院将为中国培...
香港理工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揭示癌症基因关系
23日从香港理工大学获悉,该校癌症基因组的大数据分析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建立一个创新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分析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在癌症中基因网络的失控机制。 这项突破是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讲座讲授翁一鸣、陈颖志和黄思铨联同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专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所取得的成果。 研究团队还发现诊断及治疗慢性骨髓细胞白血病的潜在标靶基因——核磷蛋白(NPM1)及...
屠呦呦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
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官方公布获奖信息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员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同获此奖的还有纽约医学院从事抗疟疫苗研究的露丝(Ruth S. Nussenzweig)和维克多(Victor Nussenzweig)两位教授。该奖将于今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