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80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精准医疗:从检测到治疗,为有自杀倾向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017-08-16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U)医学院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表示,他们创建了一种基于生物标志物评估个体自杀倾向的新方法。 此外,研究人员还展示了两个应用程序的工作机制,一个评估自杀风险,另一个用于测量焦虑和抑郁情绪,app旨在提高测试的精度,并针对患者提出适合的生活方式,心理治疗方式以及其他干预措施。 该研究小组还指出,接下来他们将开发一系列预防自杀的药物。 研究成果...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皮肤移植疗法安全、微创、廉价!

2017-08-04

近日,芝加哥大学的一研究小组攻克基因治疗面临的难题,揭示了用皮肤移植的全新方法治疗众多人类疾病的可能性。 该研究对应的文章发表于最新上线的Cell Stem Cell杂志,文章题为“Engineered epidermal progenitor cells can correct diet-induced obesity and diabetes”,描述了一种新的基因治疗形式,通过皮肤移植疗...

提高5年生存率!癌症患者更该接受化疗+话疗?

2017-07-20

    根据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癌症患者接受化疗后的疗效受到与其他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社会行为的影响。如果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与其他存活5年或更久的患者交流意见,其存活5年或以上的可能性会增加;同样的,如果患者在化疗期间,与其他存活时间少于5年的患者相互交流,其存活时间的可能性也会低于5年时间。研究结果于2017年7月12日在线发...

PlOS 被忽视的热带病: WGS 鉴别复发性麻风病患者的复发源头

2017-07-19

自从1980’s开始系统性的采用联合治疗 (MDT) 方法诊治麻风病以来,麻风病的患病率显著降低,但全世界每年仍有20万新发麻风病案例困扰人类。本研究采用NGS技术鉴别3例复发性麻风病的复发源头,区分是由于耐药菌株出现导致治疗失效,还是由于再次感染新菌株导致疾病发生,帮助临床医生评估诊疗效果以及采取进一步诊治措施。 方法 · 伦理声明:获取国家伦理研究委员会、动物伦理研究委...

为什么癌症新药总是先治晚期患者?

2017-06-26

有一个冷笑话,说的是有人吃大饼,吃到第七张大饼才感觉饱。这人于是感慨:早知道直接吃这第七张就好了,省了前面六张大饼的钱。 但凡有点生活经验的,都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即便没吃过大饼,也吃过饭,这饭需要一口一口吃才能吃饱。 但是说到癌症治疗,有个情况大家都很不明白,为什么新出的药都是来治疗晚期癌症?比如治疗乳腺癌的赫赛丁,美国FDA最先批准的时候是用来治疗晚期的乳腺...

覆盖300多种肿瘤 上万名晚期癌症患者测序突变数据库发表的启示

2017-06-20

5月8日,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一篇重量级文章,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MSKCC) 的科学家采用MSK-IMPACT方法,开展了一个大规模、前瞻性的临床测序研究。他们对上万名晚期癌症患者,接近300多种肿瘤进行了基因测序,同时收集了这些肿瘤病人的临床注释、病理等方面的信息,并且科学家将这些数据集合放在一个网站上,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可以访问,进行数据检索。这个网址是htt...

癌症患者还能活多久,谁说了算?

2017-06-12

在临床中,很多癌症患者确诊后,自己及家属往往会向医生询问“还能活多久”的问题。而医生呢,会根据以往的经验,给出一个大体的生存时间:三年,一年,半年,三个月……患者及家属往往以此为依据,决定继续治疗还是及早准备后事。 我们还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情景:医生低头沉思,然后对癌症患者的家属说,“你的XX,可能活不了XX个月/年,你们还是计划下他/她的余生吧”,结果患者就如...

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糖尿病患者的乳腺癌风险降低

2017-06-09

针对14.9万患有糖尿病女性患者进行的一项长达14年的研究显示,与没有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妇女相比,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妇女的乳腺癌风险降低了18%。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Women's Health》杂志上。 文章题为"Low-Dose Aspirin Reduces Breast Cancer Risk in Women with Diabetes: A Nationwi...

差别对待?梅奥优先治疗个人保险患者

2017-04-24

梅奥诊所的医疗水平享誉全球,越来越多的患者想要到梅奥赢得最后生机。但现在,患者去看病时,恐怕不能只考虑预约问题了,还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购买个人保险。 近日,据Star Tribune报道,梅奥诊所首席执行官John Noseworthy在对内部员工的讲话中表示,当个人保险患者和医疗补助(Medicaid,在美国由各级政府资助、以穷人和伤残者为对象的医疗补助制度)患者在寻求相近的治疗...

魏则西之死一周年:有癌症患者盼放开免疫疗法,官方称不成熟

2017-04-12

4月12日,去年今日,魏则西在家中去世。 一年过去,由他引发的癌症免疫疗法争议仍未平息。 在他身后,癌症患者是一个被“重度污染”的医疗信息包围的群体。 手术、化疗、进口药物用遍,最终他们中的部分人找到免疫治疗的大门推门而入,视其为最后的希望。 2016年4月,震动全国的青年魏则西之死,使免疫治疗的乱象被置于舆论的聚光灯下:未经批准、夸大疗效、费用高昂…… 同年5月初,魏则西事件后,国家卫...

面对心脏病不再绝望?机械心脏泵助患者恢复健康!

2017-04-11

当我们面临着捐赠心脏不足以满足心脏移植手术时,科学家呼吁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可以作为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工具。 由众多科学家参与的一项研究检查了机械心脏泵的作用,将机械心脏泵称为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该装置可用于正在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以及患有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外科医生将该机械泵植入患者体内,其帮助心脏的主泵室和左心室将血液送到身体。 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今日发...

世界卫生日|聚焦抑郁症,世卫组织:中国有5400万患者

2017-04-07

“我觉得很绝望。” “早上很难起床。我只想蒙头大睡,藏起来谁也不见。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 “我觉得很无望,看不到任何好转的希望,也觉得没什么能够好起来。” 抑郁症,属于部分人知道、但很少人了解的一种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估计,全球有逾3亿人罹患抑郁症,约占全球人口的4.3%,近十年来增速约18%,其中中国有5400万患者。 根据北京安定医院...

世界自闭症日 | 科学家为患者照亮前行的路!

2017-04-01

自闭症是一种因神经功能失调而影响到大脑的“疑症”,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找到它的病因。症状一般在三岁前出现,表现为缺乏正常的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患者多为儿童。 在中国,自闭症儿童约占了儿童总数的0.6%,据全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残疾首位,且患病率正逐年上升,而未被诊断发现和有孤独症倾向的则可能更多。随着自闭症的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关于自闭症的研究发...

恐怖的糖尿病时代:1.2亿确诊患者,5亿人处于前期症状!

2017-03-29

中国的糖尿病人数目已攀居世界首位。数量从2007年9250万人,跃增到现在的1.1亿人。世界卫生组织称,中国近半数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约为5亿人。 世界卫生组织还是再次一语道破这种疾病带来的巨大困扰:“一旦确诊,可对糖尿病进行管理……遗憾的是,糖尿病无法彻底治愈”。 糖尿病人爆炸式增长,在美国穷人多,在中国“富人”多。 “1.1亿”...

好消息!新一代靶向药物在国内获批,肺癌患者有了新希望

2017-03-06

随着肺癌精准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已发现对于具有某种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靶向治疗与化疗相比能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中国近一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1]。对这部分患者而言,EGFR靶向药物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案。 新一代、不可逆EGFR靶向药物阿法替尼与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相比疗效更佳。[2,3]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当你是世间唯一的病人:致全球4亿名罕见病患者

2017-03-01

“我的儿子是唯一确诊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类”,马特·迈特(Matt Might)在2012年的一篇博客上说道。 马特是犹他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副教授,同时也是一名网红。10年前,他与妻子克里斯蒂娜(Cristina Casanova)迎来了第一个孩子的诞生。随后,他们的生活驶向了一个始料不及的方向。 命运的玩笑 马特与克里斯蒂亚相遇在20多岁的青春年华。当时...

领星千人行项目圆满结束,后续随访显示全外显子组测序可以大幅改善患者临床获益

2017-02-27

领星千人行项目圆满结束, 后续随访显示全外显子组测序可以大幅改善患者临床获益 2015年9月,领星生物在第十八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CSCO 2015)上宣布正式启动“康新源TM千人行”项目,为一千名中国大陆癌症患者提供免费精准医疗临床路径推荐服务。2016年4月22日,入组工作顺利结束,共计入组1168名肿瘤患者。 截至2016年7月...

【重磅】直接脑部注射CAR-T细胞,治愈脑癌患者!

2016-12-29

  一位患有致命脑癌并已经发生脊椎扩散的癌症病人竟然在接受了免疫疗法之后痊愈。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对如此严重癌症患者的完全治愈还是首次。   故事的主角,50岁的脑癌患者Richard Grady所接受的免疫治疗技术目前已经帮助一些诸如白血病的血癌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但是Grady所接受的免疫疗法却不同于以往,这种新兴的免疫疗法不仅可以应用于脑肿瘤的治疗,而且还可以应用于肺癌和乳腺癌等其它可...

综合测序诊断:挽救患者于“儿科癌靶向药泥潭”的命运之梯

2016-12-26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在高风险儿科癌症患者进行的全面的测序肿瘤谱分析之后很少有患病儿童能够匹配到合适的药物。   该研究对应的论文发表于最新上线的Genome Medicine。哥伦比亚大学儿科系和赫伯特·欧文综合癌症中心的Andrew Kung及其同事报道了101名儿科癌症患者肿瘤外显子组,转录组以及一些列儿科肿瘤相关基因的测序结果与治疗情况。虽然他们检测到...

JAMA子刊:同一患者的样品,不同的NGS检测结果

2016-12-21

近年来,人们开始利用新一代测序来鉴定癌症相关的改变,从而指导癌症治疗和预后。然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两家测序公司的产品来分析同一患者的样品,发现结果竟然大相径庭。上周,他们于《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了这一初步研究结果。 华盛顿大学Tony Blau领导的团队利用Foundation Medicine的FoundationOne检测和Gu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