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80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思考】谁能提高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

2016-05-06

  什么是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   在临床上,经常会听到医生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时会提到“五年生存率”。“魏则西事件”的发生,更使每一个公众更加关心肿瘤术语的含义。大量的临床观察和资料统计,发现肿瘤患者的复发和转移,大多数(占80%)是在手术根治术后3年左右,10%是发生在治疗后5年左右,这就形成了用“五年生存率”的概念去评价某一癌症的治疗效果。   如字面含义,“五年...

晚期肿瘤患者可免费测序基因

2016-04-22

  对于肿瘤,除了传统诊疗方法外,未来还可对患者的基因进行测序,找出容易引发肿瘤的变异基因,再针对该基因选择对应的靶向药物。4月20日,“MATCH中国·测序中心”三方联合实验室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正式挂牌。该院将借助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MATCH计划,开展大规模的高质量精准医学临床试验。   在MATC...

我国超六成癌痛患者治疗不足

2016-04-14

  癌痛,作为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性疾病,令患者及家属深受其扰。然而,治疗现状却不容乐观。统计显示,我国高达61%的癌痛患者未能得到足够的止痛治疗。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前夕,“携手同心,有爱无痛”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公益活动启动仪式4月12日在京启动。活动呼吁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

比癌症更吓人的竟是它 真实案例揭秘肿瘤患者的五大心理误区

2016-04-08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约有281.4万名中国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有超过7500人死于癌症。癌症已成为中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君击垮的是你的身体还是心理防线? 4月5日,凤凰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启动名为“肿瘤君来袭,心里过不去的坎儿怎么破?”的调查,截止到4月7日10点45分,共有1633位网友参与投票。投票结果显示:近68%的网友认为癌症来袭时,心理恐惧比病痛更折磨人,67%的网友相信...

新桥医院招募肿瘤患者参与细胞基因治疗

2016-03-25

  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希望攻克癌症的方法之一。23日,重庆晨报记者从新桥医院肿瘤科获悉,即日起,新桥医院面向社会招募20名肿瘤患者,参与细胞基因研究,接受免费治疗。同时,肿瘤科相关专家就什么是细胞基因治疗进行了介绍。   招募:符合条件者可享免费治疗   新桥医院肿瘤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

生物治疗适合于哪些肿瘤患者?

2016-03-23

  生物治疗是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和肿瘤基因入手通过调动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或扩增人体自身的靶向性较强的抗肿瘤因子实现防治肿瘤的目的,目前在临床开展的肿瘤生物治疗运用最成熟、效果最佳、生存期延长最明显的是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   手术患者:清除手术后残余肿瘤细胞 防止复发   肿...

光遗传学技术恢复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记忆力

2016-03-18

  最新一项动物实验结果提示,老年性痴呆患者所以会忘记人脸和容易迷路,是因为痴呆患者大脑无法将记忆储存到合适的部位。最新研究今天发表在《自然》杂志。最新研究颠覆了老年性痴呆患者大脑不能产生新记忆的观点,提示采用刺激大脑的方法能提供提高老年性痴呆早期患者的记忆力。   最新研究是MIT神经科学家Susumu Tonegawa小组完成的,去年该小组研究发现某些某些类型的遗忘,这种...

NHS实习医生:我也得了癌症,我的患者并不知道

2016-03-17

  长期以来,医生的形象是救死扶伤的天使,似乎和普通人不是同一个属性。可是医生也会生病,也会面临和患者一样的问题。医生带病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不妨来听听这位NHS实习医生的内心告白。   那是漫长的一周。   我听到一位患者躲在病床的帘子后抽泣。听到我的脚步声,他大喊着叫我走开。我告诉他我是医生,他停顿了一下,...

国内首发 | 国内肿瘤患者PD-1抗体使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2016-03-04

1992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发现了存在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 1999年,中国科学家陈列平教授发现了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B7-H1(也叫PD-L1)蛋白,这个关键的发现奠定了PD-1抑制剂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 2011年,经过十年研发,PD-1抑制剂在美国进入临床试验; 2014年9月,FDA批准PD-1抑制剂在美国上...

MyGene2共享孟德尔遗传病基因,造福罕见病患者

2016-03-04

图片:MyGene2网站的标志,意味着病人、家属、医生和研究人员共享医疗和DNA测序信息以帮助提前发现孟德尔疾病基因。   一个新的网站,MyGene2,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参与临床医生和科学家寻找罕见疾病相关基因成为可能。健康信息共享也将提高人们对于基因变异如何影响孟德尔遗传病的症状和其他临床特征的认识。   由单基因突变产生的疾病被称为孟德尔遗传病。  ...

细胞免疫疗法TCR-T 用于 晚期肺癌患者治疗

2016-02-25

  记者昨日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获悉,该院肿瘤二科(肿瘤生物治疗科)与来自美国的“孔雀团队”合作,将细胞免疫治疗(TCR-T)用于治疗晚期肺癌患者。   44岁的窦女士是细胞免疫治疗(TCR-T)的第一位受益者。她2012年罹患肺癌,因肿瘤位置靠近大血管,不具备做手术条件,经过几次化疗仍无效果。   窦女士找到...

世界首例!患者戴3-D眼镜做开颅手术

2016-02-18

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开颅手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戴着3-D眼镜做手术还是第一次听说。 1月27日,法国昂热大学医院为一位患者清醒状态下摘除了恶性肿瘤,期间患者佩戴虚拟现实眼镜,为世界首例。到现在为止,患者恢复良好。 “通过给患者制造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完全控制患者看到和听到的内容,我们可以定位到患者大脑中与某些功能相关的区域或神经连接,这在以前是不...

淋巴癌治愈率高 但1/4以上患者可能复发

2016-01-22

  大家应该对淋巴结有正确的认识,淋巴结肿大并非一定是淋巴瘤。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非常多,淋巴结炎是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往往与附近的组织和器官发生感染有关,比如咽喉炎、牙周炎、中耳炎等可引起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一般经消炎治疗一周左右可以很快痊愈。出现淋巴结肿大时,关键是确定其原因和性质,局部肿大伴明显疼痛者常提示感染,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者常提示恶性肿瘤...

埃森哲:73%的高管看到了患者数据的积极收益

2016-01-15

  近日,埃森哲调查了601名医生,1000名消费者和101名医疗人员。调查显示,73%的医健企业高管从患者数据中看到了积极的投资收益。85%的医生认为,可穿戴设备让患者更积极地参与自身健康。76%的患者表示,可穿戴设备已经帮助他们管理和改善自身健康。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个性化医疗的时代,患者期望的是有意义的、方便的个人健康体验”,...

癌症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6-01-15

  世界癌症报告统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我国癌症发病率接近世界水平,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在癌症治疗中,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选择特异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取得明显疗效的同时,又可以避免对正常...

精准检测和精准诊断专家委员会成立 精准医疗将有望惠及亿万患者

2015-12-14

  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以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CNHUPO)主办,生命科学领域顶尖杂志Science和首都医科大学检验诊断学系联合主办的“第一届生命组学与精准医学大会”,于2015年12月11日~13日在北京空管科技交流中心召开。   大会提出,...

肿瘤沿血管逆向生长 子宫肌瘤"章鱼须"爬进患者心脏

2015-12-10

  根植于盆腔的肿瘤,居然沿着血管“越界”长进了心脏,你相信吗?   近日,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就接诊了这样一位罕见的子宫肌瘤患者,医生从她的心脏和血管里取出了一个状如“八爪鱼”的平滑肌瘤。经手术切除之后,该患者目前转危为安。   肿瘤沿着血管爬进心腔   42岁的周女士几年前因子宫肌瘤而...

靶向药物治疗不容乐观,仅适合1/3肿瘤患者

2015-11-24

  一片药500~600元,一个月药费近两万,面对如此“高价”的靶向药物,不少肿瘤患者把它当成最后的治疗希望,不惜四处举债接受治疗。   然而,靶向治疗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做靶向治疗的时期和适用人群,需要精准判断。在肺癌治疗中就明确指出,早期肺癌(一、二期)禁止使用靶向治疗,因为靶向药物使用一年后可能会发生耐药,一旦出现复发,这些患者...

天津市糖尿病患者人数呈“井喷式爆发”

2015-11-23

  日前,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联合国糖尿病日”专题活动,该中心非传染病发病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天津市居民糖尿病发病率达到了290.20/1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3.68%。2010-2012年监测结果显示,天津市18岁以上调查人群Ⅱ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12.0%,明显高于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调查显示的9.7%,这意味着天津...

医生16年不收红包 存3千患者电话:其实我不愿被宣传

2015-11-17

当了16年外科医生的高炳玉敢于对外宣示:16年来自己没有收过病人一个红包。 作为“感动海南2015年度十大人物”候选人的高炳玉再次将自己放在舆论的放大镜下交由公众审视。 身为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肿瘤外科主任的高炳玉,有很多感动人的故事。例如,他的手机里存着3000多名患者的电话,随时接受咨询;下班后义务上门为瘫痪病人换尿管……对于他来说,坚守16年就是过好每一个相...